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上周末推出兩辣招,一是原有額外印花額加重延長;二是對外地買家徵15%印花稅。兩招一出,立竿見影,對遏制樓市升勢作用明顯。但有批評指新措施「落藥」過重,憂心打沉樓市;亦有意見稱應豁免公司支付買家印花稅,否則降低投資意欲,削弱本港競爭力。tvb now,tvbnow,bttvb! H# v. ?3 ]& G: ^* v. R4 R
其實新措施針對的是炒家和境外購樓資金,對港人自住購樓的剛性需求是利好。加上熱錢仍持續涌港,相信新政只會起到適當的調節效果,不會成為樓市崩盤的導火索。更不應豁免公司購樓,否則將為境外資金流入樓市留下缺口,大大影響調控樓市的效果。通過短期措施和增加供應雙管齊下,有效令過熾樓市降溫,趨向健康,長遠反而有利營商環境,有利吸引更多外商實質投資,故此是促進本港競爭力的明智之舉。, ~4 b7 m" X, J/ _6 K, w) K
5.39.217.77:88980 W* B4 ?8 p: ]$ }* w+ t2 ~) P+ I
新措施出台后效果明顯,市場立刻出現多宗「劈價跳車盤」,一些二手單位降價13%,十大屋苑成交急跌八成,甚至出現零交易。新措施后內地買家幾乎絕迹,以前包車往新盤排隊看樓的盛况不再,不少新盤開賣現場「拍烏蠅」。
% r$ k: G2 g3 W9 i公仔箱論壇0 d U+ `# G' h; B
不過相信樓市不會因此崩盤,因為新措施針對的只是三年內轉手的短期炒家,對長線投資樓市的資金并無影響。美聯儲推出的QE3致使國際熱錢涌向與人民幣相關的資產。中國在資本項目的關鍵領域實行管制,國際熱錢進出內地成本過高;而內地公司集中在港上市和發債,使港資本市場和港元事實上成為投機人民幣升值的橋頭堡。這些持續涌入的資金仍可投資本港上市樓宇投資基金,對樓市起到強大支撐作用。此外,港人自住購房的剛性需求不受影響,并會趁樓價被打壓下行之機入市,增加交易紀錄。5.39.217.77:88988 Q% o# Z7 [# t) W- D
5 t6 x4 p( X* ^2 r% [* Q8 _; {
而且港府新政策只是臨時措施,隨時可以因應樓市走勢調整甚至取消。因此新措施的作用只是擠壓樓市泡沫、為過熱樓市降溫的短期調節措施。作用是降低樓市起伏波幅,對樓市不會產生有損根本的重大影響。新措施有利於樓市健康發展,有利於港人置業、滿足市民置業需求,效果正面。5.39.217.77:8898# i4 z' ~3 W6 A( ~ N6 | S2 E3 a" [
6 I$ b9 Q. f4 {% H x4 X* Utvb now,tvbnow,bttvb 新措施令公司購樓增加了15%的成本,對投資本港的商業活動,短期而言確有一些負面影響。但是高昂樓價是外資投資本港的最大障礙,若不采取果斷措施予以壓抑,任由樓市泡沫高漲上去,才會令本港企業難以生存,令外資舍弃香港。早前公布7250間跨國公司在港開設分部,户用人數高達388000名,創歷史新高,但當中四成認為本港樓價過高不利設辦事處。因此遏止樓市繼續升溫的措施,正是致力改善本港營商環境,令香港不因高樓價喪失投資價值,是穩定經濟,保障就業的有力舉措。長遠而言,新措施有利於商業活動進一步繁榮。影響公司購樓的「陣痛」,只是治病救港的短期現象。
- I' A9 G# d6 `. _" ^0 {: R; d5.39.217.77:8898
2 S* R! n5 V2 ], X公仔箱論壇 短期措施只能奏效一時,樓市巨大泡沫的根源仍是土地供應嚴重不足。港府公布未來三至四年住宅供應會明顯增加,并將建立有序和穩定的中長期土地供應政策。港府對樓市的短、中、長期政策,將有力、有效地化解樓市巨大泡沫對本港經濟的潜在巨大風險,并逐步解決市民的住房需求。tvb now,tvbnow,bttvb; q' k$ y6 |: V3 B1 Y7 m' `/ m9 C
* v6 h/ C2 B1 l( g4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X9 P9 r7 n1 U+ h1 h4 W! T) ^1 D
香港商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