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这两句不清楚,全文意思是:泉水没了,两条鱼与其相互吐沫延续生命,还不如相互分开找到河水,自由自在!tvb now,tvbnow,bttvb2 C$ d% ~  P" ^
但现在“相濡以沫”的意思已经变了,形容在艰苦的时候,互相帮忙!tvb now,tvbnow,bttvb# M3 X1 t$ u$ J7 w) j
相濡以沫”人们总是只看见了感动的一瞬,却不愿面对造成感动的原因,宁愿长眠于痛苦之中的感动,而不愿打破痛苦本身.所以才有沉沦和迷恋,所谓迷恋就是因迷而妄生恋,妄生欲,欲望会使人进一部迷失在一时的自我感觉中,念念不愿割舍,好比吸食"鸦片"先是"迷食"不相信鸦片的危害非要尝试或者被别人骗食,后来就是"贪食"尝试过后体验到了短暂的快乐和长久的痛苦后,仍旧要去吸食,宁愿沉沦于短暂的快乐之中,如同缠绵一词,听起来比较文雅但说白了也就是贪着,贪着的后果也必定是痛苦.: n; h2 D+ b/ s* X9 L

' ]5 j# W1 }" Q* W' r' y4 U6 d“相濡以沫”好比圆中一点,十分枪眼,以至于见点而忽视了圆的存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全体皆现,不偏不执.
/ K, k6 S8 Y3 r7 h5.39.217.77:8898
0 O( t4 u! i, i2 b7 Y4 X+ _片面的就会有痛苦,所以人们渴望完美,但在追求完美的同时,无法超脱"片面"的局限,所以完美的事物被普遍的认同为不存在,但我要说,处处皆是完美,若只是见点忘圆,一味的追求点以求得完美,这就是痛苦,反过来,一味的要把点除去,也是痛苦.你一味以尧舜贤德来谴责商纣王的残暴,只知道以善骂恶,自己不去行善,只知道无止境的谴责和漫骂,这就是偏执,不是真善.5.39.217.77:8898; e5 B* H  O6 }" A  p! A" J
如果能做"诸恶莫做 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
# i- \2 I5 ?0 m我不执于"圆"也不执于"点","片面"瞬间消失,完美即刻现前,仍在江湖中,不入于江湖,即两忘而化其道矣,自在未曾有也.
& e. V* U7 i* A  D- |- a: jtvb now,tvbnow,bttvb# v, n* _: G/ \! M, U+ ?
摆脱了“相濡以沫” 趋于平静安详之中,你我彼此仍旧,但不在有执着和分别--幸福是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