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7-20 01:18 PM 編輯 5.39.217.77:88980 i4 e4 g ?9 z8 U& ]1 H
公仔箱論壇! U& o, H9 g: W/ c/ }! F
改變官商勾結的政經結構 余省三& I/ ]: k" v4 @, W5 U6 j5 ~
公仔箱論壇% b; g" M9 k' e! d* c
「大市場小政府」、「自由經濟」、「自由市場」都是香港政治正確詞彙,不論什麼政策,商人、官員都會隨口用上一打半打這類空洞關鍵詞,並於最後硬生生補句「有關政策不違反市場經濟理念」為結論。當然,自由與競爭是兩回事,大市場小政府更從來都是空話。特區政府是土地的唯一供應者,定期公開賣地保證土地供應,或是以不干預自由市場包裝,透過勾地表制度讓財團直接控制土地供應,這政策選擇本身實際就是一種高度干預。公仔箱論壇; R. K/ L/ S* L4 z" O) U2 H8 T
9 f2 U/ G" f- G e1 w. o* N' h) ^$ L( z+ \tvb now,tvbnow,bttvb再觀察社會實况,我們生活中由超級市場到貨櫃碼頭、地產、電力、煤氣、巴士,都是由幾個本地財團壟斷,我們不見得有很大選擇的自由,至於財團間的價格競爭更乏善可陳。坊間有關這種官商勾結結構的批評,主要來自年輕一代公民力量,其論述主要建基於生活觀察,礙於欠缺商業運作經驗,往往雖擊中時弊,卻欠缺細節及流於理論。而對土地制度政策及壟斷競爭問題有洞見的人士,則多是政府及商界中人,自然不願細談這方面的「心得」。結果傳媒充塞的不是商人官員的「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謬論,就是重人文價值社會公義,但欠缺產業調研的「八十後」宣言,兩者皆未能說服重利保守的中產市民。
6 f3 c* b7 R9 x- S! etvb now,tvbnow,bttvb& i' V! h8 c/ [0 B3 ^
潘慧嫻的《地產霸權》(Land and the Ruling Class in Hong Kong)正好填補了這缺口。潘慧嫻曾任新鴻基地產創辦人郭得勝私人助理八年,其後加入嘉里建設,負責土地物業估價及收購,對香港土地制度政策運作十分熟悉,並從政策歷史及制度入手,剖析地產泡沫,及社會經濟持續不公的根源。
7 ]9 C- `/ e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C+ C7 [* e4 h# M# H* m6 D
土地制度 競爭政策缺失
1 D6 {' _& A3 j! e5.39.217.77:8898作者認為,今日香港最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及經濟問題,根源都在特區政府的「土地制度政策」及「壟斷競争政策」缺失之上。而土地與稅收制度,正是社會不公義的溫牀﹕土地壟斷、地產泡沫、官商勾結、行業經濟過度集中、貧富懸殊……都可造成社會的不公義。除非土地與稅收制度徹底改革,否則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將難以解決,作者認為﹕只有民選政府才有能量推動這艱巨的改革。
1 x' ^7 N5 w4 S- @5 G! T5 d5.39.217.77:8898( J% N- [0 k! [5 ^+ d4 B# i" @
九七年前港英政府以賣地為主要收入來源,土地收入佔政府總收入逾三成。採取高地價政策,也讓英國企業受惠於較低利得稅稅率。九七年後特區政府儘管信誓旦旦,時刻以「關注公眾利益」為口號,政策卻處處公然向財團輸送利益。例如未經公開招標便把數碼港地皮批予電訊盈科,其他例子有「孫九招」、西九項目單一招標、「紅灣半島」私人參與居屋事件,都反映政府官員對地產商曲意逢迎。2 v$ }, k( e1 S( M V" p
3 \8 `2 u6 v4 x1 R! p; F! b P; u6 L _3 s其中「孫九招」暫停定期公開拍賣土地,政府更把土地供應的時間、選址的控制權拱手相讓予地產財閥,原本暫時措施的勾地表制度,不經不覺已成了長期政策。雖然政府不承認,但事實上政府已在行高地價政策。比港英政府更涼薄的是,特區政府除了限制土地供應外,更停建了居屋。: r0 Y E6 v2 n: f
