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被高鐵改變:“城市紐帶”重塑發展新格局

tvb now,tvbnow,bttvb2 A4 l3 |3 C5 q% k- m: `% h( U

5 y3 k  z) o& }7 L) P!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X9 b% D' b" ?" I
2月15日電/從“被高鐵”到“搶高鐵”,圍繞高鐵走線、設站而展開的“爭路運動”硝煙四起——針對鄭萬高鐵河南段站點設在鄧州還是新野,兩地展開了曠日持久的“高鐵爭奪戰”;滬昆高鐵規劃制定時,湖南邵陽出現了10萬群眾高喊“爭不到高鐵,書記市長下課”的奇觀;網上還有大量請願帖瞄准仍在規劃之中的包海高鐵,呼籲能在一些城市設站…… tvb now,tvbnow,bttvb& P5 Q# w" P9 D
' H+ g2 [0 }) m/ {( L, W1 K& {
  奮而爭之,所為者何? tvb now,tvbnow,bttvb+ `2 v* `( p: K7 H: [( |6 J* `
) L1 q: d) T7 A4 j4 b+ [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綜合交通規劃研究院院長張國華認為,“一個城市的命運受到當前最新交通方式的影響。作為目前陸上最新的交通方式,高鐵將會給城市自身發展及其在國家、區域和城鎮體系里的定位帶來深刻的改變。”回顧歷史,很多城市因鐵路而興,比如石家莊、鄭州、株洲等,人們形象地稱其為“鐵路拉來的城市”。如今,設計時速數倍於普通鐵路的高鐵,正在以“加強版”的方式重塑著城市的發展軌跡。
* r. {* P! ?6 l: ?" w0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8898! N- p: {: s: d" b) e& p% t! `
  高鐵改變城市,首先體現在高鐵經濟對城市發展的帶動作用及其溢出效應上。“高鐵一響,黃金萬兩。”高鐵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高鐵產業發展對於拉動相關城市的經濟增長具有明顯作用,有利於提高地方財政收入,增加就業崗位;高鐵開通運營還有明顯的溢出效應,有利於沿線城市把交通優勢轉化為生產優勢、競爭優勢和市場優勢,尤其可以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截至2014年底,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6萬公里,已開通34條線路,覆蓋28個省份、16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預計到今年末,高鐵營業里程將達1.8萬公里,基本覆蓋50萬人口以上城市,越來越多的城市將搭上高鐵經濟的快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P% O5 b6 C(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P2 I: U5 R" a6 b- l& X! n

* V7 Z+ i8 a4 Y, v8 `3 y  高鐵改變城市,更加體現在各種要素的通達性對城市經濟結構的優化提升上。我國正處在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加快發展階段,高鐵帶來了資本、技術、勞動力、信息等生產要素的快速流通,有利於城市功能完善、產業集聚、經濟多元化發展。各種要素會向發展環境優越、行政效能高、經濟活力強的城市加速流動,倒逼各地加快競爭與創新,通過資源優化配置、推進產業轉型、調整經濟結構,在新的區域經濟競爭中贏得先機。以開通運營3年多的京滬高鐵為例,沿線眾多城市成為承接“長三角”和環渤海兩大經濟區產業轉移的新平台,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都得到明顯提升。5.39.217.77:8898  F' Q; Z, Y2 `3 O' \
% a% z5 F5 L7 F& g
高鐵改變城市,尤其體現在新的時空格局對城市內部和城際關係的重新定位上。當前,我國一些大中型城市面臨功能過於集中、交通擁堵嚴重等問題,由於多數高鐵站點選址位於城市外圍,為重塑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從單中心的城市格局向多中心格局轉變創造了可能。不僅如此,高鐵還密切了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繫和優勢互補,形成了中心城市與衛星城鎮的合理布局,強化了相鄰大城市的“同城效應”,成為區域經濟聯繫的紐帶和城市群空間建構的重要載體。京津城際鐵路將北京、天津兩個特大型城市的時空距離縮短至30分鐘以內,放大了各種生產要素、資源配置的空間,這種“同城效應”在滬寧、杭甬、廣珠、長吉、昌九、滬杭等高鐵沿線的城市間相繼形成。今年,隨著區際快速鐵路、城際鐵路及既有線提速線路等構成的全國快速鐵路網基本建成,城市間的溝通聯繫與分工合作將會進一步加強。 5 U# {) V3 `# A) E, n%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K  m+ |  h. B1 H" R
  記者在對湖南省長沙市的實地採訪中,切身感受到高鐵為城市發展帶來的深刻變化。滬昆與京廣這兩條我國東西與南北方向最長的高鐵在長沙交會,催生出一座現代化的高鐵新城。5年間,高鐵新城所在的雨花區從市郊農村成長為長沙市新的城市副中心和中部地區新的交通樞紐,地區生產總值從2009年的493億元增長至2014年的1400億元,城市發展的潛力和活力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
. D3 u. q' f4 E  g! L% o5.39.217.77:8898
3 T* S% y  \! N0 ktvb now,tvbnow,bttvb  需要注意的是,高鐵建設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城市之間的差距。有高鐵和沒有高鐵的城市會產生分異,高鐵途經的核心城市也會形成新的“極化”。從國家層面看,要把高鐵建設作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國土資源開發的重要杠杆,統籌網絡布局,實現協調發展。二、三線城市也要警惕自身的優質資源和高端利潤被中心城市“虹吸”而去,應通過調整功能定位、培育優勢產業,形成差別化的競爭優勢,增強城市的“反磁力效應”。
% c1 @6 J! A9 D3 H+ f5.39.217.77:88985 z, q: Z. n6 x7 k3 |
對於一些地方借高鐵造城可能形成的空城隱憂,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後凱表示,“高鐵新城不能搞成房地產化,要通過商圈打造和產業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城市格局優化,用產業集聚帶動人口集聚,再通過產業和人口的協同集聚推動城鎮化發展,把人產城有機融合起來。”(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