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觀點 - 施永青公仔箱論壇0 ?9 A& h& \8 ^: j0 R( f2 I
iBond買得過嗎﹖ 7 B7 s A4 b2 E" P( g, J5 _3 i
(2012年06月06日)AM730
( y! U2 N% a2 j0 ^, K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l( S. o! }- E i
, t! @& i; o5 t G" I3 u) ^' M) S5.39.217.77:8898 | % |+ B& X# v5 m) ? q
, d% y( o, {' v% ]5.39.217.77:8898 特區政府發行的第二批iBond(抗通脹債券)已開始接受認購,朋友問我是否買得過。我說當然買得過,問題只是能否買得到。
( C& n+ H' x2 s$ r. V3 f7 [& v% vtvb now,tvbnow,bttvb買得過的原因是iBond的條件非常優惠:通脹時利息與消費物價指數掛鈎,通縮時也保證至少有一厘息。這等如讓債券的購買者可以輸打贏要,不但可以抗通脹,還可以抗通縮。這樣好的產品,唯香港獨有,當然買得過。
7 P- D* ^1 M4 a: @歐美國家亦有發行與通脹掛鈎的債券,但都沒有最低利息的保障,如果出現通縮,就會變成負利率,要從本金裡扣減。此外,歐美政府發行的抗通脹債券,通常年期較長,短則十年,長則五十年,目的就是不能只讓購買者著數;年期長,形勢會逆轉,購買者得承擔通縮的風險。tvb now,tvbnow,bttvb4 I p0 A7 v4 w) C
香港的iBond,年期只有三年,而這三年正是全球的低息期,買家對期間的風險比較容易預測。美國聯儲局說,低息起碼會維持到2014年,而歐盟若要維護歐元區不解體,亦得依靠量化寬鬆。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定是利息低,但有通脹,正是買與通脹掛鈎債券的最好時機。4 B0 D" N. a; B. r% S
港元與美元掛鈎,基本上已沒有匯率上的風險。三年期的美國國庫債券,利息只有0.35厘,比iBond的保證利率1厘還要低。因此,iBond只要申請得到,第二朝賣出去就已可以確定有錢賺。
: E5 W+ \% ~) g3 N, v6 |tvb now,tvbnow,bttvb上次特區政府發行的iBond,今年1月首次派息,按年率計,息率達6.08%。有這麼高的息率作範例,相信第二批的iBond一定會獲得高倍數的認購。
% O" y% ^8 P5 K* v# d# c5 f今次iBond的發行量為100億元,以1萬元一手計,合共只有一百萬手,全港一人一手也不夠。普通人若非大量貸款去申請,最多只能申請到一手,亦即是說只能解決1萬元的通脹問題。
6 W8 z4 o( h8 Y. }4 L; P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些以推動政府發iBond而向市民邀功的政客,真是有點大言不慚,竟說自己協助市民解決了通脹問題。一個普通香港家庭的一年開支也要20萬吧,解決了其中1萬元的通脹問題有甚麼用?大概等如每人送一千幾百元罷了(市民買普通債券一樣有息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O2 m/ Z4 d# R/ g/ Q" ~
上次政府每人派錢6,000元,給政客罵到狗血淋頭。今次政府發iBond,卻被政客說成解決通脹問題的好方法。其實一樣是政府派錢罷了,如果真是好方法,應是其他金融機構也樂於這樣做,人人要買多少就買多少,這才能真正解決通脹問題。現在是每人一手也不夠,錢多的人反有機會獲配售多一些,對沒餘錢或不懂得申請的人不公平。再者,今次巧立名目去派錢,行政費用遠比上次大,只是益了銀行與證券商。這樣不合理的做法,竟被輿論說成抗通脹的好方法,真不知道他們的眼睛長在哪裡! n9 y" E; n+ g0 _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