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日前曝料稱,山東省濟寧市在“十一五”十大傑出人物評選中收取“一元一票”投票費,並指“濟寧經信委、濟寧國資委、濟寧廣電局聯合圈錢”。當地評選組委會承認,短信、固話、在線投票三大投票方式確實都要收費,還表示“收費主要是為了保證投票的公平和公正,防止一些網絡投票公司的刷票行為,這也是國內的通行做法”。(《南方日報》11月2日)公仔箱論壇0 I1 v/ y2 j: t! l5 @
組委會沒有明確說明,他們所沿用的是何時何地的國內“通行做法”。恕我孤陋寡聞,對此“通行做法”也不甚了了。收費便收費,賣選票就賣選票,何以非要糊上一層花哨的破紙片呢?與其張口閉口就是國內“通行做法”,還不如索性拉一個更大的名頭,與國際接軌呢。
. B! Y: D2 D: O8 f+ a4 c, gtvb now,tvbnow,bttvb 評選活動之所以亂象叢生,與這一活動政商不分的模糊面目密不可分。濟寧經信委、國資委、廣電局三部門聯合下發紅頭文件,而評選的又是地方“十一五”十大傑出人物,可見,無論從發起方的背景,還是從評選的內容看,這一活動都被涂抹上濃濃的政府色彩。主辦方濟寧廣播電視臺和濟寧新聞網,卻將參與方式全部設定在均要收費的短信、固話和在線投票上,且與移動、聯通、電信、快錢等中間運營商有著明確的分成協定,又使得這一活動帶有了極強的逐利性。( M4 e) ]% I% Y8 {
盡管主辦方一再表示,政府沒有為活動投入一分錢,以佐證其收費的正當性、合理性,但是,政府的紅頭文件算不算投入?三個部門的潛在資源和影響力算不算投入?凡此種種,均可視為非資本的政府投入。一旦政府部門出面張羅,評選活動自然順風順水,既有了評選的必要性,也有了收費的正當性。至于這個過程中出現的亂收費行為,可以理解成是具體經辦方未經授權的自行其是,也可以理解成部門默許之下的利益合謀行為。正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受到傷害的只能是公共利益。
( z: ^2 [+ j7 K1 F# u! R公仔箱論壇 這中間,既滲透著權力的霸道,也體現了商業的瘋狂,而根源正在于此類評選活動背後影影綽綽的政府色彩。若要說果真有什麼“通行做法”,這種政商不分、相互依傍,亂立名目、瘋狂斂財的做法,大概才是時下一些地方真正的“通行做法”。/ Z9 y5 K. [5 ]3 K6 G- m
此前有消息稱,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負責人表示,評比達標表彰項目實行總量控制,除已經批準的保留項目外,原則上不再新增常設項目。不知道山東濟寧市的這個“十一五”十大傑出人物評選活動,屬不屬于“保留項目”?(胡印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