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切除肝瘤 省時成效佳 瑪麗引新技術 6個案全無併發症
+ b) q7 {1 D( J- l5 j4 z5.39.217.77:8898
瑪麗醫院去年起引入新的肝切除手術令更多病人受惠,62歲的患者招先生(中)右肝曾有一個13厘米大的腫瘤,輾轉向港大肝膽胰外科主任潘冬平(左)求醫並接受手術,左肝增生後由原來佔全肝26%增至34%。右為港大肝膽胰外科臨助理教授陳智仁。(胡景禧攝)▼ 
0 A! v* `! k$ }/ T4 [
tvb now,tvbnow,bttvb1 I6 p9 M; ~- B, f
8 w; G4 n+ ^5 k% a' O, r$ ^* a1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瑪麗醫院至今已進行6宗新的超聲刀肝切除手術,其中一名6歲女童更是全球同類手術的首個兒童病例,她在首次手術前左肝體積只佔整個肝臟逾20%(左圖)▼,術後一周左肝已增生至50%(右圖)▼。(瑪麗醫院提供) 
& }/ Q- w6 Y& ^$ `# n' O3 M
. ` K2 y( w2 `7 r. w7 S( itvb now,tvbnow,bttvb
! U6 u$ L5 ~+ ptvb now,tvbnow,bttvb
肝癌患者的腫瘤多數長在右肝,一般要做手術切除。瑪麗醫院去年引入最新肝切除手術,以外科常用的超聲刀分割左右肝,同時結紮右肝主血管,令血液改向左流,8日內「谷大」左肝,確保術後保留足夠肝功能,較傳統堵塞肝血管手術需時6周令左肝增生更有效。該院每年做150宗肝切除手術,團隊預料超聲刀手術可逐步取代舊手術,每年手術量可增一兩成。
1 g5 {! N0 N. D3 e( {& ^. a" U5.39.217.77:8898
瑪麗醫院及香港大學去年引入「分階段分肝切除術(ALPPS)」,手術分兩次進行,首次先用超聲刀分割患者右肝,並用微鉗等結紮右肝的門靜脈,使血液轉流至左肝令其迅速增大,另一方面則保留右肝的動脈及膽管,以保持右肝有限度供血,至7至10日後肝功能完全由左肝取代,便做第二次手術切斷右肝動脈及膽管,以摘除右肝。
( {! {5 Q( }: Q# B9 U公仔箱論壇
港大肝膽胰外科主任潘冬平解釋,常人的右肝比左肝大,逾七成患者的肝腫瘤都長在右邊;本港大部分肝癌患者同時有肝硬化,若切除右肝後剩餘左肝體積不足整個肝臟的三成,容易引致肝衰竭。
; U! g% ~0 n' N$ n" c5.39.217.77:8898
傳統手術效果慢 失敗率三成 公仔箱論壇9 k8 F6 g# G6 {
該科的臨助理教授陳智仁稱,肝臟的血液可刺激其增生,血供應八成來自肝門靜脈,餘下兩成來自肝動脈,傳統的「門靜脈栓塞術(PVE)」便是用導管注入栓塞物料,堵塞患者右肝門靜脈,令血液只能轉流至左肝以「谷大」左肝,但此方法難完全堵塞其他微絲血管,致左肝增生需時4至6周,效果極慢,部分病人甚至會癌腫瘤擴散,手術失敗率達三成。 : ?: `4 g& w9 h+ [7 Z
新法助左肝增生 免腫瘤惡化
: s7 l8 P- n, I
新技術在2012年由德國研發,有別「用膠水塞血管」做法,改用外科常用的超聲刀分割肝臟。潘冬平說,超聲刀靠超聲波「震碎」肝細胞以達切割效果,但不會震碎血管,團隊並用電刀凝固較細的血管,令血液引流更快,左肝增生效果更佳,亦避免腫瘤惡化。
' m7 }/ s8 f1 o1 o0 ~tvb now,tvbnow,bttvb
瑪麗至今已做了6宗新手術,包括一宗全球首個兒童手術病例,該名患肝母細胞瘤的6歲女童去年10月接受手術,一周內左肝增生了一倍。該6名病人平均在首次手術後8日,左肝已增大三成,且全無併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