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3-22 12:10 AM 編輯
1 }& Y7 _( b( n# }0 Ntvb now,tvbnow,bttvb: G, {! Q3 {+ W) K
852郵報: 戀殖歸英情意結 揭港人身份認同危機
% h9 z6 l# H, t- k4 q1 e
. n( }+ F8 Y6 S+ I' ~: l" Y# L* f% K
公仔箱論壇; h. {. q1 l( r, ?& R
. g0 M" ~, z8 ^5.39.217.77:8898末代港督彭定康近日重臨訪港,惹來部分港人被指有「戀殖」甚至「歸英」心態復興,也令大家再度深思,港人的身份認同問題。$ g8 A5 |& N7 y7 x" a5 n2 Q
公仔箱論壇9 v. s" D( G4 G" ?# e1 ]& e
香港是個移民城市,「香港人」這概念一直頗為模糊。自1841年開埠以還,出現過多次來港移民潮;但他們初時一律都有共通點,就是只視自己為移民,總會有回鄉的一天。對於香港早期移民來說,香港不是他們的家,是以大家用「廣東人」、「福建人」、「上海人」自居,同鄉宗親會的會所比比皆是。5.39.217.77:88982 W2 {8 e9 Q+ X. S" Y) g. e
, A4 I- e9 M+ }& M$ z, e5 q& O- p'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及至戰後嬰兒潮,香港增添了大量本土人口。按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高馬可(John Carroll)著作《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的說法是,「香港人」身份認同於1970年代以後,開始逐漸加強,在此期間,經濟、社會與文化的發展比內地迅速,令香港人從中產生一種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得以讓香港躋身國際。
; n2 U, L7 L# h2 o4 x/ K5.39.217.77:8898
5 J6 r, l7 ?. o, ?- wtvb now,tvbnow,bttvb不過隨著近年所謂的「強國崛起」、「北望神州」、「中港融合」,在內地文化差異及經濟強勢的衝擊下,香港人的身份彷彿受到衝擊,如是生於斯的地方卻有感陌生。不少人既不認同內地,卻不得不承認跟兩地愈趨融合,在這種拉鋸的情況下,只能從過去的光輝中找回自己。5.39.217.77:8898# r! `& O) ^6 p( C& r# X. \
9 M0 G J7 x9 U0 ]# P
事實上,「戀殖情意結」在幾年間漸漸成風,每逢示威活動,一曰「驅蝗行動」和「闖軍營事件」云云,都不難發覺港英旗幟屢見不鮮,用以提醒大眾過往的光輝歲月。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勳爵昨日訪港,便有申訴人士把握機會,趕到他面前大喊「我好掛住你」、「歸英」之類的口號。5.39.217.77:8898/ a4 Q/ x% b4 B% N
公仔箱論壇4 V/ e$ X# e' j9 g* o
對於這種行徑,不少親中及建制派人士指出,高舉殖民旗幟有如分裂香港、是「搞港獨」的先兆。然而這群「親英人士」表面是掛上殖民旗號,骨子裏他們或許不是那麼親英,其目的旨在不滿中央干預香港自主,繼而做出一些宣洩行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今晨在電台節目中,便正好補充了這個觀點。她表示,昨日跟彭定康晚飯後談論事件,指有人高舉「港英」旗幟,「並不代表有人要求港獨」,只是「很多人懷念當時的政府及社會較公平、公正、公義。」公仔箱論壇9 f8 Y; ~& G#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d* z# h- ]- }* i- L
( i$ \4 N- ]! f1 E' [5.39.217.77:8898身份認同出現危機公仔箱論壇$ f& _1 x/ T" b" t- K3 g/ K' `
3 H4 r' V7 B# N8 q2 w0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 n; X8 v. p) T公仔箱論壇凡此種種,都說明了香港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身份認同危機。這種危機,除了生活習性的差異外,亦涉及歷史、文化,還有截然不同的意識形態;箇中因果關係複雜,為此《852郵報》請教了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由他向讀者分析近年在香港出現的戀殖現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V8 Y" v% z) O) N% @/ f$ _6 ~
