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直言,台灣經濟悶、亂,都跟人才問題有關,沒人才談創新是緣木求魚,恐需要一代的努力才能解決,而引進外國人才是能快速解決問題的辦法。
; M( ~/ s+ Q4 y. |9 f5 z談創新緣木求魚6 l! F( t( W) {- m
張忠謀昨出席天下經濟論壇時點出台灣人才問題難解,已陷入「沒有研發,企業的附加價值低,毛利率也低,進而做不起研發」的惡性循環。這是「雞跟蛋」的問題,也是台灣經濟悶、亂的原因。
+ E- Q$ m1 s5 p# X4 \! _%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表示,張忠謀正確點出台灣人才問題,企業若只追求降低成本,不思轉型升級,只願付3萬元的薪水,根本不需要人才,真正的人才也留不住。產業有前景,人才就會匯集,企業的角色不能忽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s/ h, `8 X5 e8 h* f
張忠謀說,大家都說企業要轉型升級,要加強競爭力,脫離代工模式,要創新等,都快變成口頭禪了,但沒人才一個都做不成。中國大陸崛起後,台灣也受到對岸人力、人才的競爭衝擊。
K: A4 n4 i" k6 W& Y產學與供需脫勾tvb now,tvbnow,bttvb7 R/ X- u" a) h6 K. Z l1 W
他認為,台灣基層人才的問題是產學與供需脫勾(mismatch);有10年、20年工作經驗,有創意、自動自發、忠誠的中層人才,正是台灣所缺乏的,如果沒有或中層人才不足,談創新是緣木求魚。而無論企業或政府,都缺乏器大識深且廣的領導人才。
) l( }( g" I0 V- @; j0 A; O應引進國外人才/ Y' q0 a7 G( l& I
張忠謀表示,人才的問題需要一代、或至少10年努力才能解決,台灣要增加人才,強化競爭力,開放國外人才來台是最快速的方法。前中國領導人鄧小平開放人才、資金、技術與制度,帶起中國的改革開放,唯一不開放的是政治。但諷刺的是,台灣倒過來是除了政治,其他都不開放。
0 L5 I& }) T# v" ^公仔箱論壇不過辛炳隆認為,台灣高階人才短缺的問題被過度誇大了,實際上台灣對外籍人才的限制並不多,問題在於台灣的企業主付不起高薪來延攬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