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civicboy1969 於 2011-4-4 08:49 PM 編輯
D: S, g W* B, a X;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5 ^, o- C* ?7 w. c; P8 N
, q+ e9 y$ _- `3 v% Q9 y% ^. d$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澳門的水坑尾街,不但是繁榮的商業地帶,還有無數的歷史文物屹立其中,包括已成為葡萄牙駐澳總領事館的白馬行醫院,以及過去有進教圍之稱的望德堂坊,沿街散步,細味澳門歷史之餘,還感受到濃濃的南歐悠閒氣氛。
' r: H% C' W* U: p. I2 E3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 o8 y6 _ y3 ?# [* m" ktvb now,tvbnow,bttvb由澳門主教賈尼路( D. Belchior Carneiro )於 1569 年創辦的白馬行醫院,為澳門最早開設的西式醫院,也是中國領土以至亞洲出現的第一間西式醫院,華人稱為醫人廟,牛痘接種亦由此醫院傳入中國內地;當年管理醫院的仁慈堂,亦為澳門第一個西方慈善機構。
3 X2 X! Y6 \( Z) M公仔箱論壇
5 U3 a _) h0 e5 z7 ^* Ttvb now,tvbnow,bttvb( r6 y3 V- H) E% y& H
+ L; e5 L7 h6 J" h8 }+ q
首間華人教堂 tvb now,tvbnow,bttvb) H1 B/ s! P0 ^) x y4 h
5 R j% n) i1 c5 _$ y" S走過白馬行醫院,便是著名的望德聖母堂,是澳門華人最早一間教堂,在大堂前地的聖母聖誕堂(即大堂)建立前,這裏曾是澳門的主教座堂,為澳門教區成立後第一間主教座堂,每逢新任主教到澳門就職,必先到望德聖母堂領取法杖,以行使其權責,因此望德聖母堂在澳門天主教人士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望德聖母堂的歷史,可追溯至 1568 年,第一任主教賈尼路來澳後,就在現今的望德堂坊建立了辣匝祿痲瘋病院,並附設小教堂,名為聖辣匝祿堂,供奉聖母望德,是為望德聖母堂的前身,由於教堂是專為痲瘋病人而設,故人稱為瘋堂或發瘋寺。 1576 年 1 月,羅馬教皇額我略 13 世宣布將澳門升為天主教區,望德堂成為首座主教座堂,後來有感主教座堂不宜設於痲瘋院附近,遂另建大堂作主教座堂。望德聖母堂建築呈新古典主義風格,教堂正面不甚對稱,主體部分為兩層,每層都有 3 個窗口,中央頂部為弧線的三角形山花,上有一個由十字架和船錨組成的浮雕,表示信仰和信念。
8 c: D' a. m/ z. r& D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v# f$ n" @. Y+ }) v& o- A
5.39.217.77:8898, n* H; n+ _$ E
望德聖母堂
Q! w, L! A: f! k0 }5.39.217.77:8898
; d. @6 O: K+ o' R! {% U公仔箱論壇地址:聖母堂前地公仔箱論壇" P0 Z% ]6 X. M
0 h* P# F2 o6 z( X
3 |0 `) Q+ D. S9 }1 D0 A公仔箱論壇
3 c( C6 ]" f: }8 D9 J至於望德堂坊的發展,最早可追溯至 18 世紀,當時已有不少外國人在澳門定居,當中不少是傳教士。據記載,當時的傳教士除在澳門舊城 8 間教堂工作外,還建有專為華人而設的教堂,稱為唐人廟,位置就在現今望德堂附近。後來中國內地不少華人教徒避居澳門,他們搭木屋成坊,形成了望德堂坊的雛形,同時因澳門也開始有不少華人到來加入教會,這種動作俗叫「進教」,故這裏又被稱為「進教圍」。 往後的幾十年,整個區內的建設便由這些教徒完成,包括有「自梳女之家」之稱的婆仔屋、供教友聚腳的堂聯中心、提供善終服務的清安醫所等,至 19 世紀末,坊內木屋被兩層平房所取代。1940 年,進教圍開始衰落,坊內教友家庭漸漸遷離,自此「進教圍」便成為歷史名詞。
) A( P, _. `% s
5 |5 y" y; p1 U# O2 N! O3 {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h/ _! Y7 }: \' d4 A
悠閒藝術氣氛
# y7 b3 w5 I, V9 a. x1 w公仔箱論壇
& I/ P# e* t+ A7 a7 K# X7 }& i: E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F# y7 w4 e. d+ j" |# @& m3 F3 U
公仔箱論壇! W/ K! E' i. w6 G7 z. o' [
1984 年澳葡政府在設立專注保護文化財產委員會時,將望德堂坊一帶列入重點保護文化財產名單內,並禁止拆毀坊內僅餘的古建築,之後更斥資 60 萬澳門幣將其翻新。自 19 世紀末坊區重建至 1930 年這段時間,坊內建有多幢兩層高的平房,形成了巧妙的長方形街道區,部分於 1970 年代後拆掉,但僅餘的至今仍留存,主要集中在瘋堂斜巷以北。近年經翻新後,舊平房的外牆都被髹成紅色或黃色,並鋪上葡式碎石路,改裝歐陸街燈,成為一個富特色的旅遊景點。 自 2009 年起,每逢雙月第 2 個周末晚上,都有「瘋堂天地」活動舉行,設有露天酒吧,還有歌唱表演及兒童小提琴演奏;更曾舉辦過「瘋堂天地之澳門土生生活文化及回憶童年」活動,昔日街頭攤檔小食、街頭童玩重現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