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空花水月?梦幻人间

佛经中对于森罗万象譬喻甚多,诸如梦幻、水月、空花等,无非揭示万法皆空之理。有时我们的现实生活,不也是如同梦幻一场吗?公仔箱論壇& N% M; k( g( d# H+ q!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n" O8 U& f% h& @' S+ `  R

0 Y- B1 G7 b7 F8 {8 ^相隔三几个月,在新国就医复诊后回寺销假途中,必然会顺道停留马六甲一两日,探视母亲及家人。从中发现4岁的侄子小皓弟弟尚肯在幼儿园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还会主动大方的与大人分享其学习趣事;且活力十足,喜欢跟随和吵著笔者和他爸爸「我也要拜拜『佛光普照?我佛慈悲?菩萨保佑!』」。
: g7 Z$ r* X3 ]' a# t4 K: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M9 N. Y. l1 n7 a5 T
老二还会在我教他礼佛念谒语时天真地问道:「祂(本师释迦牟尼佛)真的很厉害吗?」「我可不可以请祂帮我做功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K4 [  w4 \/ V
而三年级的小贻哥哥则疑因随著学校课业压力变大,及安亲课辅班耗去太多精力,适应不良而有生活很单调及「逼迫」感(?!),故会烦、累而闷闷不乐。据母亲称,笔者叮咛他早晚该做好的「简要功课」,也变得很被动的,显然觉得「佛菩萨」并没有解决他的苦恼。两个小兄弟感情融洽,惟脸上的表情感觉却有天渊之别。老大失了童真的欢乐和喜气,我适时开导「做好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也是部分成功人士的处事秘诀。」0 H" b9 @; [9 U; M7 Q6 J

2 _3 g. N+ y# J( Y) v6 U" E. @我后来也渐渐明白了许多譬如裁员失业、考试失败、失势失意、夫妻失和、婆媳关系、病痛老迈、悲观绝望,自杀行为等等问题…再者,热闹喧哗的大千世界,无尽的扰攘纷争不曾停过。从头至尾,封面到封底,几乎日日篇篇,无不是「是是非非」,真真假假、颠倒黑白!课题甚而天天延烧。
! S% @, h4 |7 {$ ?' N公仔箱論壇$ C8 V$ P) w$ z6 Z
滚滚红尘浪不绝,整个社会的秩序几乎崩坏,人心疯狂!「只要我喜欢,什么都可以」!?佛陀没法解决的问题还真多呢!(小弟弟怎么可能理解呢?)我想起曾有人生受挫的老信徒说:「不知道啦!反正心烦的时候,来寺看看佛陀或礼佛,这样我的心情就OK了啦!」当今四处求神拜佛的有钱人也越来越多,惟称得上「正信」的却不多。公仔箱論壇& o3 h5 X% a3 `7 K  D8 X

  J& B6 x  T: c& Z. S4 j每每清晨早课回向,仰望那尊巍峨的大佛,总有强烈感受:所拜的「佛」是偶像,心外的;真正的佛在心内坐,在自性中。「这样就OK了!」(按:标准一点的说法应为「万缘放下(时),放松心情(无思无虑),一切随缘(你心我心同佛心)!」)比起「我才不要!」「哎!烦不烦啊!」「烦得快疯了!」需要更大的勇气与支持。心平了,事情就可以再面对、再解决。
6 D  f$ q! ~9 b4 }3 q6 m" }公仔箱論壇
" y2 l/ ]. u2 G, z6 ztvb now,tvbnow,bttvb这世界上的事有啥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妄的?事实上,包括佛法也是「虚妄」的,只是佛法能让我们究竟离苦得乐罢了。tvb now,tvbnow,bttvb5 ^5 p' ?3 A% r5 k

3 b: h  D, t& O& s2 |) f# Y  n! ?5.39.217.77:8898所有一切众生,包括究竟觉悟的佛陀,都是在空花水月梦幻中生活。只是佛菩萨是大坐空花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而滚滚红尘中迷惑的众生,则是在空花水月梦幻中自讨苦吃罢了。
/ M9 W. ]: N6 H0 k, e/ o; _2 ?! [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 G6 Q& R' j$ \# R' b" u6 w
瞧,祂就只是坐在那儿闭目冥思,露出一丝微笑,始终以一种超然的姿态笑看人间!…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摘自《星洲日報》2011-8-3 社論『論易經與歐美債務危機』
9 ^" q- p& y9 N6 e  n$ R" S- h+ f!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F. ?) _: D# v- R*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u! J% C/ U7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以『易』看世情
. m+ F6 |/ [3 E' z4 S) o- E5.39.217.77:8898 $ G0 r2 u7 T7 _! ~- B% O
“易”,顧名思義就是“變化”,“經”,則為一種“常道”;以“易”為“經”,自是古時聖哲體認到時空的不斷推演,天下事物的不斷變化,因此勉勵人們處於無此境的變化中,須“知其變,守其常”,一方面要洞燭世事的變化無窮,知幾通變,日新又新,培養因時、因地、因事制宜的修為;另一方面要在變化中尋找永恆不變的真理,並據以立法建制,開物成務,垂諸於後世。是以,易經在過去的被視為“內聖外王”之學。5.39.217.77:88989 c( c4 S7 ?( i) V
公仔箱論壇4 X  }( C1 g2 `- M2 e
- q6 x1 A% x% l/ Y
從易經的道理來看世局,“知其變、守其不變”,則自可理出端緒;唯知“變”與“不變”,才能穩定紛亂的局勢,為未來創造有利的條件。5.39.217.77:8898  l3 ~: |/ ^, j
公仔箱論壇8 D( b- h5 k9 J1 \$ w0 n8 `* L
5.39.217.77:88988 a7 O+ |' |  J" R& u( z
* @3 a) }! k" W9 Z4 E' s
公仔箱論壇0 K; K) N: B$ d2 ?, k0 S

& @& A3 l- ^/ @4 l& U$ M/ B: k
: M* R1 U" d6 M# q( A9 utvb now,tvbnow,bttvb來源 / 版權所有:以上所述媒体 / 作者
( p' c/ v0 M- e; ]5 {9 i. i(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 其它媒体 / 作者 ,不代表發帖者观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