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義為名的另類活春宮秀:中古世紀歐洲的「獵殺女巫」行動
改編自經典童話《糖果屋》的電影《女巫獵人》在2013年的元月23日上映,劇情描寫糖果屋中僥倖逃脫女巫毒手的兩兄妹成長為專門獵殺女巫的「女巫獵人」,但大家或許不知道的是,「女巫獵人」是中古世紀歐洲確實存在的行業,而且也不如電影中所形容的是如此正派的「正義的化身」。
* M9 F6 m+ @: _# D. h& o5.39.217.77:8898女巫:witch一詞,源自古英語中的whicce,意思是「有智慧的女性」,但不信奉上帝的女巫在教會人士眼中卻是大逆不道的異教徒,因而遭到教會的污名化。教會甚至在1486年出版了一本《女巫之槌》,書中描寫女巫和魔鬼之間的交易,並以吃人和虐殺嬰兒為樂。而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也為了清除不信神的異端而開始介入獵巫的行動。
, g: F4 _' G l, T* ftvb now,tvbnow,bttvb
6 Y" S; v* r* P! g0 c' y5.39.217.77:8898在歷經黑死病、英法百年戰爭和飢荒等天災人禍的肆虐後,社會秩序崩壞,人們普遍對大環境失去安全感,16-18世紀便成了教會藉由虐殺女巫來重拾領導地位的獵巫全盛時期。
5 r8 ?7 p: M: Y4 i; o女巫獵人多半是由退休的法官或牧師等了解法律和基督教義的人所擔任,由於具有某種程度的威信,由他們所舉發的罪狀鮮少會被懷疑。然而許多女巫獵人卻靠著誣告女巫和捏造證據來賺取高額獎金,因而造成古歐洲大量的冤獄慘劇。
, Z+ K4 N1 v9 `# b5 T4 c/ t' F5.39.217.77:8898
# R6 J0 \1 r' m5.39.217.77:8898在獵巫行動中,被補或被處死的巫師又以女性佔多數,而在受審或處刑的過程中,被指稱為「魔女」的女性多半被扒光了衣服,而大批男性像參加廟會般蜂擁而至,興致高昂地前來觀賞這場刺激的「春宮秀」,似乎也隱含著些許的性別歧視?
1 _0 U1 q( W9 l' W% b5 l公仔箱論壇有婦人只因長了六隻手指而且未能替丈夫留下子嗣便被當成女巫處死,而當時許多因漂亮而招嫉或得罪求婚者的女性往往只需一封告密信就會被送上絕路,連法國人的民族英雄聖女貞德也是被英國人以女巫為名而活活燒死。在三個世紀裡,以獵殺女巫為名被處死的人約有三萬多人,雖然近代開始有女巫的後代為無辜犧牲的女巫發起平反的活動,但這樣的正義之聲似乎已來得太遲……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