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清明節當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正式公布34282位強擄中國赴日勞工名錄。據悉,這些勞工僅是1943年4月至1945年5月從中國強擄至日本國內的中國勞工。
E5 D" K" ~* h4 R& f. \- {" A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E( k2 t1 S+ {5 o u! k
去年9月18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在北京首次公布了日本強擄中國赴日勞工罪行珍貴檔案。檔案由旅日愛國僑領、東京華僑總會名譽會長陳焜旺轉贈該館,共120袋,405份,包括日本35家企業的124個作業場、373份報告和日本外務省報告書及附屬檔案32份,記錄了自1943年4月至1945年5月中國被強擄赴日勞工的姓名、契約書、死亡診斷書等內容,勞工總數34282人。
) R. u# C- ?* U5 E1 m7 x1 O. Vtvb now,tvbnow,bttvb3 {; ]: C: T4 |5 g! H& p3 r8 f
據悉,被強征到日本的中國勞工,分配到日本35家公司的135個作業場所,幾乎遍布全日本,其中三井、三菱財閥奴役的中國勞工最多。據統計,中國勞工平均5個人就有1人被奪去了生命。; _% h ~( g, }+ H0 G
5.39.217.77:8898' q6 H% B7 e( g( O9 I6 o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李宗遠稱,自從去年該館入藏這些勞工名錄的消息公布後,引起外界廣泛關注,特別是勞工親屬,許多人來電或者親自到館,希望查詢親人信息。為此,該館對《強擄中國赴日勞工名錄》進行了數字化處理,正式發布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官網上。9 n- d& v. Q$ {7 v d$ z
5.39.217.77:8898% I p7 c; ^0 Y9 C1 ?) l, O
記者在網站上看到,名錄按照檔案原貌和頁數依序排練,根據勞工所在的“作業場”即被強制做工的場所,詳細記載了每名勞工的姓名、年齡和籍貫。1 s9 q; I0 u9 u' Q: o" [& D/ ]
- `: h" Y5 X) I' U, t7 c2 K Y- v公仔箱論壇李宗遠表示,這批資料輾轉才得以存世,是日本強擄中國勞工的罪証,在網絡展示,以紀念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們,並供勞工親屬和各界上網查閱。tvb now,tvbnow,bttvb) o- q/ f: E$ a3 S$ }4 |
8 m+ G9 S. ^5 F/ ^
當天,大批市民來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祭奠抗戰英烈,該館還舉辦了一場《光榮樂章》抗戰主題管樂連奏音樂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