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電/致命的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肆虐,中國給予了力所能及的幫助。 * A5 ^. w! c2 X
; x9 T- g' k, [tvb now,tvbnow,bttvb 來自中國的醫療用品和專家已於8月11日抵達幾內亞。當天,中國駐塞拉利昂大使館證實,8名在塞拉利昂治療埃博拉病人的中國醫護人員正在接受隔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向澎湃新聞證實,在研究領域,中國已達到“檢測病毒”的能力。
5 [, u2 c% _5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k4 l$ d, Z1 ~; i$ A4 ~5.39.217.77:8898 在被問及如何評價中國對西非地區埃博拉疫情的援助以及埃博拉病毒領域的研究工作,世界衛生組織(WHO)新聞發言人哈特爾(Gregory Hartl)向澎湃新聞表示,“我們歡迎任何形式的援助,也歡迎中國對埃博拉疫區治療工作的援助。”
# u" v5 O4 }8 ^) B8 R7 k6 ^* q#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d, Z8 `9 ~$ w @公仔箱論壇 疫區“缺人缺物”
& r- |# ]5 I2 a- [; v- R1 L, I8 D" F, T* K
d/ [2 ^; {6 h* @& ?9 z公仔箱論壇 WHO當地時間11日表示,在幾內亞、利比裡亞、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亞等國爆發的埃博拉疫情已經導致1013人死亡,埃博拉疫情已成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哈特爾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缺人缺物”,“疫情變得愈發嚴重,越來越多的地區和人都出現了感染,現在有數百名醫生在埃博拉疫區進行工作,但是我們仍然需要人手,需要醫療物資。” 8 W$ `" C4 H1 V2 m( v
1 W* c1 i2 C: k8 h0 w S8 r
作為國際社會的重要一員,中國在西非疫情告急時責無旁貸。繼今年4月向幾內亞、利比裡亞、塞拉利昂、幾內亞比紹四國提供防控救治物資後,8月7日,中國宣布再向其中三國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同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日派出公共衛生專家,分赴幾內亞、利比裡亞、塞拉利昂三國實施醫療援助。
: w5 U: l' v' H
% M5 J+ a' M+ u2 y)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1日,來自中國的醫療用品(包括防護服、消毒劑和藥品等)抵達幾內亞。這批貨物總價值為3000萬人民幣。與此同時,中國支援幾內亞的公共衛生專家組一行三人已於當地時間11日下午抵達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據央視報道,這是中國首次以公共衛生專家組的形式對外援助。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0 K+ ^; U4 P& E
6 c6 l5 b8 I6 ]4 l0 ~2 l, T* wtvb now,tvbnow,bttvb 據法新社報道,中國駐塞拉利昂大使館證實,8名在塞拉利昂治療埃博拉病人的中國醫護人員正在接受隔離。中國駐塞拉利昂大使趙彥博告訴法新社,當地一家醫院一名埃博拉病人死亡,而曾治療過該患者的6名中國醫生、1名中國護士,以及當地5名護士,已隔離兩星期接受觀察。趙彥博說,“過去兩周以來,與該病人接觸過的所有人,都在進行隔離觀察。醫院已經過煙熏消毒,並暫時關閉”。彥博拒絕透露這些醫護人員是否已經出現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征兆。澎湃新聞試圖連線中國駐塞拉利昂大使館證實此事,但電話一直處於未接通狀態。
8 B3 s* z" \. i, J3 q# E7 M4 L+ y) C# j* r6 V( m R! D' ~: y
在埃博拉病毒的研究領域,中國已達到“檢測病毒”的能力。澎湃新聞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證實,在診斷試劑方面,中國確實已經具備了對埃博拉病毒進行及時檢測的診斷試劑研發能力。另據報道,在抗體技術上,中國前期已經有了很好的多元性抗體的制備能力,包括已經掌握了埃博拉病毒的抗體基因,啟動抗體的生產程序不需要太長時間。
' b3 o/ [0 E* ^, Y公仔箱論壇
( \, R% s$ t2 k5.39.217.77:8898中國一直在援助非洲醫療事業 5.39.217.77:8898# w4 J7 U& ^0 w: J5 y
5.39.217.77:88983 E! C; t4 a1 l1 B( _
中非聯合抗擊埃博拉病毒體現患難與共的兄弟情。
3 w5 W6 b8 {) i- \* \3 K3 x- A ?5.39.217.77:8898: x! S* I/ P: b$ K/ @2 f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8月10日分別致電幾內亞總統、塞拉利昂總統及利比裡亞總統,對三國近期爆發埃博拉疫情造成重大人員和經濟損失表示慰問,並讚賞三國政府全力以赴抗擊疫情所做的努力。
! R" ^: z, }& A! I6 r% A
6 A+ W% X) \; }, K" T5.39.217.77:8898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春告訴澎湃新聞,1963年,中國第一批醫療援助隊被派往非洲阿爾及利亞進行援助,50年來,中國先後向非洲51個國家和地區派遣了約2萬名醫生,救治了數以億計的非洲病人。迄今為止,在非洲的43個國家和地區,仍有中國醫療隊在工作。 - ~7 O: O$ p/ ~2 u1 E
9 w; t+ H: V% M* Q. htvb now,tvbnow,bttvb “但是在國際上,包括在國內,人們對這些援助不甚知曉。”張春說,“這次對埃博拉疫區的援助,正是讓人們關注並認識到中國在醫療方面對非洲的鼎力援助,同時,此次援助對於中國提升軟實力、塑造良好國際形象有促進作用。”
; m' {& ^0 o" C6 u3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I Z% R, h7 `
中國“走出去”戰略帶動中國投資走向非洲,2000年至2011年期間,中國在尼日利亞投資約470億美元,在幾內亞投資約220億美元,在塞拉利昂和利比裡亞分別投資約30億美元。隨之而來的是更多中國公民前往非洲。不論是商務人士、建築工人還是小商販,僅尼日利亞一國就有65000名中國公民在此生活。他們也將隨時面臨埃博拉疫情風險的挑戰,因此,除了援助當地衛生保健人員工作外,中國的救援人員也負責指導當地中國公民進行埃博拉疾病預防。
2 S. S0 l0 d D" h, F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o* S, q9 M* J
此外,有分析人士擔心埃博拉病毒可能會進入中國。據《中國日報》報道,中國每日有大量非洲人入境,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為例,平均每日有1000名非洲籍人士抵達該機場。在廣州,約30餘萬非洲人口在此生活,目前,廣州和香港已加強檢疫措施。華爾街日報指出,這兩個城市曾有抗擊“非典”的經驗,因此在處理潛在疫情情況時,他們會更加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