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內蒙古風電致北京霧霾?專家反駁

11月24日電/近日,《中國國家地理》發表文章《誰偷了北京的風?》,文章直指:北方的“大風口”內蒙古五年內暴增了近32倍的風電裝機容量,這些風機可能“偷”走了北京的風。而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教授趙宗慈早在其2011年的研究文章中就稱,通過數值模擬計算,風電場效應使風速明顯衰減,之後回升,影響距離僅30到60公里。而北京在內蒙古的400公里開外,給內蒙古扣上的黑帽子也不攻自破。  公仔箱論壇: g& i6 D. o, X4 o2 ^

9 q+ ?4 ?0 ]7 @% [' N  文匯報報道,據介紹,《誰偷了北京的風?》一文稱,從2008年以來,中國北方的“大風口”內蒙古地區開始打造“風電三峽”,巧合的是,京津冀地區霧霾天氣的劇增。針對此問題,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觀測風速的長年變化發現,河北北部及周邊內蒙古區域內目前規模的風電場建設,對整個區域的地面風速變化沒有明顯影響。  
, R  I- E# P; H; Ntvb now,tvbnow,bttvb. [4 ^$ F+ }: E5 ~
  中國氣候中心研究表明京津冀重污染天氣成因還有:冬季降水日數明顯減少,不僅地面風速減小,高空風速也在減小。對流層底層垂直逆溫增強,相對濕度長年變化也呈減小的趨勢,造成霧日數減少、霾日數增加。  
# O- e6 t" u* H1 t0 _% ~# c" [4 U- {) t4 |0 |# w
  風電發展對治霾有功無過  
+ g( e) e, d6 i# u" T& y0 z2 `tvb now,tvbnow,bttvb& d0 w1 B" c' J2 T
  環保專家稱,北京秋冬霧霾頻繁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北京城市規模巨大,人口過多,機動車尾氣等本地生產生活排污量大。其次北京位於太行山和燕山山脈腳下的華北平原北端,三面環山,地形呈簸箕狀,不利於大氣污染自然擴散。最後北京周邊一些高污染企業短時間內難以徹底轉型,輸入型污染較為嚴重。  
% D) X. M+ @, w( t; _0 R( ?4 w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5 X  k' B  l' J6 D4 v3 T
北京從地理位置上冬季多西北風,由於80年代以後暖冬的增多加之全球氣候變暖,空氣的流動相對減慢,風速也減小。數據顯示,60、70年代北京平均風速較大,80年代明顯減小,90年代又有所增大。由此,自然因素是主導北京風速變化的重要原因。此外,除了全球變暖,城市化發展增加了地面附近的摩擦作用,高大的城市群阻擋了空氣流,也使得風速減弱。除了北京,同樣的風速變化也表現在北方其他一些城市,如鄭州、瀋陽等地也出現風速先下降、之後又有所提升、總體震盪下降的趨勢。  
$ E- ?' N( i/ i4 F% a
2 ]/ x8 o; H! u8 N' `  總而言之,北京的風速變化是自然原因加之城市發展影響形成的。風電作為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礦物質能源,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是治理霧霾的一大希望,不應該被錯殺。  公仔箱論壇2 r% Q3 r) |7 A
8 C) G- ?0 ~+ ?4 }3 M) Y# O& v
  節能減排是關鍵  9 J5 }! ^& T( b# b! N

, _( A: a+ R* D1 u$ A9 u* n- ^1 i2 M  治理霧霾將是一個艱巨而長期的過程,不可以一蹴而就,更難求立竿見影。 APEC會議期間,北京採取了多項舉措強制治污,才出現了令人欣喜的“APEC藍”。會議結束,北京很快又遭遇霧霾。京津冀等地的情況說明,霧霾不是單一因素或者一天兩天形成的,它是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很難避免的問題。  2 e8 G( G& w5 p4 f7 w
* O+ {$ s5 ?% d* n3 z- i8 o) c+ n/ {
  記者了解到,2011年-2013年,河北省機動車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量均位於全國第一,氮氧化物年排放總量50萬噸-60萬噸。今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指出,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單位面積的污染物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重污染天氣的形成,污染物排放量大是根本原因,不利於擴散的氣象條件是直接原因,區域污染和本地污染的疊加是重要因素。大氣物理專家認為,在目前的氣候背景下,大力推動節能減排,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才是真正應該重視的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