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預防及治療代謝症候群,醫師往往建議可以從飲食控制及運動雙管齊下,但民眾應視本身健康狀況,適度規畫介入重點。專家表示,高血脂患者做好營養控管,高血壓及高血糖患者多運動,就能有效改善相關病徵,並建議民眾搭配網路健康APP做好健康管理。
) e3 r3 V! l4 U; d7 U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 S' E; U7 t {+ T) [- |# A
去年國人十大死因中,代謝症候群衍生之相關疾病就佔據五項,總計每十萬人口死亡率高達219.2人,依此估計台灣民眾每12.5分鐘就有一個人死於代謝症候群所衍生的慢性疾病,超過惡性腫瘤死亡率,況且部分惡性腫瘤之發生亦與體型肥胖有關。
0 u6 u$ L0 v6 _3 d0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K8 q; q/ k. t1 {" l+ I5.39.217.77:8898面對代謝症候群高風險族群,醫師經常建議應積極控管飲食及運動,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常務理事許光宏教授研究進一步發現,最有效率的方式其實應「對症下藥」,高血脂患者加強營養管控,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指數改善效果會較為顯著,高血壓及高血糖患者則注重運動,血壓及血糖指數改善情況較佳。tvb now,tvbnow,bttvb1 d) K2 F$ y, w- W1 v* m9 ]
tvb now,tvbnow,bttvb* Z6 ~' {9 D H0 ]/ P& I
研究將高血脂患者分為運動組和營養組進行健康管控,在腰圍同樣瘦了2公分的前提下,營養組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指數下降情況大於運動組;而高血壓及高血糖患者的運動組,血壓及血糖改善情況均優於營養組。因此建議民眾,掌握好自身健康狀況,強化重點介入項目,將能有效去除病灶。5.39.217.77:8898* g9 \4 H1 ^+ J" B1 A
9 `( @' p# `: S1 }' R" E
為避免成為代謝症候群高風險族群,仍應保持經常性運動習慣,高雄醫學大學楊俊毓教授指出,有氧運動健走能有效改善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經研究證實,社區民眾進行5個月的體適能有氧健走運動後,體重、身體質量(BMI)指數、腰圍及動脈硬化指數(ASI)均有下降趨勢。
! o4 g* T* C3 Z, l8 ^( t, f. ~0 z4 V- s- _# D5 \- J, j
3 F3 e& J2 v+ Z# T"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t; a/ x# l/ P9 ^
5.39.217.77:88984 ^" K% I4 X& P% L" l) q9 @* |1 ^# E
& G0 c4 V1 u k1 P8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