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曾經看過一個這樣的故事:/ g# _) b8 s, K* Q/ l7 }8 Y7 r
從前有個人在經商致富後,不以物質無匱而自滿,反而喜歡邀請博學多聞之士到家裡作客,聽聽他們在各地旅遊所遇到的奇聞軼事,或是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後的智慧經驗;因此,這位商人相當禮遇這些客人,飲食起居皆無微不至,好客之名遠播四方。無論對待誰,他總是謙卑有禮、照顧有加,唯獨對待他的母親,卻是粗俗無禮,動不動就惡言相向;每次商人在眾多賓客面前數落母親時,大家都覺得母親很可憐,也有人勸過商人,但他總是改不掉這個習慣。雖然遭受到兒子如此無禮待遇,母親卻無任何怨言,依舊勤快地四處招呼客人,面對兒子生氣斥責時,便默默無語地蹲在牆角。
1 m- ?! D9 Q+ k, p;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1 m! L5 o! b" N: Y
有一天,家裡來了一位學者,聽這位學者說,在不遠山上的僧院裡有著一位精通佛法的師父,前往請益的人潮絡繹不絕;商人聽了之後,馬上啟程,準備去見這位師父。
# `" P' `" E) I' y+ D5 q5.39.217.77:8898& q2 r4 D: P" v
在還沒有抵達僧院之前,僧院裡的和尚們就聽說有這位商人要來請教師父,也把他的事蹟轉述給師父聽,師父只是微笑以對。當這位商人來到師父面前,如預期般地請求師父開示,師父則語帶禪機地回答:「開悟之道便在自家中,無須往外求」,商人請求再多做解釋,師父又說:「你現在馬上回家,見到一個衣服穿反、鞋子穿錯的神情慌張婦人,就會明白了」。商人趁尚有天色時急忙地趕回家,用力地敲門,母親在睡夢中聽到兒子的呼喊聲,害怕兒子生氣,急忙地跑出來開門,匆忙中將衣服穿反、鞋子穿錯,商人一見到開門的母親就像是師父描述的模樣,當下悔悟自己以前對待母親的無禮粗俗,從此侍母至孝,傳為地方佳話。
3 ?* ~( R* r }: H公仔箱論壇
$ m& W# u- r( D+ _. |2 o公仔箱論壇初次看到這個故事時,馬上想起自己曾經如何任性地對母親發脾氣,不耐煩地拒絕回答母親的問候;在國中時期總認為父母不瞭解自己,於是把關懷重心都放在朋友圈,極少關心到父母的情緒和生活。等到自己離家二百五十里,獨自在外求學,父母身體狀況也時好時壞,這時才恍然省悟父母一直扮演著幕後推動的角色,而對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所蘊含的悔悟更是感同身受。在輔導室工作這些年來,看到許許多多家庭溝通不良的實例,大部份的同學都抱怨父母觀念太老舊,不懂得新新人類的想法。當我仔細詢問到孩子是用何種口氣來和父母溝通時,倒是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例如:
' g: G6 V9 c/ n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I$ @8 i2 ~9 T1 {) @
有些孩子是用『懶得跟你們說清楚』的含糊表達方式;8 K# N4 r' s8 _( O( G' N. [
% r5 I. X7 a" N/ p, j1 B
有些孩子是用『我既然說了就算數』的強迫父母答應的方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 V- n5 }3 q" {
- a9 o) F; K' K0 e& C0 f* z
有些孩子是用『反正你也不會答應』的直接拒絕溝通的方式;公仔箱論壇 C1 D! r" ]$ b' b
0 Z; ]6 R; x0 c8 n
有些孩子是用『亂發脾氣加上耍賴』的死纏爛打方式;
" k5 W4 H, }2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_, s0 \5 N* b8 A/ [9 b6 j0 H
這些孩子寧可花很多時間來逢迎朋友的需要,照顧朋友的情緒,卻不願用點心來聽聽父母的心聲;這些孩子相當不願意父母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但自己總是埋怨父母親比不上同學的父母;這些孩子會很主動積極地記錄同學的個人資料,可惜他永遠不知道父母親的生日………我不禁想起以前教授告訴我們的一句話:「和我們關係最親密的人,往往被我們傷害得最深;對我們最用心的人,往往是最先被我們忽略」。/ e4 X" z! j! c3 [) c* E
tvb now,tvbnow,bttvb5 J* c6 i7 \! U8 l& D
有一天,年輕的你們也會在歲月流逝裡雪白了雙鬢,LKK不久就會變成你們的標籤,如果你仍不願意多點耐心、用心和關心去對待父母,相信你的孩子也不會從你身上學到如何善待父母。孩子們,把父母當成你最在乎的朋友,去聽聽他們的心聲,不時給予關心的話語,適時伸出協助的雙手,以謙和有禮的態度對待父母,別老是在不知不覺中傷害父母、漠視父母。要有良好的親子溝通,也可以從自己先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