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迎来了秋高气爽,却也不得不面对天干物燥,随之而来的是不断蓄积的“内火”。上火的日子是难受的——低热、虚汗、咽干、便秘,浑身的不舒坦却又无法查出具体疾病。白领们如何在这个“秋燥”时节里清热去火,新浪健康将邀请多位专家为大家出谋划策。 上火类型多样切忌随意用药
& |, l* W) e! r# V8 V* d5.39.217.77:8898 秋季相对干燥的气候会加重内火的蓄积,让亚健康的状态表现得更加明显。很多人会选择储备一些传统的“下火药”用以祛除内火。望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泽民提醒“火爆一族”,虽然都是上火,但“起火点”不同,其表现症状也不一样。如果不按照症状盲目用药去火,很可能造成“火上浇油”的局面,让身体陷入更大的麻烦当中。5.39.217.77:8898- `& s! a# I; r
王泽民认为,中医将身体内火分为几种类型。“心火”主要症状是舌尖发红,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肺火”主要是不断干咳等呼吸系统症状;“肝火”则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舌边尖发红、双目发红;“胃火”旺盛则往往导致口臭、牙龈出血、便秘等。而由于肾虚导致的虚火旺盛则主要表现为盗汗、烦热、失眠等。这些不同的上火症状必须用不同的药物来进行调理。
; K) r0 j8 [: N& h! [5.39.217.77:8898 调理去火首选水煎中药
! x) _ |' a2 J8 K6 Itvb now,tvbnow,bttvb 对于调理去火,王泽民推荐首选自熬中药。因为汤剂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量的增减、配伍。比如患者上火的同时还伴有脾胃虚寒,这时候配药就可以加入温性的药材以中和去火药材对脾胃的伤害,而这种效果是中成药无法达到的;如果一些年轻人嫌在家熬药麻烦、不易掌握熬法,也可以医院购买中药粉剂——医院将配好的药材研磨成粉,患者只需要在家用水冲服即可。效果上跟水煎中药相差不大。
, K. z% }8 e0 M1 r2 h$ {6 ?, X 此外,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人,比如常有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也可以选用金银花、蒲公英、菊花、小蓟等中草药,捣汁或熬水,连续服用一周左右。但要注意,脾胃虚寒,经常腹泻的人不宜使用。公仔箱論壇, M; M, k n' ?+ ^& L
服用中成药去火莫超一周5.39.217.77:8898' U6 E& w7 a; g; N5 `: U! G
如果习惯选用中成药调理内火,一定要对症选择。“心火”症状可以选择“导赤丹”,“肺火”旺盛推荐选择“羚羊清肺丸”,调理“肝火”适宜使用“龙胆泻肝丸”,去“胃火”不妨试试“牛黄清胃丸”,虚火上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
; ]5 P9 h2 Z6 k5 b0 _) Wtvb now,tvbnow,bttvb 王泽民特别提醒选用中成药去火的患者,一定不能把中成药当做长期调理用药,一般治疗推荐使用3天到一周。因为“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这类下火药物可能给身体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很多人经常使用的牛黄解毒片,长期使用还有可能造成慢性砷中毒。如果一周以后症状不能缓解,就必须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