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巴士票價穩定基金難落實

巴士票價穩定基金難落實( `- s* U- k& L" R9 P0 W) d  F9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_# x8 ^: t) f$ H8 }; G

- z5 |: I* n$ Y/ e2 I! k8 i# Atvb now,tvbnow,bttvb
# f/ |: F) P9 h3 wtvb now,tvbnow,bttvb2011-07-20 5.39.217.77:8898( A3 m- \5 z$ G$ y
5.39.217.77:8898/ M, e" `' ]+ s; c+ U$ r
+ g1 O) {! \- J& y3 z4 f* B

- p! ^4 P# z3 `tvb now,tvbnow,bttvb(綜合報道)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T& h/ I3 |1 ?' q# s9 k7 q
5.39.217.77:8898: i# _$ d$ ?  m5 G
九巴母公司昨日發出盈警,預告業務出現虧損之餘,提出由政府成立穩定基金的建議,但意念甫出,當局即高調發表聲明拒絕,反映在現時的政治氣氛下,由政府補貼營運者的構思,根本無法落實。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x0 x' j; r/ e8 ]
受到油價高企等經營成本上升影響,九巴的運輸業務極有機會見紅,由於當局近年嚴限加價,令該公司近年巴士業務受到相當大壓力,盈利經常無法達標。為了改變情況,管理層建議成立票價穩定基金,概念是公司盈利超標時,餘額會撥入基金內,盈利不足時則由基金撥款補夠,以減少票價上升的壓力。5.39.217.77:8898- X; q  v! M/ W0 w
tvb now,tvbnow,bttvb9 f* V: k; @1 l/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3 ]9 X  }" h  H" @6 `0 W
補貼加價均有阻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8 H7 v4 x; c0 u% B# N, W! M6 R, n; u
在商言商,巴士公司經營業務,當然要求有合理回報,尤其公共運輸業務受到監管,承擔服務公眾的責任,基於有義務有權利的公平原則,政府或社會不可能長期要求巴士公司在虧損狀況下經營,因此巴士公司管理層提出設立基金的提議,原則上並非完全不合理。
% t4 ~5 b6 M1 o  w) L( H不過,票價穩定基金現時全屬子虛烏有,巴士公司經營狀況平平,可見將來不可能有餘力貢獻,基金若要有資源可供調動,方法之一是政府注資。說到動用公帑資助,在今天的社會現實下,恐怕是不可能實現的提議。這個現實當局已經充分明白,故此即日就對建議作出明確否定,以免反應稍慢,惹來公眾質疑。公仔箱論壇* t  e# i4 L& c6 K8 W- Q  f
經營之道,不外乎開源節流。九巴建議成立穩定基金,只是作為穩定價格的機制,除了政府不斷注資,否則除非加價,巴士公司不容易有餘錢注入基金。換言之,就算設立了基金,不等如免除了巴士公司需要開源的壓力,關鍵只是由納稅人補貼抑或由乘客自付而已,但無論那一個答案,都不是現今官員願意作出的選擇。
' V/ [8 G7 _8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眾不會認同用公帑補貼巴士公司,一個重要原因是公眾認為,九巴過去在地產業務賺了大錢,這些地皮前身很多都與巴士服務有關,巴士公司沒有理由賺了的錢就全部放入口袋,運輸業務無利可圖就要納稅人補貼或加價。tvb now,tvbnow,bttvb1 W# V6 c$ [+ U2 T
tvb now,tvbnow,bttvb6 j5 x$ m' J, b/ X: ~6 ]) |

% E. C, z( @) {7 Jtvb now,tvbnow,bttvb節流是更實際選擇
9 c( k- c' x( O9 n: ytvb now,tvbnow,bttvb對於公眾這個想法,巴士公司或者有不認同的理由,但公眾的負面印象,幾乎肯定令到政府注資成立穩定基金的想法難以實現。如果九巴仍然想推動這個構思,就必須提出更具新意的建議,譬如在現有巴士資產中發掘有潛力的發展項目,把利潤作為注資用途。
" ]7 }. k4 f, K: h8 B. U)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巴士公司要開源,政府不會隨便答應,餘下方法就只有節流。現時社會普遍的聲音,是路上巴士太多,認為有大幅削減的空間。過去,當巴士公司提出削減路綫的具體建議時,往往受到地區人士反對,但面對盈警的惡劣局面,致力提升效益似乎是改善經營的最可行方法,具體如何可以達致,就要由管理層交功課了。
! G# n. \* z6 u. Q公仔箱論壇
/ [9 M8 X# U; ?" t5.39.217.77:8898 5.39.217.77:8898; i" p8 B' J7 h: S: S) E) I# y

