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你吃味精嗎?

好幾十年來,人們認為味精有毒性、有副作用,以致於不敢吃味精,有些餐廳甚至以不加味精招徠客人。味精在我們的餐桌上曾經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曾幾何時卻變成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味精有它的歷史背景,我們來持平認識它吧!5.39.217.77:8898/ C: t8 ]1 R# X9 {" ?: m, |

1 T, w+ X3 @7 Ftvb now,tvbnow,bttvb發現味精7 D4 o, s* o" J1 z/ N5 t; \
tvb now,tvbnow,bttvb, A( X' O5 Y. N" A% d7 |1 X6 T
1908年,日本人池田教授發現,海帶湯蒸發後留下的棕色晶體,嚐起來有一種很特別的好味道,它不同於一般的四種味道:甜鹹苦辣,池田教授稱之為第五個味道,叫做うまみ(umami, 鮮味)。造成這種鮮味的成分是「麩胺酸」。許多食物有這種鮮味,尤其是海菜類。後來他成功製造「麩胺酸鈉」(即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 MSG),接著申請專利、成立味精公司,開始商業化生產。從此,味精以增味調味料的姿態,初露頭角。
/ S" d3 Y5 {/ K4 I; r6 _0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2 ]; q/ j' K5 ~# ?4 _# c
第一次出現「中國餐廳症候群」的名稱
1 j5 \: @, k8 v# p6 x" s! u
* `$ s4 e  ?2 |3 w+ ztvb now,tvbnow,bttvb1968年,一個華裔美國人在美國有名的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投稿了一篇文章。它不是正式論文,而是一篇短短的信,描述他和朋友去中國城吃中國菜,偶爾有人在吃完餐後覺得有點頭痛,或是臉稍微紅起來;頭痛的痛覺從頭部到肩膀都可以感覺得到。他推測可能和吃味精有關係。這個消息刊登出來,許多醫生、醫學有關的人說味精似乎有點副作用,認為不吃味精比較好。
1 e4 M9 @  g4 r0 q;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9 S6 X3 p4 k
過了一年,看到這個消息的一個美國人,做了些觀察,又寫了一篇叫作「中國餐廳症候群」的文章登在雜誌上。這個消息很快傳出來,報紙也登了,部分民眾說不要吃味精。當時因為還沒有學者提出證明,大家只是說說,情況還不太嚴重。
& f; l) }4 _) jtvb now,tvbnow,bttvb
4 G$ |' M7 a- L% N! g, A, Y9 T掀起大風潮公仔箱論壇5 @0 ]$ b, l9 j: I: O' o+ m

( U2 |5 z; ]2 {7 F' V  Y5.39.217.77:8898過了幾年,美國一位病理學教授J. Olney給剛出生不久的小白鼠(英文為mouse,中文名稱為小白鼠)皮下注射大量味精,結果小白鼠的腦部產生病變,甚至有的死掉了,存活的老鼠也很不正常。因為他是病理學教授,做了動物實驗,並且看到老鼠腦部異常。他的論文刊登出來就不得了了,一些消費者團體對味精批評更多,甚至喊出NO-MSG的口號,叫大家不要吃味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V! v) E- J5 x1 z/ E
tvb now,tvbnow,bttvb& F, Q. w& n; z, h  P" @) h
重新檢視味精研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H' a6 d* p. W8 K  I' f% M" P2 [: v

