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名初一學生,沒有班主任進行統一管理。下課後,學生不是坐在教室,而是背著書包匆匆行走在教學樓里。這樣的情景出現在成都市泡桐樹中學。
1 Y+ A ], ^# C m/ D, S0 v. H Z l2 {; g1 y7 U( V5 F. S# x& t
“學校在建立之初就選擇了一條有別於傳統教學的形式,是傳統教學進行轉型升級的一次改革性嘗試。”7日,成都市泡桐樹中學校長高仁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3 v' h- O8 ]) I4 R. v5 Q$ Ntvb now,tvbnow,bttvb1 W: ~. l( ^( E' `" O
據高仁輝介紹,學校不設立行政班級,採取走班制,同時也沒有班主任,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導師,每12-13名學生配備一名導師,組成一個小的“班級”,通常稱為“導師幾班”,例如“導師14班”,目前共有25個導師班。“在導師基礎上,由學校老師組成各項目組對學生進行管理,如教育顧問負責對自控力差的學生進行單獨幫助和教育。”
7 E# k; @. ?4 t4 `7 S0 }2 r) m) A! G: _公仔箱論壇
v8 c: y* y' ?" l公仔箱論壇“同時,學校在網絡平台建立課程超市。”高仁輝稱,學生升入中學之後,在第一個學期開學之前,預先對語數外、政史地、理化生等基礎課程進行預選。“他們事先並不知道學科教師是誰,選定後,該學科老師將負責對學生該學科進行為期三年的教學。因而每位同學都有一張屬於自己的課表。”
9 F g* D: h% _& j5 W" C8 u) {* n2 C- Q7 Z' ]
“同學們事先並不知道自己選擇的老師是誰,很有可能我和好朋友選了同一個老師的語文課,但是卻有不同的物理老師,所以我們上完這節課,下一節課就在不同的教室了。”泡桐樹中學藺彥之同學說:“所以現在同學見面不再問你幹什麼去,而是問,你下節課在哪個教室上?”
; g/ h5 X; M8 ^) g4 t; htvb now,tvbnow,bttvb
3 p" ], m d6 s8 c4 o0 J y“對此,一些家長一開始也心存疑惑。”高仁輝坦言。“我們的改革,我們的改革,是在保証主要課程應有水平的基礎之上,保証課時和教學不受到幹擾。同時,我們也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專門編輯教材用於教學。”此外,學校還把初中三年設為12個大學段和6個小學段,小學段開設補弱、閱讀、自主規劃、游學課程。
7 |6 R; u0 p+ g. x' `5.39.217.77:8898* m$ l, A! n3 `" ~* y, ~) c3 J1 E
在基礎教學之上,泡桐樹中學特別採取課程分層、分類、分模塊形式教學。理科類課程如數理化採取分層,由難到易分為3個不同層次,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合適的階段。文科類如語文英語將在基礎課程外,增設分類課程,如英語口語、英語閱讀等,由學生自主選擇。
. m+ |5 |5 K8 B4 X( E) w6 c4 Z# G4 k1 c( r K, w$ \
“學校平時把學習抓得挺緊的,每周二下午我們會對語文或者英語進行一次測驗,周四下午會有數學測驗。平時還有月考、半期考試以及期末考試等。”導師13班同學何菁介紹道。“我們是學也學得好,玩也玩得嗨,從開學到現在,40多個社團讓我們得課外生活變得豐富多彩。”tvb now,tvbnow,bttvb0 b7 |# D$ c. y. e* s5 J
公仔箱論壇3 B& b) h/ g, x) z) k: j0 }8 @) Q/ ]
除了社團活動,最讓同學們感興趣的就是課程超市里的藝術體育類選修課和特色課程。導師6班同學冷婧菲說:“戲劇選修《甄嬛傳》是最熱門的,大家都想搶,可是好多人都沒搶上。”除了戲劇之外,還有音樂劇、合唱、班花、素描、舞蹈、兵乓球等多種課程。這些課程都是學校對學生感興趣領域進行調查後開設的。
2 }$ \( r9 y. ^; w7 f* j4 L: m
7 }8 T/ m7 o$ b“剛開始,我們心里還有點顧慮,可是很快,我們就發現孩子有了明顯的變化,最突出的,就是變得更加自信了。學習的時候,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家長梁洋燕認為,導師可以更加有效地把家長、學生和老師聯系起來,能夠讓家長更加清楚地了解孩子。! `! q' k9 S2 T/ F/ q- m# k4 \
tvb now,tvbnow,bttvb+ U# F P$ C5 o9 @% P
據悉,導師平時還負責管理學生的生活及心理輔導,通過每天中午和同學進餐以及每周五下午的班會與學生加深交流。並且,每位導師都會結合學生特點,為他們量身定做一份成長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