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電/11月11日,內地俗稱“光棍節”,如今已成億萬網民的網購狂歡節。當日11點50分,僅是阿里巴巴平台交易額就突破571億人民幣,打破去年“雙11”全天紀錄,亦遠超去年美國感恩節購物季5天的網購成績。全日成交逾912億元,幾乎是去年的兩倍。可以說,“雙11”已是全球最大購物狂歡節。而這一切表明,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的消費,正在從源頭髮生改變,商業形態與經濟活力亦由此開始重塑。
: o5 ~! y0 H+ c) ltvb now,tvbnow,bttvb, c( Q% M4 n {6 Q
不到半天打破去年交易紀錄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W* v$ r9 F9 m" W
# E& D, V( M) G0 {" w5.39.217.77:8898 香港商報網報道,“雙11”前一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辦公室專門致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祝賀“雙11”創舉和已經取得的成績,並藉此問候廣大電商和消費者。
2 S ?* T' ?, E* B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l$ z3 @$ P7 F! t# `9 f8 K8 O' e3 B
11日凌晨,阿里巴巴“雙11”購物狂歡節開場。第一個1億元成交用了多久?因數字跳得太快幾乎沒能看清;最開始的1分12秒,成交數字來到10億元;僅用12分鐘28秒,交易額便沖到100億!零點剛過時,驚人的交易量還曾使網絡一度擁堵,出現“數據加載失敗”無法支付的情況。到中午11點50分,僅天貓交易額就輕鬆突破571億,打破2014年“雙11”全天的交易額紀錄。各項交易中,最多人購買的是家庭電器,佔一成一;其次是手機、化妝品及母嬰產品。 5.39.217.77:8898; N2 i3 ~" f3 K
6 S: }" O# s) \# ]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 w5 Z, M- y) W- ^$ y# Y
據comScore數據,2014年美國感恩節購物季(包括感恩節、黑色星期五、感恩節周末、網絡星期一)5天內的網絡成交額為65.6億美元(約417億元人民幣)。要知道,交易額突破417億,阿里巴巴僅用了7小時45分42秒!由此,不難得出結論:“雙11”已經榮登全球最大的購物狂歡節。
* t! d" I1 u7 O0 D% h* y'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b3 ]1 G6 {1 @3 W' a% \! n! A) U 而上述數據還只是阿里巴巴一個平台的成交紀錄。除此之外,還有京東、蘇寧、國美等多個電商平台及線下許多實體店面。
7 v4 b8 J$ \: ?. r U' d; i公仔箱論壇* Y! f+ U- h1 K; ^/ b" ]! F
強勁內需重塑中國經濟活力 公仔箱論壇. H6 p, _" c2 G: s* e$ U( C2 C
公仔箱論壇" [9 Y% u8 e1 k. ?7 I7 Z$ V
“4500萬人同時在線,無線交易額曾一度超過90%,所有品類和單品的銷售明顯超過預期……這背後強大的購買力令人震驚!”阿里巴巴中國零售事業群總裁張建鋒說。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t9 U( h: Z3 A. j
' o5 a! K- G$ D
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2012年“雙11”全天銷售額190億,今年31分鐘便達到這一數額,充分反映了中國消費升級,也展現了中國電商、互聯網和消費的力量。
+ G) |; E. R, m3 l% ?' ~4 K6 A5.39.217.77:88989 m N) i/ p6 D& |: ]- R8 t
“雙11”這支“溫度計”背後是中國強勁內需與經濟內在活力的真實體溫。人們在思索,互聯網到底是撬動了內需還是創造了內需?馬雲表示,政府擅長做的是投資,但讓消費者把自己口袋裡的錢掏出來、創造消費,是留給企業和市場做的事。他還指,購物節是對整個中國商業基礎設施、技術、物流等措施的考驗。至於有意見認為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已耗盡,這是外行及幼稚的看法,“中國真正的內需仍未發掘出來”。 tvb now,tvbnow,bttvb: x6 h2 b0 N) |2 }8 Z+ `; C1 Q
, a, L9 j3 Z, p8 U" p1 X( i
創造內需,互聯網的確有一套。凡是能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商品,都搬上了網購平台;凡是消費者想買的東西,都能在電商平台找到。這就是互聯網的魅力。
' ]5 {4 q0 [: H9 J9 h' R; T3 H; n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9 B B2 [$ L+ D) i; z# V9 F
中國經濟“三駕馬車”,消費佔比越來越大,這正在成為一種趨勢。消費正在從源頭改變、重塑中國商業形態和經濟活力。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6.2%,顯現出網絡消費拉動了“內需”這輛馬車。強勁內需,經由網購特別是“雙11”這個窗口展現出來。
5 ^5 K; o, n# [0 `tvb now,tvbnow,bttvb. ~1 B% E* [; j- i* ^) d: K( l
/ p* a1 y: ?2 L7 v人造節日成就全球商機盛宴
3 @0 Y! f( M# K1 xtvb now,tvbnow,bttvb
