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10-25 06:50 AM 編輯 * i* w) t2 _4 Q" R# e
% k& n4 B( D1 p9 y5 Y8 r8 V6 p公仔箱論壇蘋論:「關愛基金」關愛的是誰?; L8 E% w, G8 W' T
% @% A3 G, J* _/ ?6 A公仔箱論壇被曾特首視為「得意之作」的百億「關愛基金」剛開始籌款就出現大大小小的爭議。有的批評「關愛基金」是曾特首「明醒」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的好牌,讓他在後年參選特首時有更多籌碼。有的則批評基金形同另類稅收,對商界及企業不公平,並可能會影響其他機構、基金的慈善捐款。5.39.217.77:8898# Q$ c! ~/ P' _% @* I8 x
5.39.217.77:88988 ]7 H; I* J/ D* m2 a n% I
此外,也有人質疑基金可能成為「河蟹」(和諧)基金,協助政府製造社會和諧的假象!+ J" M9 t: X/ i# W& F7 s3 Z0 N
$ f8 o7 r+ [- e0 Z; E
新政策、措施引起爭論、質疑是正常不過的事,特首、特區政府再不喜歡不樂意也得好好注意、仔細聆聽。更何況這些質疑絕不是無的放矢的,絕不是沒有理據的。先說是否明益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先生的問題。儘管唐司長從來沒有正面回應是否參選下屆特首,但從政治資歷、個人興趣、政治行情來看,身為政務司司長及特區政府第二把手的唐英年參選的機會實在高唱入雲,不參選才是嘖嘖怪事。在這樣的氛圍下,他的一舉一動及工作表現難免跟特首選舉扯上關係,難免被聯想會否影響特首選情。5 y; Q) l5 W. H' \- o N/ V
& _. Q. ]% J! C: J+ a: R. m今次成立「關愛基金」名正言順的讓唐司長可以着力跟富豪巨企打交道,可以着力為備受批評的商家塗脂抹粉;又能打着照顧最弱勢社群的旗號爭取曝光。這樣的政績實在對唐司長非常有利,特別是二○一二特首選舉仍然是小圈子選舉,工商界影響力極大;唐司長今次既能拉攏商界,又能爭取民望,還有甚麼比「關愛基金」更好的助選計劃呢?5.39.217.77:8898) K5 b# R/ ]+ ?+ F6 \
& t0 {2 q! ^# d3 t) Q曾特首解釋說,基金涉及多個不同政策範疇,由統攝全局的政務司司長負責最合適。表面上看這個說法好像有點道理,只是任何政府政策幾乎都涉及不同部門,不同利益,總不能全部由政務司司長負責吧!而且,政府內部如民政事務局、勞工及福利局轄下有不少類似的基金,有關局長在管理上比政務司司長更熟手、更有經驗,交給他們負責既可以避過政府偏幫爭議又能更有效管理,政府為何不好好考慮呢?tvb now,tvbnow,bttvb, E+ z: T$ `+ Y( Q5 Z
tvb now,tvbnow,bttvb' T5 ?. c& o/ s% f, q; l. c8 ^
另一方面,著名商人陳啟宗先生指基金形同稅收也值得政府及社會深思。雖然曾特首一再強調基金是自願捐款,不是強制性,更不是強迫商家、大企業做善事。問題是出手的是特區政府最高層, 又是在政府每年最重要的政策文件提出,在香港有相當業務及投資的企業顯然不能低估它的政治涵意,更不願顯得「唔畀面」或給人一種「唔識做」的觀感。
0 I9 d9 o1 Y; z$ X公仔箱論壇
# w3 W! U! ~2 \tvb now,tvbnow,bttvb換言之,由特首牽頭的基金已成了滿載政治壓力的任務,商界不能不應酬一下,不能不撥出額外的資源應付。這種「非自願又不能反對」的捐款不是形同「慈善稅」嗎?而從原則上來看,企業按時繳納各項稅款及收費已履行它的基本責任,不少社福及慈善工作正是由這些稅收支付。若果政府認為社福開支不足或應付不了需求, 它大可以加稅或開徵「慈善稅」,讓企業增加對社福事業的貢獻。對企業來說,這樣的做法更清楚明確,更公開透明。現在成立甚麼「關愛基金」,要求企業額外捐款;捐獻的數額既難預計,往後還有沒有需要作進一步捐款也不清不楚。結果是,「基金」成了隨意增減的稅務負擔,令企業及商界難以應付,令小股東無所適從。
, n1 H: c! _4 t5 N& C* o7 Q- T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4 a8 e0 A% r1 i6 [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企業或富豪每年捐款都是有底線、有限額的。政府一時間抽走五十億元私人捐款,其他慈善機構、社福團體的捐款肯定受影響,倚賴個別企業捐款的團體及服務更可能立時出現財困,無法營運下去。# X u5 n! s+ d
% Y( h8 r: h4 D3 Itvb now,tvbnow,bttvb這些實際的疑問、困難,特首及特區政府如何應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