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曾瑞明:哲學家與佔領華爾街

曾瑞明:哲學家與佔領華爾街
, \' m; K/ C+ S3 v, j2 T公仔箱論壇
/ g; n# M1 e3 g: e

) [$ V, `% n( I/ h3 f' I6 c沒有一個哲學家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會比馬克思更厲害的了,用他的話來說,他不僅僅詮釋世界,甚至改變世界。他的理論能席捲世界,也許不是因為大家相信他的歷史、經濟理論,而是因為曾當記者的他文筆犀利,讓人熱血沸騰,因此更易叫人明白和記得的是他在《共產黨宣言》的一些口號,比如「無產階級聯合起來!」這也令《共產黨宣言》成為共產或社會主義國家的「聖經」,而不是《資本論》。tvb now,tvbnow,bttvb2 \2 e( R  @; [3 M! }& ?; h

, a1 Y2 o; l2 s1 l4 B* I+ i3 |公仔箱論壇後來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都變成黨領導的一言堂,個人被黨淹沒,烏托邦變成人間牢獄,倒成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拿來攻擊社會主義是「極權」的利器。身處最「自由」的香港,我們也好像因此懼怕所有批判資本主義的東西。
3 Q- \2 N! t, w/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C" ]1 x! u' I* |2 [' h* ^5.39.217.77:8898告別冷戰思維: l* J6 ?" ?$ R! @! G) O  {

; z# q/ ~6 m) X0 Z* `1 I% U5.39.217.77:8898然而,在民主自由的社會,在資本主義的大框架下始終仍有批判資本主義的空間。2011年9月開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便是在以個人自發。「沒有人能代表個人」的原則下,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共同表達對資本主義的不滿。運動荳不僅限於美國的華爾街,其他地區也有人響應,香港也不例外,「佔領中環」應運而生。站出來的,未必就是要拿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因為他們的訴求多樣,比如,高呼改變華爾街的貪婪文化,要求縮小貧富差距,也有因為對自由市場的不信任,促請政府作更多調控和監管,這未必就直接等於反資本主義。或以一直批判自由市場的學者BernardE. Harcourt所說的會更準確:「佔領華爾街」是一種「政治抗命」,即反對現有的管治模式,並跳出舊有意識形態。舊有意識形態是要麼芝加哥學派自由放任要麼毛澤東式事事規管的冷戰思維,一種假對立。
8 }  K9 q4 C! |9 y8 {5.39.217.77:8898
. Z3 v5 t3 a  Z5 O所以,不少人批評運動沒有什麼實際建議,或者沒有提出取代資本主義的良方,似乎是不太對題的,因為運動的意義是思想層面的衝擊多於實質的建設,是以行動來改變經濟思考的模式。哲學家在思想運動中當然不能也不應缺席,有兩位人物的聲音特別響亮:熱衷心理分析的齊澤克(Slavoi Zizek)和語言哲學家喬姆斯基(Noam Chomsky)。他們都有對「佔領華爾街」運動表示支持,並且作出評論。
7 z% U! K% y7 R; r, u& Y0 P5.39.217.77:8898
) p: \. \/ Q+ ?; F+ Ptvb now,tvbnow,bttvb鬆動精神
' R8 O4 r4 k. ?9 y. g公仔箱論壇
" v( S) N- k5 P: Z  H3 e$ \5.39.217.77:8898其受社運人士歡迎的斯洛文尼亞思想家齊澤克在「佔領華爾街」運動發表了演說,言辭相當動人,例子也相當有趣。論者或會認為演說缺乏對資本主義的實現見解,但筆者郤認為頗能把握今次運動的精神,就是喚回對可能性的追求。特別是我們這些身在「自由市場」的人,似乎失去對其他經濟制度的想像力,官方言辭幾乎已把自由市場視作金科定律。齊澤克說:「今天的人們相信有什麼是可能做對的?看看媒體的報道。這邊廂,由科技到欲,好像什麼都有可能。你能夠去月球旅行,用生物基因科技達到長春不老,可以跟動物做愛,諸如此類。但另一邊廂,一碰上社會經濟的範疇,幾乎一切都被視為不可能。你想加一點富裕階層的賦稅嗎?他們會告訴你不可能,我們將失去競爭力:要把多些錢投入公共醫療保險嗎?他們會說不可能,這做法等於極權國家。」把追求福利制度等同共產國家,不就是冷戰思維嗎?這種市場至上的「新自由主義」卻幾乎是香港主流經濟學的思想模式,誇張一點說,某位特首候選人談興建居屋,幾乎就可以鞏固他那共產黨員的形象了。5.39.217.77:88982 K6 \( J: S: f! m8 U( m

