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電/互聯網上時不時會出現驚人的圖片——衛星所拍攝到的北京地區上空的一團黑雲。外媒指出,這不是雨雲,而是一團污染物,遭受這種污染最嚴重的中國城市對此既擔心又憤怒。不過中國的污染雖然十分嚴重,但並非是其獨有的,像英國、美國等一些國家戰勝臟空氣的經驗也許能給中國提供借鑒。 公仔箱論壇9 n. a; {2 [, y) y2 u
tvb now,tvbnow,bttvb& I6 A/ p, j, A5 @
據《參考消息》援引美國《紐約時報》10月30日報道,中國政府正在應對這個問題,最近它剛剛宣布了對污染排放的新限制,同時承諾要加強監管。公眾意識也增強了,這對於解決這一危機是必要的一步。但其他國家傳遞的重要信息是令人沮喪的:大的改變需要幾十年才能實現,尤其是當污染是經濟增長副產品的時候。
0 a4 t" N" {6 V) L,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X: W1 |. I1 R) D 報道指出,經典的例子是倫敦。工業化導致的持續污染問題引發了1952年的倫敦大霧。當年12月份連續5天的空氣污染導致至少4000人死亡。寒流期間家中和工廠的煤爐釋放出的煤煙形成了濃密的煙霧。哈佛大學環境學教授邁克爾.麥克爾羅伊說,倫敦那時的污染可能比中國的霧霾天更嚴重,儘管要進行跨越60年的具體量化比較是很困難的。
/ q. c; Y6 J- H/ G! Y5.39.217.77:8898
% z$ U# ]; n' w6 a. A5.39.217.77:8898 倫敦以及英國其他一些城市的這個問題早就臭名昭著了。在大霧事件100年前,查爾斯.狄更斯就在《荒涼山莊》中描寫了“從煙囪頂冒出來的煙低垂著,黑漆漆的,就像飄灑的細雨,煤煙末很大,就像飄蕩在天空的鵝毛大雪”這樣的場景。利茲都市大學歷史系講師斯蒂芬.莫斯利說,早在狄更斯的年代,反對污染的活動人士就試圖把大眾動員起來,但改變微乎其微,直到1956年英國頒布了《清潔空氣法案》,在城鎮建立了“無煙區”。家庭的煤爐也被電暖器和天然氣代替。 tvb now,tvbnow,bttvb& b D+ i# g/ K. ~. W. Z
5.39.217.77:88987 H& G; h; E- h4 N3 t9 e: N
儘管如此,莫斯利說,在《清潔空氣法案》實施幾十年後,英國才徹底完成從煤炭到其他方式的轉變。即便是今天,煤爐早就從倫敦市中心消失了,但另一個空氣污染問題又出現了。這次的問題源自汽車。 5.39.217.77:88988 A" \) s* H- y% g' T% J
公仔箱論壇7 t' H7 R/ e3 P0 ^& N- U T
報道介紹稱,1948年,美國賓夕法尼亞發生了一次類似倫敦大霧事件的危機。一團高氣壓停留在了工業城鎮多諾拉上空,導致了長達5天的黃色煙霧污染。城裡近一半的人都因此生病。 tvb now,tvbnow,bttvb3 n. B4 b7 Y: k( D
8 S! H. N1 E5 m3 p" l 麥克爾羅伊說,為避免此類問題再發生,美國的工廠建了更高的煙囪。他們的想法是讓煙霧飄到更遠的地方,這樣不會在本地造成問題——依照的是那句老話“解決污染問題的方法就是稀釋”。
8 k y; n# N, H0 G o
& m( t1 j$ q7 M6 v6 c2 ~2 M 但這造成了另一個污染問題:酸雨。這個問題困擾了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區很多年,對樹木和魚類都造成了傷害。直到1990年,美國對形成酸雨的污染物實施了限額排放交易措施,這個問題才得到了認真的應對。
4 O$ @* |: T* {( P4 Q: p5.39.217.77:8898
0 [2 f* t* v' m5 E5 mtvb now,tvbnow,bttvb 環保人士說,如今在中國,解決方式很清楚,就是不再用煤炭。綠色和平組織在東亞地區的氣候和能源活動人士李碩在郵件中寫道:“中國必須解決對煤炭的依賴。”
3 d' d4 T$ L: r+ A+ y3 l' W6 F6 Z7 T2 A: I
報道稱,中國政府正在推動電廠使用其他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核能、水能和天然氣等。但是煤炭作為一種穩定而廉價的能源在中國已經根深蒂固,很難放棄。 tvb now,tvbnow,bttvb- c* E* D; b! e. s/ ]
4 C" w& \% e6 c* J5 D0 r公仔箱論壇 麥克爾羅伊說:“這種轉變不可能即刻發生,但必須盡快實現。”
( k2 |+ P/ k( ~* ?, d5 jtvb now,tvbnow,bttvb7 l/ Z5 S+ Z k$ R
報道指出,在中國加緊對改善空氣的管控的同時,它可能也在留心一些意料之外的後果。在面臨嚴重臭氧問題的墨西哥城,1989年出台了一項規定,車輛根據車牌號每周必須有一個工作日停駛。麥克爾羅伊說,結果民眾最普遍的應對方式就是再買一輛便宜的車——排放的污染比第一輛車更多——這樣他們便每天都能開車。
" _5 x: O! _) {, G4 Q/ E
! Y/ C( t- q% d9 \' Ltvb now,tvbnow,bttvb 北京市剛剛宣布了在嚴重霧霾天實行單雙號限行的規定。即便北京能避免買第二輛車的問題——這似乎有可能,主要是北京的這一規定只是臨時性的,這就減少了買第二輛車的意願——專家們仍認為,不管是北京還是整個中國,要想讓灰色的煙霧消失,必須推動更多的改變。% f$ B& K1 K& k
tvb now,tvbnow,bttvb; U! g4 B6 h0 }2 l$ [% r* Y! N) ^9 ]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