公仔箱論壇 {% U9 I1 h- U
鍾劍華表示,香港人對中國的認同近年屢創新低,但諷刺的是,根據香港大學的民調,在回歸初期香港人是愈來愈接受「中國人」此一身份的,所以他認為現在的落差,可以訴諸於自回歸而來香港人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有兩個層面:tvb now,tvbnow,bttvb! S! Q3 T. P# R
5.39.217.77:8898/ V3 E+ M2 `, f: M* ^
首先,在政治上中央及本土的環境窒礙,令人尤其不滿,例如侵犯人權的劉曉波事件、李旺陽事件,無不令香港人反感,加上特區政府施政不濟,令大眾有冤無路訴。/ ~7 B% N" W9 \' A6 J- d- h4 a
; M# n; ]# B(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次,是現實的問題導致中港矛盾,不論是搶病床,或買貴樓,或走水貨,統統令民怨沸騰;更甚者,是部份自由行旅客不遵守本地的行為準則,肆意於公眾地方面斥不雅,令香港人從回歸初期高漲的「中國人」情緒,變為今天的逆道而行。身處這種被迫磨合的情況下,反感情緒只會愈來愈強,遂不惜以任何機會表達不滿,高舉港英旗幟就是一個例子。
4 L7 [1 t6 I2 D& C( x$ V( H: V: t9 Z' G1 T
tvb now,tvbnow,bttvb1 ~8 G6 Q0 @9 P' B! n
戀殖人士非真心戀殖
9 s! ^* |) x7 J0 s) J
( r8 }3 o3 D) I" e% R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8 P6 T* E D/ a% o( d
鍾劍華坦言,在龍獅、港英旗幟的海洋中,他不認為是有團體正醞釀「港獨」。據他的理解,這撮人是想表達一種很不抒懷的鬱結,而每逢六四、七一遊行,都不難見到他們。因此彭定康來港,「香港人優先」、「港人自決」這類團體更會抓緊時機,張揚殖民時期的標誌,因為這種行為最能作出對比,挖苦現時的不濟。鍾劍華認為這行為的本質是,他們寧願回望殖民的過去,亦不想放眼在這特區領導下的將來;而參與示威的人,不少都很年輕,都是八十後、九十後,換句話說,在回歸時,他們不過是學童,是以鍾劍華相信這群人對殖民年代的概念根本不深,更遑論認識「肥彭」管治下的香港。公仔箱論壇& {: I, D) i) h$ ^1 l
G' \9 X5 Q6 t8 @- ^$ l, _5 K5.39.217.77:8898論及早前的「驅蝗行動」以及「愛國愛黨大遊行」,鍾劍華覺得,只要是不侵犯他人、不人身攻擊,不論是「拖喼」或「舉旗」,都是可以接受的。香港是自由社會,在「自由建基於不侵犯他人自由」的前提下,示威者選擇怎樣做,則悉隨尊便。反而他直指香港現時當務之急,是要處理社會這種不安的躁動情緒;這種情緒不屬個人、不屬小眾,而是大多數人都有。如果現在做個民意調查,對現時處境感到不快的人,相信人數應該不少。由是之故,他指政府或社會人士均不應公開過份指責,因為在二元對立的局面下,這種衝突只會愈鬧愈激烈,正中示威者本想挑起矛盾的下懷。5.39.217.77:88983 o; }! t5 F+ ~7 i6 a6 d1 b
公仔箱論壇, v* T: o2 c) q( ~
0 h, p" |1 j% Ttvb now,tvbnow,bttvb身份認同非處於對立局面
6 m/ T# G% D+ |' h) m5.39.217.77:88989 Q% }" {, C. O- t B7 m/ s7 B
人類是群居動物,需要身份認同。但任何人的身份認同,都不會固定不變,亦不會單一認同,而且在不同的處境下,在不同的場合,都有不同的身份認同:例如北京奧運時,北京人會較傾向認為自己是北京人;在上海世博時,上海人會較傾向認為自己是上海人。不過兩者都沒有排斥自己是中國人。
- `. f- X( ?5 [" b" q/ C% ?% J; h6 c7 t
3 b6 U2 i% D. }1 `0 {; P5.39.217.77:8898現今社會淪落至非黑即白,說自己是香港人,其實不代表自己不是中國人。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人在承認自己是香港人的同時,否定自己是中國人,這才是政府要留意的問題,要認真反思背後的原因,而不是去指責有人「搞港獨」,浪費光陰之餘,亦無補於事。對很多年輕人來說,目睹中國近年發生的事,從中衍生出價值取向的不同。他們一時之間,或許不想承認自己與中國同出一轍,從而以港英身份,重新塑造自己的優越感。
8 e+ o* K3 M- @0 x1 u) p# x!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 b6 S% z+ N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n% |) s: |( j) _/ d' v7 y8 @
沙盤推演:香港會出現「佔領立法會」嗎?
