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民進黨傳出兩種味道不同的政治訊息。在黨機器方面,揚言三月起要開始遍地烽火地「反核」,讓戰火一路燒到明年的六都選舉。在另一頭,暫無職務在身的蔡英文則提出軟性戰略,呼籲綠營善用支持力量,要讓人民自己站出來發聲,主導社會改革的過程。 兩種戰略都是針對執政者而來,但思考基調和動員訴求皆有不同,也反映了民進黨內對於自身政黨角色反省的差異。黨中央的戰略,仍堅守其傳統的「戰鬥路線」,要在立法院和街頭雙線點火,用綿密的攻勢殺得執政黨喘不過氣來,以便在六都選舉坐收漁利。蔡英文則認為,民眾對政府失能已有自己的觀察和反省,也有些社會力量開始集結,民進黨可以善加利用。言下之意,蔡英文對於一味以政黨或國會作為主戰場的策略─包括罷免總統,顯得更為保留。
4 f- Z$ {; a/ D- k6 a' f3 e: @9 t5 g/ Ttvb now,tvbnow,bttvb如果把蘇貞昌領導的黨中央之攻堅戰略比喻為「矛」,那麼前主席蔡英文主張善用民間力量的柔性策略,則更像一面「盾」。民進黨能否結合「矛」與「盾」之長,來攻擊執政黨之不備,值得觀察;但更有趣的部分,則是兩年後的民進黨總統初選之爭,若蘇、蔡再碰頭,究竟會是蘇貞昌的「矛」勝?還是蔡英文的「盾」贏?6 w+ z0 D+ W* ]5 J. o; q1 P
簡言之,在台灣的政治舞台上,政治人物除了對外的「爭」,還有對內的「競」需要處理;這點,朝野皆然。在蘇貞昌而言,目前擔當黨主席之職統領黨機器,擁有更多的資源及發揮空間;如能帶領綠營衝刺屢建奇功,未來形勢當然對他有利。但反過來看,如若他領導期間建樹不多或成果不豐,卻因攻勢猛烈導致社會焦慮不安;那麼,蔡英文輕鬆割稻尾的機率就大增。看民進黨前兩屆總統初選的慘烈內鬥,傷痕斑斑,在在可考。
% K: s7 {0 e2 m+ w- x+ e2 Y公仔箱論壇觀察蘇貞昌的領導,一年來並不十分順遂。從政黨走向看,民進黨去年雖利用馬政府的施政不力,穩住四成的民意支持;但民進黨的路線和風格基本上沒有多少開展及新意,令人失望。包括民進黨主要病灶的大陸政策應如何調整轉向,黨內雜音日增,蘇貞昌卻始終無法提出更前瞻的開示或建立階段性的規範,導致黨內各行其是。更遺憾的是,蘇貞昌選在釣魚台事件風頭上赴日訪問,不僅未能嚴正表達台灣立場,或強化台灣主權或漁權的宣示,反而留下「向日本傾斜」的印象,是一敗筆。6 G6 f: P& `2 L. F' N
外交及國際關係原非蘇貞昌的強項,在準備未周的情況下勉強出訪,最後得到的不是肯定,而是負面評價居多,得不償失。不僅如此,這也暴露了民進黨「為反而反」策略的本質弱點。在國內,民進黨單純以在野的角色來詮釋其反對立場,或許言之成理;但放到對外關係上,尤其是像釣魚台事件這類超乎兩岸事務而關涉多方利害時,此一態度便顯得破漏百出。民進黨在外指責及唱衰馬政府,讓台灣受窘,即已失格;更何況,釣魚台今天已發展至主權之爭,蘇貞昌卻將之降低為漁權問題,豈非自我矮化與棄守?美國因美日安保條約而偏倚日本,但台灣豈可因此自棄保釣之立場?若只是為了「反馬」而故唱反調,民眾如何相信民進黨真有愛台之心?
1 ]$ e, l- x. ?6 L Stvb now,tvbnow,bttvb論涉外能力,從蔡英文上次出訪表現看,無疑更勝蘇貞昌一籌;論政黨走向的隨時推移,蔡英文最近的提法也似乎更具新意。其間差別,其實不在議題的選擇或攻勢的經營,而是蔡英文的軟性戰略納入了更多「民眾」與「社會」的思考,認為民進黨的路線不能只有純粹的政黨取向,卻忽略社會觀感及社會互動。這點,應是蘇貞昌路線所未見的盲點。
, A4 Y' b7 P( ~+ j) A; v6 P$ w5.39.217.77:8898以反核為例,從矛的觀點,反核只是「手段」,要打得藍軍手忙腳亂,目的則在六都選舉的勝利;從盾的觀點,反核本身就是「目的」,需要落實論證和行動,不能只是虛晃一招。問題是,民進黨能夠整合自己的矛與盾,而發展出一套符合台灣利益的戰略嗎?或者雙方的矛與盾要先打一架?
4 C6 e% W7 f0 i0 f/ c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0 I3 h7 q- _3 N7 l/ H
3 @& V! ]$ a2 g1 R5 B6 m3 R5.39.217.77:88986 d3 T o- }. `8 j6 e! ?" J
【2013/02/16 聯合報】3 F8 T, V+ p" m$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u* H0 f: R4 `3 q) t
" q5 s, {% n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