2月14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14日發表社評說,隨著中國大陸與美國在東南亞的角力日益劇烈,台灣未來的立場格外引人注意。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能否奏效?對於兩岸關係是否會產生負面影響?在在都值得探討。
4 _7 j' W) g' Y. Q0 c" U; J' ^6 X5.39.217.77:8898$ x0 }' P9 |$ b* b- }8 l; }2 O
社評說,蔡英文在大選期間公開表示,李登輝和陳水扁的南向政策是失敗的,她的新南向政策主要著眼於東南亞和印度是將是未來整個亞洲經濟發展的重心所在,而且過去在經營上還有一些可以繼續強化的地方,尤其在印度。她強調,過去主要是鼓勵投資,而下個階段,會鼓勵產業的合作,更有系統的共同進行產業發展的合作與社會、文化上面的交流;因此其整合性、系統性與深度會超越過去很多。
0 F, T+ E/ [. C: ?. T& q, t5.39.217.77:8898/ k4 J3 B: H# M6 @0 q7 r2 U2 J. k
蔡英文的構想看似不錯,但在中美關係持續緊張,雙方在南海隨時都可能擦槍走火之際,一旦蔡英文開始推動其新南向政策,不只很難達成預期成效,而且極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8 P8 u' v& ^& E9 y) w$ f2 \
) N2 t! d; s- t# i. [ 社評說,就經濟面來講,中國大陸、東協及日本為“我國”前三大貿易夥伴與投資對象,台商長期參與東南亞地區產業分工,將“我國”生產的相關零組件、半成品、中間財等出口至東南亞,再利用當地充沛勞動力加工生產後,大部份製成品再出口到美國和歐洲市場,這種綿密的生產鏈供應網絡,己經成為亞洲生產分工體系的重要一環;如果再能深化擴大,對台灣當然有利。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2 W1 f7 Q9 K/ V; ^* ~
! h& K/ ?* ~- r& ~9 f
問題是,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不僅仍然承襲李、扁時期“減低對中國大陸經貿依賴”的思維,而且還配合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蔡英文之多次強調加入TPP,卻很少講到希望進入RCEP,其原因即在於此。事實上,TPP佔台灣貿易比重三十五%,RCEP佔五十六%;TPP十二國平均關稅稅率四‧二%,RCEP十六國則為七‧一%,純從經貿角度看,加入RCEP對於台灣顯然比加入TPP更要優先才對,但蔡英文卻反其道而行,如此作法,顯然不太明智。 tvb now,tvbnow,bttvb4 n4 Z N# P) `" d+ Z4 p; N0 t0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6 J- `3 Z; O& P% h* X
再者,要想全面與東協國家進行產業合作,卻不談東協十加六的RCEP,豈不是緣木求魚?毫無疑問,新南向政策要想成功,就必須解決台商在東南亞市場面臨的高關稅及投資障礙,如果台灣無法加入RCEP,高關稅及投資障礙又怎麼可能解決?
8 w4 k5 m0 [0 \tvb now,tvbnow,bttvb2 D% @+ J3 Z: h3 P* k4 Y9 w1 [
此外,加入TPP必須原始的十二個會員國都同意才行,而這十二國之中就有八個,中國大陸是其最大貿易夥伴。換言之,即使美國全力支持台灣加入TPP,但只要中國大陸發揮其影響力,策動其中一個家反對,台灣依然無法加入。
0 n! U# k9 I( @) m( H1 P7 J: s; K+ Y2 P. i2 } i; E" A
社評說,更重要的是,近幾年來,中國大陸與東協關係與日俱增,而美國則相對減弱。從二OOO年至二O一四年,大陸佔東協十國貿易比重由五%升至十五%,而美國佔東協貿易比重則由十七%降至九%,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另外,美國一再企圖在東協相關會議上做出不利於中國大陸的決議,卻始終無法如願,更說明中國大陸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即使還未完全超過美國,至少也毫不遜色。 6 D! d# E8 f4 p2 S1 g8 N
' T) L o0 ]5 t/ e; c
可以想見,一旦RCEP正式生效,亞洲生產供應鏈網絡關係必然會進一步重整,屆時台灣如果仍被排除在外,對於貿易與投資勢必產生嚴重影響。 4 ~6 D, }- B9 {: z7 X' \) @/ K; ^0 o- M
, y. L% |# F {8 w, `7 h( P G1 Z5.39.217.77:8898 社評說,正因為如此,我們認為,蔡英文與其推動新南向政策,不如把重心擺在積極加入RCEP;否則必然會重蹈李、扁覆轍,不只沒有強化台灣與東南亞經貿關係,反而虛耗資源,徒然使台商受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