# w, z$ p q. C% ^: u# X. s( Vtvb now,tvbnow,bttvb. Y; b6 Y) m3 M$ I% v3 ^4 z1 ^
1 ]/ X; d6 A6 u6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F- J. f7 I- o8 x$ D, D
. `* y, r+ \* ^+ M# K d' P5.39.217.77:8898台灣學生及民眾為阻止國民黨政府推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而「佔領立法院」,已經連續第四天。或許愈來愈多港人會想像,香港往後也會出現同類情景,佔領立法會或其他重要設施嗎?假若出現如此情況時,特區政府以至幕後的北京當局,又會否像近日的台灣當局一樣暫且容忍,還是不惜摧毀「一國兩制」的招牌,毅然大舉武力清場,不容民氣坐大,好及早阻遏所謂「外部勢力」,往後在港更加有恃無恐?tvb now,tvbnow,bttvb& ^5 ^0 _3 [1 g9 @
# ], s+ G' [& E1 H' I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秘書長陳樹暉已經表明,香港學生可以效法台灣,若日後立法會強行通過假普選方案,就佔領立法會議事堂抗爭。但查實,早在2010年親建制派在舊立法會大樓強行通過極具爭議性的669億元高鐵撥款,大批民眾已曾圍堵立法會,更有部分示威者一度衝過警方防線,闖入大樓範圍之內,當中包括社會民主連線成員曾浚瑛(金鷹)。) P+ s; w: X+ a7 [& T
8 X! L$ a# Y$ I) {9 f% s曾浚瑛回覆《852郵報》查詢時稱,其實即使當時大批民眾到來立法會大樓外抗議,但警方早已架起鐵馬,亦只有前排數十名示威者試圖衝擊警方防線,更唯獨他一人試圖跨越鐵馬。
& {+ j/ N r; S6 y) _
' h5 f3 g+ p; o Y# {. Q, k: j
: k: z3 x4 a5 a2 x+ p) R& Otvb now,tvbnow,bttvb港人未慣佔領行動公仔箱論壇9 l' A5 N1 o* ^! S- D5 D% {
1 y# }- Y; O# G; L" b( L曾浚瑛坦言,當時大部份示威者反應都較為冷淡,相信主因在時機未成熟。反高鐵事件由08年醞釀,到那時候仍只有約兩年時間。包圍立法會在香港社運中更屬罕見例子,群眾尚未能習以為常。公仔箱論壇+ _4 q5 U% F5 f
3 o7 R# s$ _0 E7 h7 A+ x5.39.217.77:8898事到如今,台灣成功佔領立法院,香港也愈來愈多人膽敢以各式示威手法挑戰北京權威,香港也會否出現佔領立法會?曾浚瑛就回應指,按照香港目前民情,自己想法較為悲觀。他以「和平佔中」為例,即使已經歷漫長討論,但尚未能有實質行動。就連「爭取公民提名」等具體議題,也未能激發大型群眾運動爭取。當連和平佔中成事也成疑問,佔領立法會就恐怕更加困難。
; }6 l) M2 {; A5 P+ S; Ytvb now,tvbnow,bttvb
9 {4 r) |$ u9 a5 v* |tvb now,tvbnow,bttvb
; s6 \; x5 e* p g+ I% z投身社運太多考慮tvb now,tvbnow,bttvb& X. Y, U- G5 M. a1 n i
; A% ?0 Q3 L6 Z; @
曾浚瑛續稱,香港與台灣情況有別,一般港人生活成本高,投身社運的代價較大,隨時擔心連工作也不保。反觀台灣,台灣有自己的本土經濟,生活成本低,維持基本生計相對容易。另一方面,台灣有民主普選,社會上論政氣氛較強,即使台灣學生有較激烈的行動,群眾亦能理解及接受,就連執政國民黨為免流失選票,也不會貿然對學生採取強硬措施。但香港缺乏民主政制,社會上支持穩定的更可能佔多數,「佔領立法會」未必取得大眾支持。tvb now,tvbnow,bttvb! i6 _) |8 ~! q9 V
公仔箱論壇7 R1 X! ^9 F9 p% \+ ]
曾浚瑛又表示,就算在技術層面,相較於台灣立法院,現時香港立法會大樓的內部結構更為複雜,要成功長時間佔領,技術上也有一定困難。tvb now,tvbnow,bttvb* ?! U9 w" f0 }2 c# V; B0 T# J
4 a) m; h; }5 `7 T. r- p' ]
《852》郵報亦訪問過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新聞傳播課程)助理教授譚志強,及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兩人均坦言,香港出現佔領立法會的機會不大。其中馬嶽更指出,即使香港出現大批民眾在外圍包圍立法會,特區政府也有足夠經驗,早已調動警力戒備,不會等待示威者聚集成形後才行動。
) V6 u6 T' X% Z+ A- K; S1 r0 q+ t: m; Z, G8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