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擊片段 反照傳媒道德底線
u h1 ^3 ~* b3 h公仔箱論壇
) k! p3 t2 x+ g/ N5 \$ n8 Z, Y公仔箱論壇 i+ L4 d3 |/ f4 |5 B
一般認為傳媒都應該不帶立場的報道,但現實中這不等於沒有底線,只是不同媒體會有不同的底線。不久前發生在維珍尼亞州的兩名記者在直播時被槍殺事件,行兇槍手更自拍開槍畫面放上臉書。就直播和兇手自拍這兩段視頻應否在後續的新聞出現,美國主流媒體有了不同程度的自我審查。
9 k5 e* V' s6 P! c) G4 h! N5.39.217.77:8898
! ]$ ?$ ]& S9 O% N' P6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首先是臉書和推特屏閉了槍手的帳戶,有的媒體兩段視頻都不播出,有的不播出兇手自拍視頻,也有些只播出經過剪接的版本。具體採取哪一種的自我審查方式,媒體有着不同的道德準繩和說法。有的是基於畫面的殘忍程度,有的是出於對死者的尊重,也有認為不該配合兇手的意願散播恐怖。
! _. x! o7 c5 c7 d+ [6 C+ B rtvb now,tvbnow,bttvb
" L6 @" N8 ^: b `6 Q誠然,負責任的媒體在選擇刊出或播放甚麼畫面方面,都應先考慮公共責任,肆意渲染暴力、無端製造恐慌或侮辱生命的內容,是有必要經過編輯剪裁或禁制的。但這種專業判斷應與編輯或媒體負責人的個人信念區分開來,也不應該持雙重標準。在紛紛搶佔道德高地的同時,媒體似乎也不應忘記維護知情權也是媒體基本責任。行使道德審判,本質上是容許主觀的意識形態決定新聞內容取材,這與新聞必須客觀和不帶立場的原則是相左的,因此新聞報道應避免作出道德批判,一旦濫用,便會嚴重損害新聞的客觀和公正性。 * R" q. r5 M$ T- q6 i9 a$ l
; }9 [5 T8 [% |' ^; ~公仔箱論壇例如,CNN拒絕播出維州槍手的自拍視頻,但可記得當年CNN直播了美軍空襲伊拉克巴格達的鏡頭呢?炸彈如雨落下,火海處處。當年選擇直播,難道是不知道每一聲爆炸都會造成人命的傷亡嗎?還有眾多隨軍的美國主流媒體,在實拍美軍開火射擊之時,就不認為這是暴力嗎?會追問多少無辜平民成為槍下亡魂嗎?可是當年他們都是帶着幾分興奮來報道這些新聞的,名主播威廉斯還要誇稱自己的直升機受敵軍槍擊來吸取眼球。 tvb now,tvbnow,bttvb& b, |1 y: y7 Y C# a
: y& |' `; f6 r1 u7 o& K)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也許有人會認為美軍是為反恐而戰,所以這並不是暴力,而是保家衞國的義舉。但從中可以看出所謂道德高地原來是沒有固定標準的,更多時只不過是一種價值觀或政治立場的宣示。不論是主流還是網絡媒體,都充滿著立場新聞。 公仔箱論壇: r% Z! B! }$ z- O2 T
: z6 j$ m' Z& e% U, U) s又如波士頓大爆炸即時被報道為恐怖襲擊,但發生在中國的同類惡性事件,美媒均慣性地在報道中加入中國政府對少數民族不公的內容,對恐襲定性往往會存疑,試圖為施襲者提供一些合理性的道德支撐。美國媒體也許不認為這有甚麼問題,因為今天仍有相當多的西方媒體認為正面報道中國才是不道德的,至少是不正當的。
( v5 W0 f r6 W, U7 b$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6 F9 G% @: V, O1 ]) y
「道德使命感」五字彷彿神聖不可侵犯的,但於媒體而言,最高道德是客觀,而堅守客觀往往說比做容易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