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專家回應“年味兒”變淡:過年習俗發生變化

4 y" h3 h  o5 m, n  ]5 A# c

3 P# g4 G) R5 T. T* O除夕、春節剛過去不久,辭舊迎新的鞭炮聲猶在耳邊,“年味變淡”的話題又引起了人們關注。其實,這樣的感慨並不新鮮,早在前些年便出現了這種說法。對此,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社會轉折時期,出現一些“年味兒變淡”的現象或者一些年俗發生變化,是很正常的,“但這不等於‘年’的價值消失了”。, ]- U& C1 k5 w

$ }6 I2 m0 o5 v# C* ]“年味兒變淡”或因生產生活方式發生變化
1 V( K) e/ R$ _( |, S+ F- n古往今來,不少文章都勾勒出了舊日過年時的情境,令不少現代人嚮往:走親訪友的禮節、如何祭祀百神……甚至連吃喝都有講究,比如初一的五辛盤與初七的七菜羹等等。只是,隨著時間推移,一些春節期間古老的民俗在慢慢消失:一些小年習俗形同虛設,“人日稱重”無人在意……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歎:年味兒變淡了。
, m$ U- J- J- ~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8 \9 g/ g7 V; X' c  z# c2 Z
這種看法似乎不無道理,但民俗專家段寶林並不認同。他說,根據自己以前的調查結果,每逢過年,年貨市場還是相當熱鬧的,而且,不管離家多遠,人們都要盡力返鄉團圓,“我曾經去農村過年,像什麼剪紙、社火、民間表演等各類活動,都辦得非常熱鬧”。
; j9 F1 s% s* j* n6 [' j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7 D' Y3 Y7 N
“人們之所以會發出‘年味兒變淡’的感歎,除去一些特定原因外,與聖誕節等一些‘洋節’吸引了一部分年輕人的目光也有關係。”段寶林指出,“這些外國節日有點兒‘狂歡節’性質,是在外邊玩兒;春節年俗則表現為家庭活動,強調‘團圓’二字”。/ l6 X  M8 @5 ~) b8 p( E

8 I$ H! M" y/ f$ A5.39.217.77:8898“以前物質生活不夠豐富。比如,人們平時想吃頓餃子都很睏難,但現在想吃的話可以天天吃到。從這個角度說,也可能有人會覺得年味兒淡了。”段寶林笑著說。$ [# E. S5 N! W7 _+ y
公仔箱論壇; V; ~8 m+ P3 z0 ?4 G( o9 X* {; K. K
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對段寶林的話表示認同,“過去是農耕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了過年的時候,大家一起休息、娛樂,老早就開始準備過年,年味肯定要濃厚一些。而現在的生產生活方式都發生了變化,很多人都不在家鄉生活了,有多少精力為營造年味兒做準備呢?”
" P% @( K" e8 V2 W; m+ V9 M  |5.39.217.77:8898
) h5 b( C- h$ h, H" |7 `tvb now,tvbnow,bttvb“年味兒變淡”不等於“年”的價值消失5.39.217.77:8898; j8 t8 D/ d' [8 @, P
不可否認,現代社會物質豐富,過年時的娛樂、飲食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那麼,“年味兒變淡”具體所指又是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答案見仁見智。民俗學者王娟認為,就傳統年俗來講,變化多發生在慶祝方式上,比如拜年的形式、走親訪友的代步工具等等,但年俗中真正傳統的東西是不會消失的。
7 K$ g& v6 G- ^" w) ?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 ?9 h2 g$ x6 I# T; W, P" U
誠然,一些舊民俗沒有了,但也有一些新民俗出現:除夕看電視春晚、微信拜年、拜年送鮮花,但萬變不離其宗,閤家團聚、祈求幸福吉祥是”年味兒“永遠的不變主題。文化學者胡野秋認為,“文化就是這麼增增減減地流動著”。
" z: S* c2 M6 n) |4 N/ u9 f2 b8 d( }2 W: L( \# a0 @0 ?  H1 w5 `
“即便‘年味兒變淡’在現實生活中有所表現,但不等於年的價值沒有了。”高巍也認為,在社會轉折時期,出現一些年味兒變淡的現象或者一些習俗發生變化,是很正常的,“‘年’的價值仍然在那裡”。公仔箱論壇0 a& \# U" D! f4 h7 n

1 g. J7 S1 _5 `: r/ _. U5.39.217.77:8898“‘年味兒’有所變化不等於說‘年味’就消失了。”對於這個話題,段寶林總結道,“民俗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美,人類的生活是有起伏的。但總而言之,我們要在過年時和諧歡樂地休息,為新的一年儲備好旺盛的精力”。
- }  f( M1 E; A* J. j, o3 ^4 X公仔箱論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