公仔箱論壇5 |' _4 d c: R* ^& q1 Y" ]
近期大吹大擂的「九招十二式」,說穿了不過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指引,而內容也不過是要求地產商以道德一點的手法售樓而己。打鑼打鼓把這些既不足也無力的指引說成「降溫措施」,實在愚民至極。/ G" d* H" f! {5 i, k
公仔箱論壇 x. X; T i% n
六大家族財閥
: ~$ I8 @7 @; e8 h, ?7 htvb now,tvbnow,bttvb在各種壟斷經營權之下,市民被迫為日常必需品——住屋、管理費、食品、交通、燃氣、電力——支付過高價格。但政府不是為虎作倀協助財閥壟斷經營,就是採取被動「自由市場不干預」政策助長壟斷經營。中世紀政府靠攏地主,透過地主行使經濟權力勞役百姓。今日之差別只在於市民每日工作十二小時領薪水,再被迫向財閥進貢。普通市民耗盡畢生積蓄以按揭槓杆買發水樓,每月還債供息,還要向發展商交管理費,到商場食肆快餐品用膳購物(租金直接或間接與營業額掛勾),燈油火蠟,衣食住行,月底你計計每月支付予那六大家族財閥的金額佔月入的比例,恐怕你會以為自己仍活在封建時代。5.39.217.77:8898* k0 {% W1 a4 N6 y2 A# U% j
! E. v8 P1 t: p公仔箱論壇地價高企變相是一種間接稅,發展商基本都把地價全轉嫁置業人士,高地價重擔由購買私人樓的消費者承擔。地產財閥獲超高回報,並享受着較低利得稅稅率;政府從賣地獲超額公帑,養活不斷膨脹,薪津偏高的公務員一族。tvb now,tvbnow,bttvb5 J, J2 f- D4 @/ H
' A; G9 u+ ~2 P6 O財閥政治影響力極大
0 L: e% m) d# X+ o3 O4 g( M公仔箱論壇地價高企,地皮面積龐大,地價非一般中小型發展商能承受,更使地產市場愈來愈寡頭壟斷(Oligopoly),地產財閥的政治影響力愈來愈大。據《南華早報》報道,截止今年三月,六大地產商的董事在各法定及諮詢組織擔任共達五十六個職位,比九八年的十六個職位大幅增加。另外,六大地產商在八百人行政長官選委會中佔有不少席位,並對多個立法會功能組別極具影響力。換句話說,地產財閥不單有力影響行政長官人選,更能在分組點票中否決任何議員提案。
4 t' u9 U, W, Q)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X' k# h8 Z
分配及限制土地供應,項目地積比率,補地價等決定,只由數名政府官員決策,欠缺透明度。政府似乎沒有從梁展文事件汲取教訓,局長級官員退休後,仍可尋找有直接利益衝突的工作,首長級公務員離職就業檢討委員會根本沒有約束力。「識做」官員大搖大擺在退休後一邊領長俸,一邊到財閥的公司支薪。tvb now,tvbnow,bttvb" j( Y& ~# Y4 o
5.39.217.77:8898% U5 j. F' V( q m4 G8 s
高槓杆賭局貢獻在哪?
4 h6 j+ \5 a! v- m! T3 x4 f5.39.217.77:8898樓價瘋狂上升,就算今日沒有董建華也沒有八萬五,最終亦必然崩盤。升幅愈大,跌幅愈大,傷亡愈慘重。香港社會根深柢固地誤信「地產就是財富」,一個單位不只是安樂窩,而是一種儲蓄工具。其實,地產更像高槓杆的賭局,經濟環境逆轉,失業率急升,樓市泡沫爆破,一代人的財富便隨風而散。這便是高地價政策的代價。
$ |+ I4 \$ n q& q, `$ J8 R公仔箱論壇
7 g& h1 ?% C( |8 f* S公仔箱論壇通貨膨脹、資產泡沫、財富轉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哪裏?九七年樓價從高峰崩盤,轉眼已十三年光景。地產財閥積累多年超高回報,加上享受着公共事業壟斷性現金流,泡沫爆破後只是一兩年回報率暫時降低。但當年四十歲的中產一族若未能在瘋狂的樓市炒賣及時脫身,這十三年的日子定感觸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