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向是豬肉消費大國,無論是魚香肉絲、糖醋裡脊等耳熟能詳的家常菜,還是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必吃的餃子,其原料幾乎都離不開豬肉。而英國菜因種類貧瘠、原料單一、造型不美觀,經常遭到中國網友的激烈吐槽。近日,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竟別出心裁地發表文章,開始關心起中國人吃豬肉來,還找出一大群專家來頭頭是道地指出,中國人吃豬肉正在“危害全世界”。
( \" ^0 k1 x4 A/ ?公仔箱論壇& {5 O6 o% b3 Y7 C: B
《經濟學人》12月20日發表的文章標題為《豬的帝國》。文章稱,中國對豬肉消費“貪得無厭的欲望”是這個國家崛起的象征,同時也是對全世界的危害。文章先從古代中國人用豬祭祀祖先開始,詳細敘述了中國人消費豬肉的歷史。當說到現代時,文章指出,中國經濟的發展,對豬本身的影響是最明顯的。目前的養豬場已經走向工業化,通常是國有或者跨國公司,每年生產超過10萬頭豬。豬在金屬板條床上生長,幾乎不見陽光,極少能獲得交配。目前,三種外來肉用豬品種佔中國豬95%,而中國有個國有的豬種基因銀行來保存國內豬種的基因。公仔箱論壇8 ~4 I) n1 ~8 _' ]/ e
) Q" h$ ^0 X/ D: F9 k# i$ S7 ` 文章認為,中國人對豬肉的熱衷,讓這個即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國家“受害”,同時受害的還有亞馬遜熱帶雨林。為保証豬肉價格穩定,中國政府建立了全世界首個國家豬肉儲備,干涉市場價格,還有養殖授權、稅收刺激、低息貸款和免費動物免疫等支持養豬的政策。文章還援引一位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倫敦專家”的話說,中國政府2012年為豬肉生產補助了220億美元,相當於每頭豬補助47美元。5.39.217.77:8898( ~- ]3 K8 t" Z$ O. Z1 p1 b( ^3 q
tvb now,tvbnow,bttvb1 z$ K/ y# j/ a: T7 ^# Z' i
文章接著指出,中國政府以食物自給為榮,但是養豬工業的巨大消耗——每千克豬肉需要的6千克飼料,中國卻不得不從海外進口。另一名專家則表示,“全球一半的飼料作物都被中國豬吃掉了”。美國谷物委員會預計,到2022年中國需要1900萬到3200萬噸的玉米。因此巴西和阿根廷的都在毀壞亞馬遜雨林制造耕地,種植大豆。《經濟學人》稱,整個植被種群都被犧牲,“用來養肥中國豬”。而阿根廷每年生產的800萬噸大豆幾乎都被送往中國,一些地方的農民則使用可能導致后代畸形和癌症的除草劑。3 ~9 K$ f" A/ ^9 K6 ?- Z/ {
7 M9 W7 _* W6 M" Q& B; h
除此之外,《經濟學人》還抓著中國飼養濫用抗生素、養豬造成污染等現象不放,指責中國養豬行業“管理混亂”、每年排放數十億噸的污染物,是中國“最大的水源與土壤的污染源”。中國養豬制造的污染物理還有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是比二氧化碳強300倍的溫室氣體。照這個說法,當今地球上嚴重的全球變暖大概也是中國的豬造成的。+ f/ y+ Q& `9 V' N8 c% M
6 r$ ]# F# s, R5.39.217.77:8898 文章在結尾中指出,現在全球富裕國家的肉食消費量都維持穩定或下降,隻有中國的肉食消費還在增長。最后,文章以一句玩笑話做總結:忘了生肖吧,中國每年都是豬年(Forget the zodiac: in today’s China, every year is the year of the p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