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4-29 01:32 PM 編輯
U' [9 y* P8 L' z/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 F3 `8 Z1 x6 }5.39.217.77:8898現在的五道營胡同,開始聚集起有趣的店舖,同時又保留了北京胡同的慵懶悠閒氣氛,不時可聽到街坊們閒話家常。
5 P t2 b8 h d, @4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n# |4 `$ r; @$ a) C/ F8 \8 }
第一次來的王先生與女友,直言已經不去南鑼鼓巷了,「五道營胡同的感覺還很不錯」。
- u$ c! l$ d- R4 p: |. b1 |*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9 n- ^4 }9 b+ C# Ttvb now,tvbnow,bttvb4外省學生在周末來五道營胡同拍照逛街,問他們感覺如何,「有好有不好,但它會好起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 U& h4 h, g
tvb now,tvbnow,bttvb' P6 E( y" K( w( j
甲之熊掌乙之砒霜,交換商店就是看中了大家口味需要不同,才能生存下去。 店內以擺設、飾品、家品為主。
7 x8 i g* T8 \6 V- P% D5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 I" w/ v7 ~0 R公仔箱論壇黃潔玲 攝
S+ |, I9 M4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9 Y6 O; f& ]: x2 q% d
所謂的潮區,總帶有小眾味道,一旦大眾都知道了它,它就失去光環,成為主流尋常的了。北京的五道營胡同,現在被稱為「新的南鑼鼓巷」,是北京現時的「潮胡同」。如果你曾經愛過南鑼鼓巷的樸實安靜,但現在嫌它太亂太多人的話,五道營胡同該是你的一杯茶,現在的它,聚合了剛好的人氣,朝氣勃勃,而未至於繁鬧擾人。 % L# s. l7 _* x, }
我向酒店禮賓部說要到五道營胡同,這家五星級酒店職員搖頭說不知道,他要打開電腦搜尋。「那是好的預兆。」我心裏想,證明它還未被人潮攻陷,許多年前,我們採訪南鑼鼓巷時,也是這樣。 & @5 M9 t' e. ?8 t6 U0 O: Y' w
回到南鑼鼓巷未紅時 來到五道營胡同,入口架起圍板,毫不起眼,我們初時甚至過門不入。胡同裏,人流不算多,兩旁是典型的胡同房屋,灰牆瓦頂,偶然有一兩個門口,讓你隱約感受內裏的深不可測。但五道營胡同卻不是舊時的胡同,它正由民居小區走向商業化,商店已經悄悄地進駐了,在一片素雅灰牆樸臉中,有幾家嬌艷的櫥窗;在老居民中,也總有幾個打扮趨時的年輕人。當然,在周末,打扮趨時的人會更多。
" p" k* q" ^ c3 J& t, h( {7 s* mtvb now,tvbnow,bttvb「交換商店」帶旺胡同 許多新興區域皆由小眾有趣的店舖掀起了「發展」,五道營胡同沒有例外,發動的是中國第一家「交換商店」。交換商店是我所見整個胡同裏,人氣最高的店舖,小小的店面擠滿了林林總總的貨品,也擠滿了人。 tvb now,tvbnow,bttvb% d) p- G. m% ] V! _" s
店主聊先生說商店是誤打誤撞下的試驗。他本來只計劃售賣模型,銷情不怎麼好,他開始把閒放家裏朋友送的手信放賣,結果那些東西很快賣光了。聊先生說:「我想到,每個人家裏都有許多處理不來的東西,因而興起交換商店的概念。」 5.39.217.77:8898" d- H6 F" S4 e) ?
以物換物 拒收古董 他強調他們不是charity shop,客人不是把物品捐出。客人把東西拿來後,會被估值,物主會有若干數字,可換取其他物品,或留待將來再換。也由於是商店,他們會拒收部分物品,包括太大的家具、需要特定鑑辨能力的古董等。
X, M7 j9 ]& k% b- y聊先生說,中國現時還沒有garage sale或者charity shop,有用的東西丟在家太可惜,他希望藉交換,增加物件循環再用的機會。看客似雲來的店,他們已經計劃再開店,更大方說不怕抄襲,「我們非常歡迎copy,每個社區都應該有這種小店。」
- Z) B. C$ n6 }/ p# E5.39.217.77:8898交換商店地址: 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五道營胡同67號西門營業時間:夏季下午1:30至晚上9:30;冬季中午12:00至晚上8:00逢周一休息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1 _4 q( [7 @( Q l
文、圖﹕黃潔玲 編輯:黃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