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情說理 - 陳婉嫻
& s! S1 z. d% {3 Ntvb now,tvbnow,bttvb 局長「企硬」緣於習性
9 m! X9 c6 d. f3 _/ [tvb now,tvbnow,bttvb (2012年11月02日)
# w0 u2 R9 S0 ?- O' j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j5 r2 Y, I- L3 y8 _
5.39.217.77:8898+ S* K6 c! S& [ M4 d
4 ~9 L0 }1 S" u$ z" h 
/ p; k0 a9 L" P! S" ?' u" w 【am730專欄】局長不斷咬著一點,長者少領的1,090元不可追溯!張建宗的說法,是政府因「財政紀律」,一定要將追溯日,定於通過計劃該月的第一日,變相「挾持」著長者一個月的津貼。局長又表示,這個紀律不應改變,以免開了壞先例,令香港的財政陷入困境。' a5 `# w0 u; |& q
如果這是「真」扶貧,如果為長者是「真」本意,即這筆給予40萬長者的開支,是政府預計之內。換言之,現在張建宗堅稱因「財政紀律」,而不肯追溯的一筆款項(1,090元乘40萬人= 4億多元),在局長的計算中是「已出之物」。
4 T# R" l' I9 d/ t) ~6 j如果真的「有心」幫助長者,將「已出之物」給回長者,是有方法的。有輿論提到,只要政府在財政預算,額外向這班長者額外發放1,090元,作為一次過的扶貧措施,「名正言順」亦不破壞所謂的「財政紀律」,有何不可?相反,如果是「別有用心」,當然又會拋出千百萬個不合理的理由拒絕!
; |) U* E( K$ X+ a# e9 K2 ^- s所以,我不斷強調「責任在於局長」。就正如每年的財政預算,政府會有整個月時間供我們去諮詢市民,開居民大會收集意見,讓我們決定投票取向。今次政府聲稱是一個「持續」且涉及百億元的計劃,居然要立法會5天之內通過,是完全忽視立法會,將行政及立法關係變差。如最後政府仍堅持所謂的財政紀律而少發一個月給長者,這反映政府太僵化。5.39.217.77:8898/ V4 M1 ?, a( A. G
這幾個月,政府的舉動接連出現爭議,其中一個主因,正是主政擔大旗的官員中,有部分學習了英國人的圓滑、肥彭的手腕;集成了曾蔭權年代的傾斜思維,以AO治港作理念;強將基層及勞工的基本福利,抹黑成民粹;口中念念有詞的就是如「財政紀律」、「超過開支百分比」等官腔詞語。
; [- G2 a) F$ h9 E% M% \ M7 K, z5.39.217.77:8898以往無論政策「要快要慢」,政府都會用這一套,這很易理解,因為港英政府要顧全主人利益;但既然回歸了,我們只須將利益放在市民身上,就已是整體的利益。為何還要行這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