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lima sen”的故事

儘管警方所掌握的數據顯示,國內治安已經有所改善,但民眾卻選擇不願相信這個事實,這令警方覺得很不是味道。因此,總警長依斯邁希望民眾回答他兩個問題:“你們是否覺得,今天比昨天安全了?你獨自一人在家,或者單獨駕駛時,是否有安全感?”
6 _: z- ~2 ?% ~/ J' f& u! ~% E5.39.217.77:88980 |3 [, b6 P9 {0 P( P' P' d
這兩個問題,聽在新山人耳中,乃最熟悉不過了。
6 ]( E2 d: m! q6 t
/ Q3 a2 p, _% _& Z9 p  q$ }' @# A  q兩年前,新山接連發生多宗重大劫案,搞到人心惶惶,新山也臭名遠播。如今,局勢雖然已經安定下來,但外地人或新加坡的朋友來到新山,還是難免憂心忡忡,擔心自己成為受害者,“新山的治安改善了嗎”、“新山安全嗎”,也就成為他們最常向新山人發出的問題。
' m; g2 y5 z% C* U" _1 H5.39.217.77:8898
" U# E6 c8 u# P7 u2 `數字會說話,身為新山人,我曾不厭其煩地告訴外來的朋友,情況並不如他們所想像的那麼糟糕;我也常常引述警方提供的數據,力證新山的治安情況的確是有所改善了。問題是,不只外來的朋友不相信,即便是很多新山人,也半信半疑。公仔箱論壇' q+ G$ P( e1 V1 Y

: a2 v7 Y3 c" {7 i7 V$ u% T這令我不得不承認,民眾並不是那麼相信警方。更糟的是,“警方不可信任”、“警察都是貪污的”,已經成了很多人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而這種刻板印象的形成,可以用一句老話來形容: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5.39.217.77:8898! K, W: ^1 m2 f/ E* V3 I; F$ k
. P$ Y; ~8 o4 {0 M
舉一個真實的例子:在60年代初,我老家附近的某華人新村,有一個小警察,外號叫為“lima sen”(即5分錢)。
  n' N6 g  j: w# w公仔箱論壇
, U' R( L% K6 Q- \+ j) t9 ktvb now,tvbnow,bttvb好好一個為民服務的公僕,為甚麼會得到如此“詼諧”的外號呢?
4 |' z" p( Y+ N2 u* Z  j* U3 `公仔箱論壇
( {. w8 p  x0 \" Ltvb now,tvbnow,bttvb原來,這個小警察不單“鳥”得出名,而且還貪得無厭。那個年代,純樸的新村哪有甚麼重大罪案,他也許是太空閒了,就老愛躲在大樹後面,檢舉一些犯上小過小錯的村民,例如你的腳踏車沒有掛上路稅單(那時腳踏車和汽車一樣,每年都要付路稅),或是你在夜晚騎腳踏車出門時忘了開車頭燈,他都不肯放過,非要把你拉上警局不可,除非你給他“咖啡鐳”。最離譜的是,他連小孩子也不放過,窮人家小孩的身上只有5分錢,他也照收不誤。久而久之,“lima sen”的外號,便不脛而走了。
8 ?  Q, ~5 ~' H4 x" _" L1 Y% |' r) N& W
重提這個幾十年前的警察故事,是因為雖然“lima sen”的警察今天沒有了;但“lima puluh”的警察,今天卻時有所聞。因此,總警長若想改變民眾對警察的“不信任”和“刻板印象”,還得從“治警”這方面下手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