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北京高層恐懼 禁查房產防“深喉”

幾個月來,中國網絡上連續曝光許多擁有多套房產的官員,引起公眾憤慨。近日,多地開始嚴控用姓名查詢他人房產信息,福建、江蘇、廣東等地均出台了類似條例,這一做法引發了媒體的批評,有房地產行業人士稱,這一規定更多的是指向因工作有條件接觸房地產信息的房地系統內部人。5.39.217.77:88988 R' V- H& q/ a$ V) X( r2 O
公仔箱論壇! O4 @' K4 f" {- M
新華網的評論《嚴控“以人查房”,誰會偷着樂》建議說,普通人不允許查房產信息,可以由政府和相關部門出面對官員房產進行核查。只要制訂嚴格的工作程序,相信不會損害到官員們的"隱私和合法權益"。
* x  v0 P& o9 V+ q# L9 ~/ r  b8 Atvb now,tvbnow,bttvb
  t2 \1 K3 z7 I5 T5 E. m5.39.217.77:8898《中國青年報》曹林的文章則質疑說,政府部門在各種“房叔”現形之前沒想到過保護公民,房叔現形后卻熱衷於保護公民“隱私”,人們很難不將這種保護理解為“保護腐敗分子”,很難不理解為“房叔”的現形引發了官場恐慌。0 \1 M8 q- p1 x+ t% U2 p

. W6 e) S& ^1 S. ftvb now,tvbnow,bttvb不通過“公開官員房產信息”將公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卻急吼吼地先行關上房產信息查詢的門,這無異於以“保護民眾隱私權”的堂皇名義,將積極監督官員的公民關進了籠子。1 ^7 {6 ?  W7 K# m; X+ g
8 v9 q6 J& X- K
一位房地產行業內部人士則認為,官方此舉的關鍵是打擊“深喉”。
( L* T5 n) c/ c1 Ftvb now,tvbnow,bttvb3 U0 n/ }! e4 H, s' b3 ~
根據他的介紹,中國各地的房產信息目前是不聯網的,這種信息存在於房管局的內網,社會公眾按正規手續極難查詢,但有權限接觸這種信息的員工,各地城市可能都有數百人,北上廣等大城市更多,這種普通工作人員和社會上有心人結合,就成為官員的夢魘。tvb now,tvbnow,bttvb6 Y/ M# O% q; i5 [$ h8 x& U
% ]2 n! `; O5 k' [% u& b4 d& q
這位業內人士認為,物權實行公示原則,以登記為公示手段。但物權公示和官員財產公示,是不同概念,房管局本不是法定的財產公示機關,本沒有這個義務。
& f( J) p/ H0 d5 L* K# ]5.39.217.77:8898讓房地局來反腐或者督促執行財產公示不切實際。但房地局內部員工的爆料,雖然違規,客觀上有助社會正義。
$ w  x  \/ f9 e* a  M6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2 U6 T* @5 v5 `7 B8 p3 F+ M  Otvb now,tvbnow,bttvb目前各地官方禁止“以房查人”的新規,主要是對這種內部員工的限制。基本措施有兩方面,一是事前的,取消查詢權限和降低、減少權限來控制,二是對泄露官員房產信息者實行重罰來殺一儆百。# T( z: L( p, g  P1 i: _

7 `) y/ X' U* u) r9 r" N5.39.217.77:8898在接連爆出房產醜聞后,廣州率先處罰了爆料的房產內部員工,此後各地紛紛跟上出台所謂新規。這位房地產行業人士認為,這一措施很可能不是各地房管系統包括住建部的自選動作,而是有北京高層的指示。
" ?3 [/ i1 [4 }2 D% v( }tvb now,tvbnow,bttvb
4 I7 b6 |9 Z' g$ C2 d# ]因為倘若形成風潮,各地各級官員的房產被大起底,將不可收拾。他相信在新規下,各地房氏家族的事件會迅速平息。“立刻扎住可能的漏洞。快得幾乎社會公眾都不知怎麼回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