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李克強醞釀“新工業革命” 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11月5日電 (記者 劉育英)“‘網際網路+雙創+中國製造2025’,彼此結合起來進行工業創新,將會催生一場‘新工業革命”,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工業增長乏力時,應轉變發展思路。
0 p: j- M8 y5 A5 S' ^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工業增加值增速逐季走低,企業利潤和工業出廠價格零增長或負增長,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連續三個月在榮枯線以下,鋼鐵、水泥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經濟數據已經見證了什麼是“增長乏力”。
! b$ |/ ^: l! @! h  ?. q0 Q( u$ H4 gtvb now,tvbnow,bttvb  “中國正處在工業化中期向後期的過渡期,潛在增長率的下降是必然現象”,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不過,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關鍵需要傳統工業的轉型升級,並找到新的發展動力。* j7 h& I3 }$ q1 s& O- a
  回顧全球工業發展的歷史,蒸汽機催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催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上世紀七十年代,資訊技術和新能源領域的創新引領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李克強在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上說,在機械化、電氣化和資訊化的三次工業革命後,中國正在迎來一場資訊網路化的“新工業革命”。公仔箱論壇, l; e# i/ J3 i
  “過去幾年中,網際網路技術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社科院資訊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基於CPS(地理資訊系統)的物聯網、移動寬頻、基於IPV6協議的固定網路等下一代網路的發展,使網路從連接人與人到連接人與物、物與物的泛在網路發展,這將深刻改變經濟結構。  J% f" g0 L6 V
  姜奇平認為,下一代網路的歷史意義甚至可以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相比,正如土地之於農業、機器之於工業,下一代網路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將對工業產生巨大的新驅動力。& M" B6 A; |: S" ^* z) t4 k$ t  ]" a, P
  在過去半年當中,中國已經為這種“新工業變革”作出政策儲備,如今年5月發佈《中國製造2025》,這部文件所確定的智慧製造的發展方向,正是傳統工業與資訊技術的結合;7月發佈的“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涵蓋公眾生活、企業生產、公共服務和政府管理各個方面與網際網路的融合;6月份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指導意見則是利用網際網路推動工業企業的創新。6 X! B. W* \, g  ]4 t
  正在上海舉行的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海爾展示的智慧工廠實現了大規模定制的智慧製造。其“天鉑”空調就是首先由用戶發起並由用戶參與交互、設計、生產全流程當中,實現無縫、可視化的體驗,也正是智慧製造或工業4.0的要義之一。; J. Z9 g0 X/ G  Q& `
  不過,中國工業化進程參差不齊,像海爾這樣的智慧製造還是少數。正如中國工業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朱森地所說,中國存在工業2.0(電氣化)、3.0(自動化、數字化)、4.0(智慧化)共存的局面。中國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2.0補課、3.0普及、4.0示範。
& X4 k7 _- Q* z8 U" K; `4 I+ t1 [- q公仔箱論壇  針對補課、普及、示範,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明確了三項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一是財政資金重點支援《中國製造2025》關鍵領域、企業技術改造等;二是利用“網際網路+”建設創新平臺;三是促進日用消費品產業轉型升級。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1 m  B) d4 J5 {9 x) w0 v
  “這幾項措施將對工業轉型升級產生長期效應,”黃群慧表示,如《中國製造2025》確定了十大重點發展領域,包括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太等,他們與資訊技術的融合將助推產業進入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高端,真正實現“又大又強”。tvb now,tvbnow,bttvb) J6 V9 P7 s/ V1 Z4 N
  同時,黃群慧認為這些措施短期也將工業經濟產生積極作用,無論是對重點項目的支援,還是對網際網路+的通信基礎設施的投資,都有利於短期內增加固定資產投資,進而拉動經濟增長。(完)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