9 @0 j4 w! f9 y0 N(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有些學者批評Olney教授實驗的味精用量太大,而且以皮下注射方式給予,反應更大。他給出生2-9天小白鼠每公斤體重0.5~4公克的味精;成年小白鼠則給5~7公克,這個量相當於50公斤體重的人類成人一次吃250~350公克味精。這個量太大,在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發生;再者,他用出生不久(對毒性比較敏感)的小白鼠做實驗。至於其它種類動物,或者已經成長的小白鼠、大白鼠(英文為rat,中文名稱為大白鼠,和小白鼠屬不同種類),或分類學上比較接近人類的猴子,是否出現一樣的副作用,則不一定。現已證明小白鼠對味精最敏感,大白鼠次之,猴子則不受影響。例如給猴子每公斤體重2公克味精,猴子腦部並沒有發生任何病理變化。
3 H3 k% p- K3 @1 o  k$ o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A/ W5 E; V+ u- D8 I( R
筆者的實驗室也做過味精實驗。在剛斷奶大白鼠(約30-50公克)的飼料裡添加1%、2%、4%、8%味精。飼養兩個月後,這些老鼠的腦部病理切片並沒有任何變化,生長速度也跟對照組差不多。我們成年人頂多能吃到飲食量的2%的味精。假如平常我們的飲食乾燥重量約400公克,換算2%則為8公克味精,一般我們不會吃這麼多味精。所以推論,人類在一般生活條件下,味精應該沒有毒性。
! @7 D. A  s. _+ H  ~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1 o9 X5 C) Y8 u5 U) _2 `# X8 I
再次檢驗「中國餐廳症候群」
$ U* a- m% A; Z+ j" j" F; _/ I4 G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 f) J9 P2 y& J5 f$ j
六、七年前,美國學者在美國東(哈佛大學)、西(洛杉磯大學、加州大學)、中部大學做人體實驗,讓願意參加的人都來當受試者。受試者先喝第一杯加了5公克味精的蕃茄汁(蕃茄裡面麩胺酸量多。味精加入蕃茄汁裡,味道比較調合,讓人可以容易喝下去)。半小時後,紀錄是否有味精產生的不良症狀。過一段時間再給他們喝第二杯沒有加味精,但味道和第一杯差不多的蕃茄汁,再紀錄症狀。5.39.217.77:8898- O, p/ ~7 Z% q+ P6 T* f0 D
5.39.217.77:8898+ ^% o1 ?) Z2 C( T2 R. v
結果喝第一杯加味精表示有不良反應的人,喝第二杯沒加味精的,還是覺得會頭痛;有的人則是第一次有反應,第二次沒反應;有的第一次沒反應,第二次有反應。如此重複做第三次與第四次。
1 _. X5 Y. \$ v4 h) S1 h7 l" a0 t" @8 B: {) ?: u
結果發現能正確表示每次吃了味精會有頭痛等症狀的人的比例,降低很多。這個實驗的結論是,的確有人對味精有反應,也就是說,確實有人會發生「中國餐廳症候群」,但比例不高。+ r2 Z0 F6 _; d& F4 Q  x8 q9 `  T
5.39.217.77:8898/ h; [7 h5 M0 L2 X! X( N5 E
美國FDA委託FASEB調查所有相關文獻
& ?& ~0 l, {) l8 d. e3 ^tvb now,tvbnow,bttvb& G1 |. B6 ]1 j; v# ?2 i
美國的實驗生物科學學會聯盟FASEB(Federation of American Societies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是生化、生理、營養、病理、藥理、解剖等六個學會組成的聯盟。這個聯盟接受美國FDA(食物與藥品管理局)委託調查所有相關文獻。5.39.217.77:8898; W  u( P  z5 I' n# Q