4 B% B, Y% U8 A L+ X5.39.217.77:8898 11月11日,原本是單身族專享的“光棍節”,後來演變成“雙11”網購狂歡節,這一天許多網絡商家會進行大規模促銷活動。到今年,“雙11”已到第7個年頭,非但沒有遭遇世界經濟正在遭際的“寒冬”,這一網購節還大踏步向全球擴展。
0 c( h! }% y7 `4 F
% g1 j8 G$ _4 E1 Q P4 {5.39.217.77:8898 正如張建鋒所指,中國消費市場已從單純引爆進入到全面擴容,而消費縱深和寬度亦在大幅增加,這可以從“雙11”輻射到的全球各個地區得到確證。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L$ ?' e" s% K, i: p/ j( ~
% t9 z9 l- P4 g “雙11”無疑是一場全球商機盛宴。今年,全球至少有205個國家和地區加入到中國“雙11”全球狂歡節中來。僅用1分45秒,阿里巴巴跨境交易額就超2014年“雙11”全天跨境交易額。北美地區多家本土購物網站破天荒地在首頁打出中文廣告,熱烈慶祝“全球最大網購日”誕生;俄媒預計,俄羅斯人今年“雙11”在中國電商平台的網購額將是在中國實體店全年消費額的20倍;德、英、土耳其的商家趕在今年“雙11”前登陸中國電商平台;大陸火爆的“雙11”網購狂歡帶動起來的購物熱情,今年繼續延燒至台灣,網民參與熱情明顯高於往年;令人稍感遺憾的是,“雙11”網購在港並未形成氣候,也許商家正在準備迎接12月的傳統購物旺季……“雙11”購物節走到今天,走出國門、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儼然已進化成中國本土電商和海外消費者、中國消費者和海外商家的互聯互通的符號。而從深層次看,“雙11”讓人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虛擬世界裡中國與世界的互動,更折射出中國經濟對世界雙向開放,是中國經濟“軟實力”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5 p% E5 o2 E# M! T, ~
5.39.217.77:8898$ _- d+ h5 N: [3 P3 f7 c& `" M
tvb now,tvbnow,bttvb9 [% K- N( i* ~$ e$ y
港應爭取分享內地網購盛宴 5.39.217.77:8898# D0 f5 z7 U1 r' D
1 N- \( F" e. u6 a
內地“雙11購物節”網購狂歡再掀熱潮。2014年內地消費品單日零售額近719億元人民幣,今年天貓購物網站“雙11”只用了17小時28分,這還只是阿里巴巴一個平台的成交數據,尚未計算京東、蘇寧等多個電商平台在內。足以證實互聯網消費,已成為中國社會消費的重要方式,內地市場之廣闊,內需之繁榮,令人歎為觀止。如何利用網購新模式的熱潮,爭取此潮流帶來的龐大商機,分享內地內需盛宴,推進本港零售等產業發展,為本地經濟注入新動力,是香港急需認真研究的新課題。
5 f* F1 E, m2 V1 P. ^0 q n5 W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i! p( p/ c5 N6 e
內地是目前電商發展最蓬勃的地區之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內地網民總數已達6.68億人,網購用戶規模達到3.61億,網民使用網購的比例達到55.7%,顯示網購已成為新常態。去年內地網上零售額規模高達2.8萬億人民幣,隨著互聯網持續進入農村,加上國民購買力提升,內地電商市場將更加廣闊。例如昨日“雙11”開始後僅一個半小時,天貓網站成交額就超過了去年美國“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兩大盛宴的成交額之和,且創造了諸多紀錄,包括4500萬人同時線上,所有品類和單品的銷售明顯超過預期等等,如此巨量需求空間及強大的購買力令人瞠目結舌。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b6 L% f) n' `/ Y$ G
: ^, @1 T0 r) @* D7 k8 d
同時,方便快捷的互聯網掃碼支付和手機移動支付,對帶動內地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電子貨幣,充分利用互聯網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優勢,無論應用範圍、便利性還是發展潛力,顯然都比傳統商業模式強得多。相比之下,雖然香港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居世界前列,但本地網購市場的發展程度,以及市民對電子支付的使用習慣,仍處於落後水平,以致看到內地“雙11”的購物狂歡,感受與參與度也不深。
' v) }1 ?. X6 k% j. M/ v5.39.217.77:88982 B |; Q$ x' ^ K" w6 F
這或許與香港消費場所密集,購物環境便利,折扣促銷頻頻,令電商優勢體現不出來有關,導致網購在本地市場舉步維艱。但面對內地龐大的電商盛宴,香港的眼光不能局限本地,沒有理由變成旁觀者,就此錯過。事實上,隨著內地遊客訪港購物熱潮放緩,本港零售業發展完全可以向網購平台方向發展,尋求新的突破。電子商務入行成本低廉,相信也有利創業人士及中小企參與。本港須與時俱進,鼓勵港企充分把握電子商務潮流帶來的經濟機遇,善用國家政策優惠開拓內銷,通過加強與前海、南沙等保稅區的合作,發揮港貨物美價廉、品牌保障的優勢,想辦法令本港在跨境電商市場佔一席之地,開拓內地消費市場,提振本地經濟實力。
- k8 T/ t" `+ [5 j* E' V! \+ Dtvb now,tvbnow,bttvb
% o- O8 d, g8 i公仔箱論壇 政府方面,在提高電子支付工具的安全,引導市民消費習慣,營造有利電子商務的政策環境,也需多做功課,為港企借助電商平台向內地市場推廣給予更具體、更實在的支援。如此,香港才不會在電商產業的盛宴中缺席,方有機會分得一杯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