9 v0 I0 F- T1 ^; f+ z% Z& K
: T% R" F# @3 C公仔箱論壇
8 l, }2 O; N+ }- L/ D9 Ptvb now,tvbnow,bttvb來源 / 版權所有:  星島日報
3 }7 b+ K; j) w4 G%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 星島日報,不代表發帖者观点)
巴士公司不要亂打公帑主意  盧峯
. d) Y  ?, K. z9 u$ g( j2 d+ ]5.39.217.77:8898
0 W# f4 f/ u) Q; l* n7 \5.39.217.77:8898

, _5 C: ]. W% N% C! M公仔箱論壇曾經,巴士公司是穩賺的專利公共事業,客量隨着人口增長持續上升,加價沒有甚麼阻力,成本可全數轉嫁乘客;再加上政府有形無形的補貼如低價批出車廠用地,巴士公司每年都有可觀又穩定的盈利,不少求穩定回報的投資者更把巴士公司視為愛股,長期持有。儘管近十多年來鐵路的競爭令巴士客量難有增長,立法會及市民的監察令票價不能再「話加就加」,但幾間專利巴士公司仍能保持盈利,不用做蝕本生意。! _) X0 o& f* A* H% w
公仔箱論壇+ W' K) k6 l1 b7 g
到昨天
,巴士穩賺的時代似乎告一段落。經營最多巴士路線的九巴突然發出盈利警告,指由於油價在今年不斷上升,燃料開支大增四億元,公司上半年業務將出現虧損。為了控制成本及虧損,公司管理層提出不少建議,包括削減及重組虧蝕的路線,以提升營運效率;另外,又建議政府成立票價穩定基金,紓緩巴士營運成本上升帶來的加價壓力。

3 i# n9 v! W1 B0 i8 `: d" z
: g/ f& c& a" l擁有多條路線專營權的九巴突然發出盈警
,突然說將會轉盈為虧的確讓人有點意外,令人有些詫異。但把油價大幅上升說成是盈轉虧的元凶卻有點牽強,不容易說服公眾。
tvb now,tvbnow,bttvb& v( d$ B& }4 O. N: g4 B
現時油價大約在每桶一百至一百一十美元左右徘徊,過去大半年油價當然有波動,但都在九十至一百二十美元的範圍內。每桶一百至一百一十美元的油價當然不算低,但跟○七年每桶一百五十美元的高價卻有相當距離。5.39.217.77:88985 c- R8 f( P" c
公仔箱論壇" ]1 |  A2 g0 U
假若巴士公司在○七、○八年也能成功克服油價狂升的影響
,維持盈利,不致出現虧損,最近大半年相對較低的油價怎麼反而令公司「見紅」出現虧損呢?這實在令人大惑不解。
5.39.217.77:88981 h9 W/ a" t0 j5 X' h! m
而且,控制成本是公司管理層的基本責任。油價上升雖然不可能完全預知,九巴本身也沒有能力控制油價的升跌。但金融市場上有不少產品可以協助企業對冲油價上升的影響,減低成本大增甚至失控的情況。很多大型航空公司就因為購入對冲油價的金融工具成功熬過油價急升的震盪。
* f% _+ S  B/ x7 n+ M3 p  c  `
  {) D3 q( G4 X; c6 c" J" e3 o九巴是用油大戶
,燃料又佔成本的重要部份;公司的管理層更有理由、更有需要密切關注油價變動,積極為可能的大波動做對冲。今次原油價格升幅不算太大,九巴卻已無力應付,業績立時出現虧損,這顯然是公司未有做好應變及成本管理。怎麼能把這樣的失誤轉嫁到乘客及市民身上呢?

2 O" y: @! O3 \/ C, B; a& e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b0 M# L  ~* I
至於成立票價穩定基金顯然是渾水摸魚的做法
,實在沒有理由支持。簡單來說,所謂票價穩定基金就是用公帑包底,補貼巴士公司額外增加的成本,包括油價、人工、巴士車價、環保裝置等。這樣一方面可以保障巴士公司不會因成本急升而虧損,另一方面則能避免巴士票價大幅上升,惹來民怨民憤。長期而言更可以維持巴士的競爭力,不用擔心被鐵路公司進一步搶客。

" f  J! ^4 i/ N$ o! |. xtvb now,tvbnow,bttvb: ?1 F' E3 a3 `# V# A3 O/ \# B# L
對巴士公司而言
,這個機制有百利而無一害,但對市民及社會而言卻是弊多利少的。由政府補貼巴士票價的先例一開,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肯定爭相仿效,令政府開支大增,庫房未必足以應付。此外,一旦有政府補貼經營成本,巴士公司在成本控制、在管理上肯定會放軟手腳,令巴士服務的水平及效率逐步下降,最終受害的還是乘客與市民。

5 F7 {5 u% m, z8 Y'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 Z' `: y9 s5 P. _! s9 I' \
要扭轉巴士業務盈轉虧的危機
,該做的是着力控制成本而不是向公帑打主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