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發表於 2008-3-2 04:42 PM
| 只看該作者
怪病女子全身放電, 不敢接近手機或電腦
英國一位47歲婦女一向身體健康,可自從3年前頭部意外被撞後,便出現神經紊亂症狀:全身發出強烈電力,腦部、手臂、腳部及軀幹出現持續電流。
2 s% z: o$ O3 J: O/ H$ T
. R5 X% v# N" n* B& [4 Z) w( ]0 C' P8 B9 c0 j A) [3 k& |
公仔箱論壇& [# S3 n5 G9 l
現年47歲的英國婦女道恩·博斯韋爾一向身體健康,可自從3年前頭部意外被撞後,便出現神經紊亂症狀:全身發出強烈電力,腦部、手臂、腳部及軀幹出現持續電流。如今,博斯韋爾不僅不能慢跑或駕車,更不敢接近手機或者電腦,否則隨時可能「觸電」。$ J1 H* D( y+ @3 B
像煙花在腦中炸開
; a/ t# Y" \4 \( z! Z x: U7 L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o/ x5 Z2 m2 O i/ Y) o6 N
據報導,博斯韋爾是位理療診所的老闆。由於酷愛健身運動,至今單身的她一直身體健康。3年前,她在和朋友們在沙灘上玩耍時,頭部無意中與朋友的肩膀發生碰撞。突然,她感到一陣痙攣,然後雙眼失明。5分鐘後,當她從昏迷中甦醒過來時,視力才重新恢復。博斯韋爾事後回憶道:「我覺得一股電流從身體流過,像是煙花在腦中炸開。」
, K0 S. N% X& l+ C8 k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R2 }" ^" a4 Y$ A1 ~- C- X
憑著自己多年從事理療的經驗,她把這歸因於打鬧時撞擊造成的腦震盪,所以並未多加理會。她沒想到,自己莫名「觸電」的情況竟變本加厲。博斯韋爾表示:「我感覺我的雙手、雙腳和身軀不斷遭遇無故電擊,不僅無法入睡,就連轉個身也會感覺有股強勁電流貫通全身,情節有如科幻電視劇《X檔案》一般詭秘。」tvb now,tvbnow,bttvb) a: z$ T- x+ o# q# {
# ]0 g% w S- D( V公仔箱論壇脊椎炎引發神經性紊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4 R+ M( f2 l4 R
' }8 t7 y2 e) i. T3 p3 stvb now,tvbnow,bttvb一開始她去醫院就診,結果就連神經科醫生也倍感困惑,因為核磁共振成像顯示,患者腦中沒有明顯傷痕。在此之後的3年中,博斯韋爾的症狀持續惡化,直至有一次,她在辦公室內因輕微中風導致左半側身體癱瘓。醫生經診斷後發現,博斯韋爾患上了橫貫性脊椎炎,一種由脊椎發炎而導致的神經性紊亂症。醫生認為,這正是博斯韋爾頻遭「電擊」的原因。
# v* e+ f( M9 M" B4 ]
1 n8 K5 D. q! ?9 X倫敦神經學醫院的神經科醫生賈曼解釋稱,大腦和身體依靠電流有效運轉,這種電流和我們平時脫毛衣或是開車門時感受到的電流類似,只是由於電擊感不強烈而不易為人注意。但如果人體發炎,或是腦部受損,就可能有類似「電擊」的體驗。5.39.217.77:8898) ]$ g( s6 Q! y, p
tvb now,tvbnow,bttvb9 T5 L% ^0 Z5 f% T0 |' U
賈曼以硬化症患者為例解釋說,此類患者的脖子向前彎曲時會感到電擊,這是因為他們脊椎頂端有炎症,博斯韋爾的症狀同理。核磁共振成像掃瞄顯示,博斯韋爾發炎的地方就在脖子底部和脊椎頂部,正是神經元傳導電流的「通道」,因此她會經常出現全身遭遇「電擊」的現象。6 j4 T6 k% f" t-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Y, p/ R3 Q8 f4 W N2 F
醫生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博斯韋爾的結締組織亦發炎,皮膚變得異常敏感。目前,博斯韋爾只能依靠服用抗炎藥和類固醇控制症狀,尚無其他有效療法。生活備受困擾的她不但不能慢跑和駕車,不敢接近手機或者電腦,就連穿衣也會感覺痛苦無比。
5 W8 o, }) j. Q% S X) d" `tvb now,tvbnow,bttvb! S# d/ |: T9 \- V
怪病治癒還要等待
8 q5 P5 G& _3 [, G A'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9 M; r8 z1 ^8 q
專家指出,博斯韋爾屬於人體電流系統紊亂的極端病例,十分罕見。專門從事此領域研究的醫生既把電流看成是疾病的誘因,同時也看做是療法。如果醫生能用人工電流刺激身體活動,就意味著癱瘓或是中風患者有可能在接受治療後重新行走。但醫生也承認,大腦結構複雜,控制著成千上萬的神經纖維。這一療法要真正走向成熟,還有待時日。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