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森: 梁粉怕站錯隊 5.39.217.77:8898+ E, K" P+ `2 o; J, _
公仔箱論壇; b; q* H( K4 I. Y4 u' [
5 N# L2 P4 y/ P0 Z+ O3 L& `; h* b8 x
民陣發起的遊行,主辦單位說有十三萬人參加,這是一個相當保守的估算。現場所見,遊行人士密密麻麻,歷久不散,根據以往參加遊行的經驗,應不少於二十萬人。即使是民陣所說,遊行人數只有十三萬,泛民政黨和團體的資源和動員能力極其有限,沒有一車車旅遊巴把市民從老遠載到現場,也沒有飲茶灌水事後派錢,都是自動自發拖男帶女、扶老攜幼出席,而且情緒高漲口號一致,「梁振英大話精」、「梁振英下台」此起彼落,這就是香港民情所在:對梁振英的誠信破產,對西環治港的厭惡,對破壞法治的擔憂,對「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日漸萎縮,表示極大憤怒。
- X' M# [: H5 v' A- v3 U! c e6 v S公仔箱論壇) Y0 i5 {( U- g& h d+ Z
- n- G$ ^+ L* c) `
' k& q* {5 X& c3 G+ ~% Ptvb now,tvbnow,bttvb遊行未完,官方新華社迫不及待地在黃昏六時左右發稿,三番四次提到遊行人士的訴求,是要梁振英下台。中共官方宣傳機器提及「下台」這個敏感關鍵詞,極其罕有,以往歷次遊行都未曾發生過,當然不是偶然。正如中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向美國人透露的「國家機密」,超過十萬人的遊行,會引起震撼,才受中央關注,新華社首次發出「下台」字眼的稿件,是向港人和梁振英傳達某種訊息。
/ m+ s" ^1 @0 O! K. b4 b, O" }
9 T: U" d' h3 _) ^tvb now,tvbnow,bttvb D" m& j- z/ Z: g
1 p. N2 C( p: Y1 t公仔箱論壇新華社的「下台」稿在官場和建制陣營議論紛紛,大家都豎起耳朵,聽着有沒有來自北方的新動靜。相隔一天,新華社再發稿,新到的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遊行前一天會見梁振英,重申胡錦濤的挺梁立場:新一屆政府奮發進取,務實有為,施政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新華社遲來的稿件明顯有救火補鑊成份,企圖對引起的「思想混亂」撥亂反正,無奈時效已過,也覆水難收,建制陣營對梁振英能否繼續做下去,進一步採取觀望態度。
! B; c5 Q0 H, ?% B1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3 C1 p" k4 o' @2 }
tvb now,tvbnow,bttvb0 |; |+ h" V2 z7 q
. `# z* \. D2 T" @/ v,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為了平衡倒梁聲浪,以工聯會鄭耀棠為首的建制派,倉卒發起元旦挺梁遊行,主辦者聲稱六萬人參加,當然水份甚高。事後傳媒卧底踢爆,主辦者派錢招攬金毛臨記湊數遊行,拍到在廁格派錢、分贓不勻內訌,爆粗追打記者的場面,證據確鑿,不容抵賴。派錢主腦的背景,與建制陣營的緊密關係,已經浮上水面,誓死不認,還說別人插贓嫁禍,當然是賊喊捉賊。
6 V, u: o% Y8 r/ p" j; p- M+ y4 Y3 k! g* n# V3 l/ k
tvb now,tvbnow,bttvb0 d5 ~5 F/ H' z: s0 I3 F! U; u
' t2 f* i8 w1 P- ?2 otvb now,tvbnow,bttvb建制派迫不及待的挺梁遊行,是群眾鬥群眾策略的一部份,但穿崩蝦碌,丟人現眼,效果有限,適得其反。建制陣營出動九牛二虎之力,又旅遊巴又飲茶又派錢,才動員到聲稱的六萬人出席遊行,動員能力並非外界想像般強勁。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參加遊行的梁粉,除了左派龍頭鄭耀棠無法不出席主持大局外,無論是行政會議成員,還是經常拋頭露面見傳媒挺梁的積極分子,稍有份量的都不見蹤影,剩下的都是名不見經傳的「二打六」,反映出所謂梁粉相當惜身外,也顯示現時局勢十分微妙,擔心習總的中央隨時變卦,站錯隊,押錯寶,後悔莫及。低調一點,要急轉軚,都沒有這麼難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