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6-3-2 12:08 AM 編輯
9 P% i7 d7 }9 ~2 y% z9 j' T" t C
/ t1 P$ v0 r1 P3 \. x- ?4 c5 `柏拉得萊的講法仍不同於黑格爾。黑格爾是由絕對實有(Absolute Being)開始,絕對實有就是空無所有(empty)。這絕對實有經過辯證的發展(dialectical development)一步步地充實其自己,這種方式是擴展的辯證(expansive dialectic)。而柏拉得萊的方式我們可名之曰消融的辯證(reconciliatory dialectic),一切矛盾、衝突的現象,當消融到the immediate this中,這immediate this即成了reality,矛盾就沒有了,而且更反過來充實theimmediate this,而成為其豐富的內容。這種消融的辯證方式很有意義。公仔箱論壇& Y* S, E- m& C5 |3 ~
, q- H& |, D* T3 F- J6 f!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實康德也可以答覆柏拉得萊的辯駁。柏拉得萊認為衝突矛盾的東西叫現象,這個意義的現象等於康德所說的辯證(dialectic)、假象(illusion), 但康德並不說表象、現象是假象,那麼表象現象本身就不應是矛盾的。依康德的思路,若限於知性的層次而言,現象是由範疇所決定,且僅對著人類而顯現,因而在上帝面前沒有現象。如是一說「現象的關係」,關係之可能即由感性底形式即時空來表象以及由知性之法則性的純粹概念即範疇來決定。如此,對象就是對人之感性 而顯現出的一些現象,這些現象不過就是以時空為其形式由範疇等法則性的概念所決定的一些關係,關係由時空與範疇來保住,這樣不就沒有問題了嗎?而且仍可以說明科學知識。若依照柏拉得萊的想法,現象都是衝突矛盾的,那麼科學不也就不可能了嗎?他沒有照顧到如何安排科學知識。康德的解釋卻可以說明科學知識。至 於再進一步,如何將現象世界整體地(as a whole)加以安排,就需要進入理性(reason),理性提供理念(idea),順著causality這個範疇向後追問無條件者(the unconditional),那就成了另一層次屬於理性範圍的問題。討論現象可暫停於知性,不牽涉理性,這樣已能說明知識,暫時也足夠了。
( b) h( M5 k* n/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W" R6 c) @2 I, s#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莊子也有類似柏拉得萊所謂關係者自身停立不住的想法,此即齊物論的「彼是方生之說」。莊子曰:「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彼是莫得其偶,是謂道樞」。「彼是莫得其偶」正表示對偶性(duality) 不能成立。因此莊子又說「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註二三)。彼是都無窮地分裂,都停立不住。彼之偶是此,此之偶是彼,彼此既皆停立不住,則無偶可得,此即衝破對偶性原則。這是齊物論的本義。齊物論的正文就是這一大段,極富哲學性,而且非常難講。在邏輯上,彼是可表示為A,-A,代表對偶性原則(principle of duality)。A不能自足成立為A,你謂它為A,它又自身破裂為A,-A,永遠無法停住;-A亦復如此。因此謂「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公仔箱論壇. O3 x6 t @8 {4 \# ?
E1 f ^, p& _: F! dtvb now,tvbnow,bttvb莊子「彼是方生之說」是借用惠施的論點,但不同於惠施的名理。莊子之言方生就是方死,方可就是方不可,表示生死、可不可兩端均站立不住,因此不能講對偶性(duality)。沒有對偶,一切的邏輯、數學均不可能;邏輯數學就是靠對偶性原則而建立的,因此有雙重否定(double negation)等於肯定的規定。於此有一重要的哲學問題,即邏輯數學科學都在對偶性原則的範圍之內,而莊子正 是要衝破此對偶性以達到絕對。不衝破對偶性原則就不能達到絕對。莊子當然不是從知識而是從平齊是非善惡美醜等來衝破對偶性,因此波瀾壯闊且活潑透脫,這是中國人的思想。柏拉得萊的想法雖類乎莊子,卻顯得詭辯而不灑脫。
) c6 l. A( ` u7 T# r# ^" Otvb now,tvbnow,bttvb
& V9 ^" }& l8 p9 ltvb now,tvbnow,bttvb如是,由「緣起性空」的觀念已分別開出三系不同的說法:佛教一系、康德一系、柏拉得萊和莊子一系,這不是個很重要的哲學問題嗎?; Z4 ^2 Q% y' s3 V1 h- J$ w
8 D2 P/ B: m5 E+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對偶性原則是邏輯中最基本的問題。有對偶性原則才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這三個思想律。現代符號邏輯以及邏輯分析的學者不重視這方面,只將對偶性當作一個設準(postulate)或是方便約定(convention),若只限於形式主義(formalism)本身,而將邏輯作純技術的處理,這樣也可以。但如此並不能滿足哲學性的思考,邏輯也可向哲學方面發展,也可以講邏輯哲學,這也是邏輯的正當方向。
5 `4 p1 H& o2 J: ?2 ~, ~tvb now,tvbnow,bttvb
5 ?# R" c( M# X" M v) u utvb now,tvbnow,bttvb對偶性原則既然如此重要,而莊子之「彼是方生之說」衝破對偶性又很有道理,這就又引出另一個問題,即在何種情形下我們要衝破對偶性,在何種情形下我們又要保住對偶性。因若不保住對偶性、則邏輯、數學、科學均不可 能。以前沒有這個問題,莊子本人也不會想到,但在現代講哲學就要正視並解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並不需要歪曲莊子的原意,而又能將邏輯數學科學作一安排,這就需要諸位運用哲學思考了。