- `( `% {% P( U0 {% t1 u公仔箱論壇FASEB經過三年審查、討論,在1995年提出一本很厚的調查結果,結論是,(1)對味精有反應的人被認為是過敏現象,比例不高,而且短時間症狀會消失。(2)味精在一般使用量,對一般大眾是安全的。儘管如此,好些消費者團體依舊反對吃味精。
! ?: w, A% P$ r4 Y9 b% K公仔箱論壇
5 K( x/ P( Z& F4 i% {tvb now,tvbnow,bttvb國際麩胺酸技術委員會
9 R2 t' J  G0 |. C3 J
; O  C; ]+ Z- Z. _! j# J1 w5.39.217.77:8898目前,由美國、日本、台灣、韓國、泰國、印尼、菲律賓、中南美幾個國家、歐洲則有法國,組成國際麩胺酸技術委員會(International Glutamate Technical Committee, IGTC),每年在這些國家輪流開研討會,針對麩胺酸相關主題做論文發表與研究。
! z# [7 O8 _  w% f- ^! I8 f$ x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1 ^, A; a' ^1 H% z3 G$ V5.39.217.77:88982008年是味精發現的一百週年,日本在東京辦了一個國際學術研討會。現在有關味精的研究重點,在於探討味精的味道是什麼?感覺味精的味蕾在什麼地方?感覺味道以後,透過神經傳到腦部的生理機轉為何等生理學研究,而非毒性問題。
: f8 |( P& t. D# @  G4 q5 `' n4 N公仔箱論壇
; ~9 U8 j8 h' w! ?' @  f7 P9 r/ @tvb now,tvbnow,bttvb味精的鮮味主要來自於它的「麩胺酸」成分。麩胺酸對人體其實很重要,它是腦內的重要神經傳導物質之一,所以與人體神經傳導有關。少數人吃了味精產生頭疼等副作用,與麩胺酸的神經傳導作用有關。某些增鮮調味料,例如鷄精粉、高鮮味精等的味精含量其實頗高,要小心使用。有些食物的麩胺酸含量不少,卻可安心使用以增加餐飲的鮮味。3 X1 C; ~0 E3 f: \

* ^1 A8 _/ P$ E( i. D! M5.39.217.77:8898味精是天然食物製成?還是化學合成?" V* b+ O0 R. ^% M! y$ e) a) ~

0 T  K" m0 Z7 K! t: p# E$ k3 _發酵法是最常用的製造味精的方法,因為設備簡單,成本低。通常以澱粉、甜菜、甘蔗、糖蜜為材料,利用麩胺酸微球菌屬(Micrococcus glutamicus)和短桿菌屬(Brevibacterium)將這些材料發酵得到麩胺酸中間產物,然後用碳酸鈉、氫氧化鈉等水溶液進行酸鹼中和,得到麩胺酸鈉結晶,即味精。
8 J7 I9 c4 }+ @. S4 `1 O2 \4 S  o% p1 u
  W" O% E; y9 y2 O4 d. A3 S" |人工合成法則不使用糧食,而是利用有機化合物合成味精。由於製備過程複雜,需用較昂貴的高溫高壓設備,成本高,因此並不常用。
1 ^$ @! k" ^& a' x1 a; N" {5 _% n# Q&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f0 A5 i" y7 m/ h& z9 e公仔箱論壇台灣早期使用蛋白水解法。業者用麵筋(gluten)加鹽酸水解得到麩胺酸,再濃縮成為味精。當時味精很貴,一般人僅用少量味精提味。後來利用發酵法可以大量製造味精,價格變得便宜,相對用量就變多了,尤其夜市、攤販、市場的飲食,例如湯麵等,往往加入很多味精。其實,加太多味精使食物味道太強,反而讓人感覺不舒服,想多喝水,把不舒服的口感沖掉。3 n: J- l: k, a+ R6 h

' w+ g6 m2 v7 W結 語
! t8 |8 `5 A+ \" y- p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 `; r- Q1 M* p. O) H# l5 k# J
一、味精在一般使用量的條件下,對一般大眾是安全的。建議一餐味精使用量若不超過每公斤體重0.025公克,即60公斤的人一餐不超過1.5公克味精,應該是安全的。有過敏者,則小心使用或避免。味精在正確使用量才能提高食物鮮味,放太多味精反而使味道太強,讓人吃起來不舒服。
& I2 a/ I; o1 P1 H# e
% y3 o1 A; o6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二、少用味精是現在人的飲食選擇,外食則免不了吃到很多加了味精的食品。選擇食物多注意食品標示,在餐廳盡量點少調味的餐點,在家則善用天然食品,加少量調味料。慢慢吃,仔細嚐,才能吃到食物本來具有的鮮味。
6 g5 G* K( {9 p公仔箱論壇9 M5 `. _, ]7 |: j; j4 A" B7 U
三、味精的鈉含量(14%)雖然低於食鹽即氯化鈉(40%),但是,吃調味濃的食物會同時吃入太多食鹽及味精,會攝取過多鈉而增加高血壓、心臟疾病、中風的風險。所以外食、自行烹飪調味時,要小心食鹽與味精的使用量。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