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长江淡水豚考察启动;专家称,若保护不力,10年后江豚将走向消亡 据新华社电 残存可能不到千头,我们能否留住江豚的微笑?正在进行近6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长江淡水豚类科考的研究人员昨日透露,长江江豚数量可能已在1000头以下。10年之后,随着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长江江豚再度遭遇“功能性灭绝”的威胁。
6 @; y X+ b1 {* j. c 种群规模日渐减小5.39.217.77:88989 Z. C m& Q8 {" U0 R" P2 s
11月11日上午,由农业部、中科院水生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共同组成的“2012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队”,在武汉启动为期40天的长江淡水豚科学考察。10月下旬,考察队已对鄱阳湖、洞庭湖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长江干流部分区段进行了小型考察。$ x" {+ e8 l s% x- F
初步统计显示,鄱阳湖现有江豚约为450头,洞庭湖约为90头。考察队副总指挥、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说,被称为“长江女神”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鱀豚已经在2007年被科学家宣布功能性灭绝,而江豚种群数量近几年也在不断减少。
6 d: | h4 J$ w1 P/ p 王丁说,近年陆续进行的小型考察表明,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正以每年5.0%的速度锐减。根据2006年调查结果和下降速率推算,目前江豚的悲观估计可能已在1000头以下。1 \% j- y9 @- l( y# E5 q. I
生存环境日益恶化tvb now,tvbnow,bttvb% d" ]3 t& ^2 i" v+ h4 {
长期以来,人类在长江的活动不断扩大,长江逐步从自然河流变成人工渠道。滥捕滥捞、水上运输、污染物排放、过度采砂等,使江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M8 N9 E) s' q
专家表示,未来10至15年是江豚保护的关键时期,如仍不能在拯救行动上有所突破,水中精灵江豚将步白鳍豚后尘,走向消亡!”
. H7 B# K( `0 j4 W0 e2 V 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副研究员王克雄介绍,这次考察除了长江干流和鄱阳湖、洞庭湖区域之外,还将对主要支流、近年来有江豚出现并适合航行的水域进行考察。通过考察,全面评估江豚种群数量、分布特征、受胁因素等,并对现有保护区保护范围、功能区划调整及可能新建保护区等提出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