: |; l. Z! l9 X6 `. E7 {8 q& ?tvb now,tvbnow,bttvb
2 W- Q" U H- V# s$ y( m! g3 d就佛教本身而言,緣起性空就是緣起如其為緣起而觀之,不增不減。佛教雖未肯定康德的講法,但康德那些時空、範疇等意思佛教中也有,那就是「不相應行法」,也叫「分位假法」(註二四)。「行」就是「色受想行識」中 的行蘊,不是我們現在所謂的「行動」,而是取心理學的意義,屬於「思」,意指迫使人不由自主地順之而滾。將此義之「思」特別提出來而名之曰「行」,即「諸行無常」之行。在佛教中,不相應行法是假立之法,假不必指真假之假,而是指有所憑藉而施設的,即是「分位假法」。當然這也不是真實的,因此仍是「執著」, 屬於「遍計所執」,因此「轉識成智」時都要化去。但科學知識正好寄託在這些假立的不相應行法上,順康德的思路這些正是使經驗可能的形式條件(formal conditions),因此在現代弘揚佛教而要說明科學知識,就必須肯定這方面也有價值。這並非肯定執著,而是有些執著確有相當的諦性,例如科學就有諦性,是真正的俗諦。如是,在此意義上佛教可以容納康德,與康德並不衝突。公仔箱論壇, \4 w9 b6 k& r+ O)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E9 w) L0 `, g, v4 z
柏拉得萊的思想仍與此不同。因此他所說的immediate this還不是佛教的「如」,他仍是新黑格爾學派講辯證法的思路。黑格爾正反合式的辯證是很初步的方法,柏拉得萊仍以此為基礎。但莊子之衝破對偶性以及佛教的八不緣起卻與此不同。例如講「不二法門」。若照黑格爾以相對之二之綜和統一(Synthetic unity)的方式達到不二,雖有強度性(intensity), 但其實只能算個過程,這不是真正的不二。因此在維摩詰經中對於不二法門先列有各種講法,都是由二以達不二,這統不行。至文殊師利說「不說就是不二」,而維摩詰居士卻當下默然,實際表現出不二,連「不說就是不二」都不說了。(註二五),這不是很美嗎?完全沒有虛假相,這就是最美最圓最平最實的境界。莊子也是 如此。至終一定要將緊張性化去而歸於平平、輕鬆,才是最高的境界。
) Z2 U; D& [8 m; m, k1 I: b3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D3 T0 j' |( E$ }, |) \: W. R
由此我常想到中國人的思想沒有假象、幻相(illusion)。西方人的思考雖然邏輯性概念性強,但有幻相,因為思想概念本身就是有限制的,因而顯緊張相、奮鬥相。但若稍不明徹,一失分際,就有假象、幻相產生。康德所批判的就是這些失分際的假象,但順西方的思想這些假象是自然會有的,因此康德稱dialectic為不可免的而且是自然會有的,因此需要不斷地予以批判。中國思想中沒有這些假象固然很好,但缺少概念的間架卻也有毛病。因此現在各方面要求現代化,就是要建立概念的架構。現代化當然不是最高的境界,而是中層,但卻是必要的(necessary),就如同科學並非最高境界,但也是必要的。
" Y5 X$ i* |% H [0 x" a. u# [公仔箱論壇9 M* n/ M) D s) l; s! P" h
以上我們開頭先大略敘述了魏晉下賅梁朝時代不屬於玄學主流內的三個重要問題,這些問題類乎西方的思路。因此很特別。不過這不是本講的要點,那是順上講而附帶一提。本講的著重點是在繼魏晉玄學而過轉到佛教,我們先 就佛教中的基本觀念「緣起性空」,而說與此觀念有關的諸哲學思理以及由此所引發出的一些想法與問題。這只是一個開端,以後各講將順佛教的發展而說其主要的理境以及由此理境所引發出的問題。這將是大有貢獻於中西哲學之向前發展的。! B2 @# u% ^4 v7 |, c!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6 g6 I$ m8 Z
, A# H9 W( d. U& {5 g3 ftvb now,tvbnow,bttvb 胡以嫻記錄
1 b# }/ f# G0 u/ d7 b2 J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W. r3 j- o' y6 t
5.39.217.77:8898, {8 I$ F0 D x* Z& C$ Z/ m6 Z
【附 註﹞
4 h; m- X) A7 \9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g: n+ K! z7 ~4 o. Q
註 一:前語見老子道德經第一章。後語見第四十章。
" \% E. c% F+ \, ~tvb now,tvbnow,bttvb
' }- A3 a( }' G C0 {& |6 y; @+ e itvb now,tvbnow,bttvb 註 二:參見「才性與玄理」第十章第二節。tvb now,tvbnow,bttvb1 A! V2 \2 F5 m
tvb now,tvbnow,bttvb) E: n3 E- n3 ?# K V
註 三:孟子告子篇:「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公仔箱論壇/ K3 k7 |& I. v/ N; @
公仔箱論壇* _( s& J( |; N9 N7 {$ O8 ^
註 四:嵇康養生論:「夫神仙……似特受異氣,稟之自然,非積學所能致也。」參見「才性與玄理」第九章第二節。
% E7 p# ]9 E5 S+ u0 Rtvb now,tvbnow,bttvb$ P/ E- d2 E+ D* }
註 五:論語子罕篇:「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
8 ]2 o# \ Y6 A5.39.217.77:8898
* x6 A. |! q: e# `0 r5.39.217.77:8898 註 六:論語陽貨篇。
5 `( J& _1 Q1 U公仔箱論壇
