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z! Z" L) G" s" h3 `3 N" A1 u% p( E5 X% M& w$ m' G
一如埃及,古納村民一質籠罩著一層神秘面紗,傳說他們的祖先是建造陵墓的工匠、畫家,為了保守陵墓所有的秘密,千百年來,始終過著與世隔離的日子。另有一派說法是這些村民是貝都因人,他們移居到這塊平原為著尋寶,當歐洲學者來此搜尋古文物時,他們成了「供貨」的盜墓者。) ~( c" G: U7 X7 m0 ^* p
無論古納村民是否為心懷不軌的竊盜,他們與官方之間的衝突,確實因古物交易猖獗而越演越烈,這也使得村民加深了對外界的不信任感。
4 A( T% i3 K; w# P! P 直到今日,古納村民依然執意固守家園,即便為了維護岩層以免危及陵墓,連自來水管此類基本的民生設施都匱乏,仍然撼動不了他們的決心。1940年代,建築師哈山(Hassan Fathi)在距離西岸碼頭3公里處建了座新古納村(New Gurna),但村民響應這項美意遷居新址的並不多。tvb now,tvbnow,bttvb# ~, X# j- z1 i$ `- p8 o2 {. f( B
現在,這處有著多彩外觀的傳統村落成了觀光客順遊的景點,村民順勢販賣雪花石膏工藝品維生,只要不強迫他們搬遷,一切在商言商都好談。 tvb now,tvbnow,bttvb5 ^+ [- \/ v, E3 }& S2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