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6-22 09:23 AM 編輯 1 K* X$ | |2 c0 R
1 }2 P1 `3 `6 i5.39.217.77:8898林濁水: 港台命運共同 認同不同5.39.217.77:8898' I3 e1 @+ c9 x& c" Q) n. ^. E
4 X& D6 n' h- d+ u0 mtvb now,tvbnow,bttvb
6 d! L9 j8 v- p5 T8 P$ `+ G tvb now,tvbnow,bttvb6 x% X6 t. G9 W5 I9 X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常年做香港人對各地人民和政府好感度的民意調查,去年6月公布了一個報告很令台灣人受寵若驚。因為報告說,香港人最有好感的第二名的是台灣人民,好感的程度高達57%,只輸給新加坡人,甚至比香港人對自己好感程度51%還要高。
( L/ X# g% }5 {- ~. V$ z
2 U! d. N1 T6 W3 u7 }1 s% E8 u5.39.217.77:88983 w6 O' H7 F8 f0 j

' t+ K3 m* ^; i4 R+ O4 y# Qtvb now,tvbnow,bttvb l, K" I3 C1 N: s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對各地人民的觀感」,調查日期:2012/5/23-30。圖:香港大學民意網站9 g* o R! a# Y* d+ U" Z! V
3 x8 S6 W. G4 q3 U# w" ^
台灣真的好到這樣令香港人喜歡嗎?根據香港大學6月份公佈的調查,2011年香港年平均國民所得以35490美元大幅領先台灣20690元 ,另外香港失業率2008以來年年低於台灣,政府清廉和效率遠高於台灣,社會國際化程度、大學在國際學術上的地位……在在都領先台灣,但真奇怪的是香港人對台灣人好感還高過於對自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f3 g3 Y& B
: W% n7 B2 d, j2 }: S h: _" y公仔箱論壇香港在兩蔣時代雖受台灣政府重視,但那只不過把香港當情報戰的據點,等1990年代後,台灣民間頻頻出入香港,卻也不是把香港當最後落腳點,而是當進入中國做生意的過路關口,無論兩蔣,台灣人民都只把香港當「中介」而已,台灣這樣「工具性」地看待香港,香港回報台灣那樣的好感未免也太物超所值了。5 k: `- C# @* a' ^
0 r; g% f' G4 ~, ?: \2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過去香港人對台灣並非如此。東方之珠住民眼界一向高,1980~90年代更以懷抱「大香港主義」著稱,既看不起中國「內地」,台灣也不在他們眼內。看不起台灣,並不只是因為香港經濟發展優於台灣,也因為政治的價值觀。香港住民主要是數以百萬計在1949年前後,1960年代初和文革時,因強烈的恐共湧入香港的逃亡者,他們的知識分子,上層社會多數對蔣介石父子專制政權沒有好感,也因此對台灣少有人在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j) t2 u2 v% Z8 n4 F: r- O
4 `5 k7 V' d# Q過去,彼此真是那樣地互不關心,但其實,從歷史歷程來看台港間卻具備了太多豐富的,值得惺惺相惜的共同命運經驗︰
/ T& b' t% B: {0 h# A9 |$ f n5.39.217.77:8898
2 M1 b1 l r& o; ^一、港、台都在帝國主義侵略下被北京拋棄,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tvb now,tvbnow,bttvb4 T" R1 [7 s2 } t% T
公仔箱論壇! _$ {& B# a; g, z; c, A
二、兩地幅員人口都小,不足以做殖民帝國傾銷工業產品的市場。
1 _4 ~: A' Q' Z) [2 |! B; x
, W4 H C! a2 R* n* I公仔箱論壇三、都在殖民帝國在軟硬基礎建設上鉅額投資打下兩地現代基礎,因此陰差陽錯地因殖民統治比中國「更西化」。 B$ R1 B0 d% b! F6 U1 q4 N
1 a. y9 L' b- P' D `% T5.39.217.77:8898四、陰差陽錯地在中國的現實主義之下,香港成為二次戰後全球中維持殖民地地位達半世紀,直到97才收回的舉世所無稀罕例子;同時也在現實主義下,中共823炮戰後不再積極採武力解放台灣政策,又逃過共產統治尤其是文化大革命而比中國保存了更多的傳統漢文化。
! p& ^+ e0 ] j1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 r1 C" u! H& \( X( D1 j# I
五、港台如同李光耀向江澤民說的「長期不在中國統治下」能在冷戰時期經濟起飛並列亞洲四小龍成員,在中國改革開放尤其因天安門事件受西方世界牴制時,提供最重要的外資和技術來源,其經濟發展模式更成為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的範本,而扮演「對中國巨大貢獻」的角色,從文明史的角度來看,港、台都成為西方文明和傳統中國的重要中介。
' H) Z X/ F" t8 C% u$ Q 5.39.217.77:88989 I- U# R( l3 d. s: Q( J9 g; m; O
六、目前都因過度快速地和中國經濟整合,延誤產業升級,問題重重,對中國經濟發展可能貢獻的價值也降低。公仔箱論壇- h s% t) }1 A
: H# J8 x$ x1 G1 m5.39.217.77:8898過去有太多命運上共同的經歷卻毫無命運共同的體認,這真是強權下弱小群体的荒唐命運,而使香港浮現對台灣命運的關注的竟是香港命運已經不得不在1997走上向中國回歸之際 。而且一旦關注,香港對台灣的好感上升之快令人驚奇,依香港大學調查報告,2010年11月開始進行民調以來,香港人對台灣人民的好感程度節節上升,從42%、48%、49%,直到57%。6 G/ S( A) n. _0 N" ~, ?
, b* }0 g) X- v9 I公仔箱論壇只是這個令台灣人受寵若驚的民意調查,卻叫北京憤憤難平,因為調查結果是香港人對中國大陸人有好感的,只有28%,更糟的是北京死對頭是日本,而香港人對日本人的好感竟高達57%居世界第二,而惡感才8%,遠比對中國人的29%低得多,至於,因為殖民歷史的關係,北京認為香港人應對他們仇大怨深的英國人,香港人好感度也高達45%;同時對舊殖民政府,英政府惡感才9%,遠低於對北京的32%,特首港府的36%。(這些數字在2012年底略有變化)
' R. A, I$ v: P5.39.217.77:8898
/ E" `$ _5 `& u. k( h Etvb now,tvbnow,bttvb看來,香港人竟然「懷殖民地的舊」起來了,然而就在對北京油然驚恐,對「殖民地的舊」油然懷念時,民主運動,本土運動都油然勃興也油然合體了。
: H* M$ D& P* S5 G8 s+ P tvb now,tvbnow,bttvb8 Y6 i% U! \' }+ W6 N7 g' h
香港人「懷殖民地的舊」?「懷殖民地的舊」不正也是過去戒嚴時代國民黨政府對台灣民主運動,本土運動和台獨運動的指控嗎?港台人民命運的共同遭遇還真是一椿椿。看來在一國兩制的體制中掙扎中的陳雲把台港澳拉在一起和中國合組邦聯倒還真有「命運共同體」的基礎的。但邦聯論真的就是最好的安排了嗎?這要進一步好好地想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