7 Q) V/ {# J  D  L所以齊澤克玩了一些文字遊戲,用了對手的詞彙來說明華爾街的問題,例如他們比社會主義更社會主義,抗爭者其實比當權者更尊重私有產權:「有人說我們是社會主義者,但其實這裡早就存在社會主義– 是專為富人而設的社會主義;他們又說我們不尊重私有產權,但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中,許多人辛勤工作買來的私有產業都被摧毀了,數量之巨,就算我們這裡所有人日以繼夜去動手破壞,幾個星期也破壞不完;他們又告訴大家,我們這群人正在做夢,其實真正在做夢的,是那些以為現有的一切將會永遠持續下去的人。」正言若反,一向是齊澤克的看家本領,或有人會認為他所言無多,無甚建設,但也許牢固的思想模式可以因這種符號轉換鬆動起來,「佔領華爾街」運動正具有這種反叛和批判精神。
+ L" G% J6 n5 Qtvb now,tvbnow,bttvb! x+ k. b. N4 e/ @
建立合作社群公仔箱論壇, J* B2 Z* f$ k( D6 s
公仔箱論壇, J  z/ Q, x1 ^# C5 h" A, R
喬姆斯基一直以公共知識分子的身份對美國政治文化和外交政策作出評論,例如越戰、」九一一」事件等。作為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和放任自由式社會主義者,他也一直批判資本主義。他既批判共產主義和列寧式國家體系扼殺個人自由,但也指出像佛利民那樣把資本主義等同民主自由是荒謬的。他認為民主慼該是參與式的,讓國家和資本家操控的都不是真民主。組織政治活動、社會運動正是讓我們在資本主義社會取得真民主,活得更人性化的關鍵,當然這端賴我們是否願意改變。他認為「佔領華爾街」運動的規模前所未見,正是一個建立合作社群的機會,也是一個有教育意義的社會運動:「教育並不是告訴人們我們該相信什麼– 而是從他們身上學習和他們一起學習。」「你從參與中學習。你從他人身上學習……..我們都需要取得理解和經驗去陳構和實現理念。」
3 ?' d( C0 w2 Qtvb now,tvbnow,bttvb
# v8 i5 @5 p$ Rtvb now,tvbnow,bttvb這或許是對馬克思說哲學家改變世界的最佳注腳;改變世界前也要先了解世界。這也符合「佔領華爾街」的意義,不只改變,也是理解:「佔領華爾街」讓永遠都只是路經、營生的商業地帶,成了讓人停留、注視,轉而討論、思考、理解的契機之地。諸君路經中環,不妨和「佔領中環」,在匯豐地下紮營留宿的朋友談談,互相學習。, T# i0 w; P8 |3 M2 H
5.39.217.77:8898- v% e7 }  E" H3 o: J  v. q3 T
然而,一個失去了想像力的世界,怎樣談改變也是無所謂的。喬鉧斯基也說過如果「我們」認為沒有任何可能可以去變得更好,那「我們」正正是不能停留在稀薄的可能上,有幾個問題仍是思考資本主義未來的人揮之不去的;我們究竟要什麼(我們的理想社會制度是怎樣的)?為什麼要有這目標(資本主義有什麼問題)?我們該怎樣達成目標?
1 F% X3 U; T" a! }5.39.217.77:8898
5.39.217.77:8898/ U. L5 F0 `/ x1 ~: w& J; g4 P+ x/ [

- @# X; v% G3 c5 h1 t* l3 ?對,我們該怎樣達成目標?5.39.217.77:8898: K% N( w9 G7 k&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 a: m: d5 O" q9 y% n%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O5 H# E9 I) D: g0 D7 A

8 h, s) z8 z* [: _; Q9 p- _作者是香港大學哲學博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