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預防早產兒出生後發生呼吸窘迫的症狀,醫師會在生產前,對母親施打類固醇,促使早產兒肺部發育成熟;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最新的研究指出,此舉可能增加早產兒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產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疾病的風險。北醫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與台北慈濟醫院小兒部主任蔡立平都表示,此療法行之有年,目前尚未見過類似案例,需更進一步研究確認。正常懷孕周數的母親分娩前,胎兒會分泌一種稱為皮質醇,也就是俗稱可體松的類固醇,讓肺部發育完全,但早產兒由於周數不足,往往「跳過」皮質醇分泌的階段就出生,發育不全的肺部細胞分泌的表面張力素不足,會導致肺泡塌陷,引發呼吸窘迫;劉偉民指出,臨床上發現有早產跡象時,會先給予安胎藥,一旦確認胎兒將提早出生,則會在生產前約24小時為母親施打類固醇,以促進胎兒的肺部發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 e7 q1 }2 D$ r: g: N4 b: M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與芬蘭奧盧大學合作發表於知名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線上版的研究指出,早產前施打類固醇,可能與早產兒成長過程中行為及情緒上的異常有關;研究人員比對37名早產前母親曾接受類固醇施打,以及另外185名母親並未注射類固醇的早產兒,在8歲及16歲時的精神狀態,發現有接受類固醇治療的早產兒,心智發育較緩慢,產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比例也較高。
, I6 z9 T+ C- ~+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蔡立平表示,在類固醇療法還未面世之前,是使用肺泡擴張劑及呼吸器,在早產兒出生之後改善其呼吸窘迫症狀,但後來發現長期使用呼吸器,會導致各種慢性肺病;另一方面,過去也曾直接對早產兒本身施打類固醇,雖然肺部塌陷的症狀立即獲得改善,但後來證實這些早產兒有極高比例,在學齡時期發生專注力不佳的情形,因此才全面改採不具後遺症、且具有「預防」效果的早產前類固醇施打。7 F" k7 ~2 E! i) i0 v( g+ Z
國外曾有研究指出,母親懷孕期間承受過度的心理壓力,可能與幼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相關,而母親感到壓力較大時,其可體松分泌量會增加;倫敦帝國學院公衛研究所客座教授阿里娜羅德里奎茲推測,為了預防早產兒肺部塌陷而對母親注射可體松,可能會造成類似壓力過大的狀況,因而導致早產兒產生部份精神疾病症狀。tvb now,tvbnow,bttvb2 |" c1 z c6 A3 @: w! N
「我們還需要收集更多案例,」羅德里奎茲說,「以證明早產前施打類固醇,與多年後早產兒的精神問題之間有直接的關係。」蔡立平表示,隨著醫學研究的進步,發現既有療法的後遺症實屬合理,但由於牽涉醫界廣泛使用並認可的用藥,因此有必要針對類固醇的劑型、劑量、懷孕周數等因素,做更深入的探討。tvb now,tvbnow,bttvb n8 U; k" v8 ~1 n+ l
不過,劉偉民認為,早產兒先天的健康問題就比普通嬰兒多,相對服用藥物的比例也較高,國內外有許多各式用藥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相關的研究,因此早產兒精神狀態的異常,未必與母親早產前施打類固醇有關。
' ?2 f9 W1 |7 W; L' E
, f6 C7 t( m- I- S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為預防早產兒出生後呼吸窘迫,會在
; e$ z& I8 u, k( X$ G& {tvb now,tvbnow,bttvb生產前對母親施打類固醇;但最新研tvb now,tvbnow,bttvb! a+ N) }0 o; \6 d7 N
究指出,此舉可能增加早產兒產生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Y; h4 p: s# d; k* C
意力不足過動症等疾病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