9 q- x+ q2 w/ i+ r1 y0 v4 v n 註 七:見大智度論卷一一。6 F% C q2 v6 W2 `1 O
; h' b, b: A' S6 a" H$ M7 Z 註八:見荀子性惡篇。5.39.217.77:8898+ v. l9 E7 t7 R1 Q1 X: U
" c/ O% b( w2 R
註 九:二程全書,遺書第十八,伊川先生語四:「蓋大賢以下即論才,大賢以上即不論才。聖人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六尺之軀能有多少技藝?人有身,須用才。聖人忘己,更不論才也。」( h# T$ u+ ~6 A: I" g
2 P J6 M e- z3 s+ L 註一○:劉卲人物志,九徵第一:「凡人之質量,中和最貴矣。……是故兼德而至,謂之中庸,中庸也者,聖人之目也。」公仔箱論壇7 B0 M/ ~' T, T4 h
. j5 ~; ]* K" n# E 註一一: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 j/ j' X& U/ a3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V# M! a( u2 P; otvb now,tvbnow,bttvb 註二:「聲無哀樂論」參見「才性與玄理」第九章第四節。5.39.217.77:8898; M! C$ _+ R, D' b- W$ p
; E$ q. ?# Z9 m2 h# _6 Y6 A* n. |公仔箱論壇 註一二:參見「才性與玄理」第八章第三節。tvb now,tvbnow,bttvb; Y" a% H% J- b* _( g- G/ P
' G Q* o$ C( h9 P2 B
註一三:范縝紳神滅論,見梁書卷四十八,范縝列傳。) ~. z, _; V; [: z
5.39.217.77:88981 {" t, z( J$ O- @8 e7 p9 \
註一五:亦曰十二緣起,十二因緣。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 ~0 }2 x- o" P. u"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D0 _1 X4 x5 L. }8 o 註一六: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二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H1 z" a' N! D& I6 [6 D
, `# n$ u4 Y9 T- | 如大般涅槃經卷下:「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公仔箱論壇3 Y) q$ M0 u6 U2 p- @# S7 c
) k. ~5 @1 Y4 c*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註一七:如大般若經卷四百九十九曰:「……善現答曰:我於今者,不但說我乃至菩提如幻如化如夢所見,亦說涅槃如幻如化如夢所見。」
' B G2 P: Z R公仔箱論壇 w5 a. \, E6 ~1 ?
註一八:龍樹中觀論頌。
& o9 \ z7 X0 T6 X; }# G5 C1 V( n公仔箱論壇/ ], Y% \5 q& h+ R' Z
註一九:如大智度論卷七十三曰:「無生忍等,乃至微細法不可得,何況大,是名無生,得無生法,不作不起諸業行,是名得無生法忍。」
3 R$ W2 X! e! m, a8 ^5.39.217.77:8898
( Q! I6 e' o. O% b/ I: a6 f/ I4 V 註二○:如諦觀天臺四教儀卷三曰:「一切不實,一切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佛於此四句,廣說第一義悉檀。中論明此四句,皆名諸法之實相,即通教明,正因緣法如夢幻響化水月鏡像,體法即空之句也。」
4 H0 e! R: {# E6 Y0 {, t7 r/ g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J! H2 t4 A3 P( m' y" q
註二一:莊子山木篇:「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於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tvb now,tvbnow,bttvb5 {, O( R9 } @. i5 T
7 j7 ]8 z0 d. h7 C# c% K*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註二二:如般若心經曰:「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p! n. F) f- T* N% _+ K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5 i/ G) [6 x0 a
註二三:以上引文俱見莊子齊物論。公仔箱論壇, @) P l3 f9 a: f. k- Z' N1 Q
tvb now,tvbnow,bttvb$ n. z) Q7 @4 L7 I' F9 `9 C6 @
註二四:如大乘五蘊經曰:「云何心不相應行:謂依色心心法分位但假建立,不可施設決定異性及不異性。」5.39.217.77:8898: ]$ D. Q- B7 U% Y j4 S' U8 `
( l+ r1 q0 o" ]& k+ }
註二五:維摩詰經卷中,入不二法門品第九:「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詰摩,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 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其入不二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