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和非香港人都在尋找香港?尋找香港的的價值? 
香港的核心價值普遍被認為是:《獅子山下》精神、積極不干預、自由市場、「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互助互愛、成功靠打拼、靠自己? 
從借來的時空到主權回歸十多年,眼前的城市一點點地改變;周遭的人來來去去;我們從前相信的那一套價值觀,或者熟悉的那個城市 
—— 香港好像已逐漸消失。 
 
十集紀錄片讓香港人說香港故事 
港漂,北漂,如何思考香港人的身份? 
香港的核心價值是否一直存在,還是我們對過去美好想像的回憶? 
社會變遷、繁榮進步,是否應讓更多人可以更有尊嚴地生活? 
內地經驗與殖民地經驗如何影響香港人的思維模式、生活形態? 
香港的優勢仍在嗎? 
50、60、70、80後不同的成長經驗? 
香港人對香港的感情 
香港人如何建構未來 
2004年香港核心價值宣言列舉香港的核心價值是「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公平公義、和平友愛、誠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個人和恪守專業」。十年過去,我們用十集香港人的故事,去紀錄香港的變化,從香港的過去生活經驗,尋找香港未來方向。 
播出日期:2014年9月28日至11月30日逢星期日晚上七時三十分至八時 
亞洲電視本港台 港台電視31 同步播放 
監製:鄭惠芳 
 
 
 
Ch01 - 回轉之間 
Ch02 - 圍城 
Ch03 - 來之。安之 
有人在香港尋找機會, 亦有人在此追求安穩的生活, 尤其對於曾經過著顛沛流離生活的華僑來說, 香港讓他們可以落地生根。 
據估計, 上世紀七十年代, 約有30-40萬華僑及其配  
偶、子女, 由內地移居到香港, 華僑一生飄泊, 最終有人選擇以香港為終點站, 但亦有人選擇離開, 再一次遷移別國。在港的華僑與他們的下一代, 
究竟是過客, 還是香港人? 
經歷過排華及文化大革命的印尼華僑黃素和, 原本在大陸做醫生。來到香港, 考不到醫生資格, 做不回本行, 
只好認命做看護, 並且甘於過著平淡簡樸的生活。 她不愛談政治,  
偏偏兒子林輝卻投入於社會運動中, 這也是令她擔心的事情, 母子二人的不同經歷, 令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態度, 
在香港尋找不同的生活方式。 
由印尼到大陸, 再由大陸到香港, 黃素和選擇在香港渡過餘生, 但女兒林群卻又選擇走父母的舊路, 離開自己成長的地方。在北京出生,香港長大的林群,明明在香港有穩定而且前 
景不錯的工作, 郤在九七回歸之後, 與丈夫移民到澳洲, 為的是嚮往當地的生活 。 
林群的丈夫梁國威, 有市場學的大學學位, 但移民澳洲卻當過郵差、 的士司機、 巴士司機, 兩夫婦都不介意從事低技術的職業, 
因為當地有錢人及窮人的生活質素, 不像香港  
般差天共地, 感覺上較為公平。 
梁國威的爸爸是馬來西亞華僑, 他放棄在香港落地生根, 九年前選擇到澳洲與兒孫團聚。  
 自言在香港是一位過客, 來到香港, 為了養妻活兒, 就拼命地工作, 他與很多經歷過政治動盪的華僑一樣, 
對香港政情有一套看法, 認為一眾社運青年太幼稚, 不了解中國歷史及國情  
, 經常出於衝動去參與社運。 
兩個華僑家庭,四種選擇,兜兜轉轉為自已尋找安身立命之地。 
助導:莫允鏊 
編導:邱燕妮 
 
 
 
 
 
 
 
 
【檔案大小】 : 112MB 
【影片格式】 : RMVB 
【發音語言】 : 粵語 
【字幕語言】 : 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