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7-22 08:21 AM 編輯 / k7 x# l" h$ f1 N0 F" [, t
5 q$ |. ?0 O; ^# `, {- p# ^共黨八股 陳雲5.39.217.77:88981 i( p. U1 i' I; D9 m- f2 P. p0 S! O
一個仍算是自由經濟的概念 market enable, 因為用了共產中文的套式“為...創造條件”,無意之中,將自稱信奉自由經濟思想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的經濟發展理念,染上計劃經濟色彩。
% H H7 D' F* ?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5 [: Q0 p& H8 ~
香港特區政府的財政預算案上用的(proactive) market enable, ,是不應與“(積極)為市場發展創造條件”對譯的,後者的英文翻譯是 create conditions for market development, 而 Market enable 或enabling the market, 則只能是“為市場提供條件” - 他列舉的五個角色之中,有四個都是提供條件而不是什麼創造條件(第五個是推動發展)。然而,若梁錦松自居為“忠實的市場經濟擁護者“,最好還是改用中文的”順應市場“一詞(英文可用 facilitate the market), 因為即使加上積極之類的衍詞,成為“積極順應市”,仍不失自由主義精神。“順應”一詞,出自“易經”,古雅通達;至於 create conditions for the market或者 create condition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的講法,英語世界可謂絕無僅有,互聯網搜尋器的結果,多是中共對外經貿部門的黨官所用。“積極為... ...創造條件”這個累贅的共產中文套式,通用的中文是“促成”,簡單明了。公事中文,最少有四千年的連續使用歷史,若加以適當革新,其表達能力及精確程度,絕不亞於外文。公仔箱論壇3 M. m9 A& o% A; A8 j5 u
0 L7 y: [& q( P- j' s2 l
梁錦松一言驚醒
# ~) j$ ? _5 {$ s \+ ~政府是可以順應市場的,即是提供保障產權和盈利的法律和司法環境,在需要時為帶來創新的市場參與者(innovative market players) 清除障礙 - 特別是政府設立的障礙,讓新的企業或經營方式得以進場。至於“創造”,是無中生有,說要為市場發展“創造條件”云云,不但語義空泛(預先欽點“增長行業和“先進商人”?預撥發展用地?要創造多少條件?條件創造了但沒有市場又如何?),而且違反日用語言的常識,一般人說的條件,是指“既有條件”given conditions, 而不是由萬能政府隨意創造的條件。如果真的要“積極地”為市場發展創造條件,則恐怕政府要改訂市場法則,並且私相授受,輸送利益了。董老一手促成的數碼港和香港迪士尼計劃,便是“積極為市場發展創造條件”的範例,成效如何,大可拭目觀之。tvb now,tvbnow,bttvb: q' I: O3 `; ?$ o/ Q" E. i
公仔箱論壇. h5 b3 b1 s, S2 h2 N1 w! C
這類共產中文衍生的虛浮語詞,黨官可以講,二流分析員可以講,但在有超過一百年自由經濟傳統的香港,由一位新任財政首長道出,不獨是官方中文修辭的大錯失,也是官方政治哲學丕變之徵兆。9 h6 u# z1 b6 a- H3 d6 K8 P8 n% Z
0 @5 X$ n& Q% G# y! W7 K9 ^5.39.217.77:8898先有董老向報界高談八萬五的房屋政策“不存在”,後有梁錦松在議政堂高論“積極為市場發展創造條件”。此等渾濁言文,裡巷言談,嬉笑文章,都無不可,但若直入朝議,宣之於政,無疑是文化自伐。精神的陷落由語言的陷落開始,觀察政府要員帶頭亂用共產中文,港式中文自身又有鄙俗化(如報紙新聞和電影字幕濫用的粵語俗字)以及'同音竄改'的歪風(如 “'智'在必得“之類的電視節目命名,銀行宣傳的”財息兼收“等),恐怕中外先輩在香港艱苦建立的人文傳統,風流雲散矣。
! A. R0 O2 ?, c, t5.39.217.77:8898
/ u5 M5 @8 s" c ?) b c官僚氣習滋長含混語文
: N% b: R. `, N( J( n( w" M( s$ t官方言文有官僚氣習,要“打官腔”,在所難免,即使號稱清通的英國散文,落在愚而自用的庸官手上,也會一塌糊塗,當年我為了謀食而鍛煉公事英文,就曾精讀 Sir Ernest Gowers 為英國公僕寫的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1948初版,1986年更新版),受用不淺。若官僚由不學無術之專權領袖率領,又無民主,法治和考核制衡,則其言文之粗鄙,胡混和費解,就無以复加,若又有現代傳播技術為之翼佐,由黨政組織強迫民眾學習,則千篇一律,萬人一面,而舉國昏沉矣。
/ Q4 O% |, Z* c8 x+ @% e9 K 7 a) |7 Z0 n) O7 f/ y# \2 ?4 g
前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覆亡之後,德國的語文家整理東德的公事德文(學者戲稱為“第二類德文” die zweite deutsche Sprache),大致歸納出三個語言特色和政治後果:一是“言文含混”,令人頭腦閉塞,辦事糊塗;二是“濫用簡稱”,令人費解,妨礙溝通;三是“語詞矛盾”,歪曲常理,積非成是。經過馬丁路德,哥德,康德等大哲人洗練的現代德文,落在還算斯文的德共手上,仍淪落如此,則由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亂離之中倉皇之際建立的現代中文,遭逢了草莽出身的中共幹部,其滋長的共產中文,更是不堪。tvb now,tvbnow,bttvb; K4 T% y; L w- p! U
公仔箱論壇+ a1 e; D; k: W6 \
毛澤東也除不去“黨八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7 U4 a3 [* Q" P' l0 A4 a" E
共產中文,毛澤東曾稱之為“黨八股”。“黨八股是指在革命隊伍中某些人在寫文章,發表演說或者做其他宣傳工作的時候,對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詞和術語,言之無物,空話連篇,與上述的(明清的)八股文一樣。“(見”整頓黨的作風“,毛澤東在中央黨校開學禮的講話,一九四二年二月一日)。公仔箱論壇* c# A" |8 i- O. w; |- e
tvb now,tvbnow,bttvb# @$ M8 r" x) |
毛澤東早在一九四二年二月八日“反對黨八股”的延安幹部講話中,已經指出黨八股與五四“白話文”之傳承及共黨官僚氣習的雙重來源:“黨八股這種東西,一方面是五四運動的積極因素的反動,一方面也是五四運動的消極因素的繼承,繼續或發展,並不是偶然的東西。 “他指的五四運動積極因素,在公文文體而言,是主張摒棄艱深和虛泛的套語,追求淺白,樸實的文風,而”積極因素的反動“,就是指共產幹部用白話文的方式來復辟虛泛套語。所謂五四運動的消極因素,是指盲目崇洋,引致歐式中文氾濫。
0 N9 w: I( Z H2 y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G3 a1 P8 m9 }" T& ~: x! D
他向幹部痛陳以教條為內容,以形式主義為表達方法的“黨八股”的害處:“一個人寫黨八股,如果只給自己看,那倒還不要緊。如果送給第二個人看,人數多了一倍,已害人不淺。如果還要貼在牆上,或付油印,或登上報紙,或印成一本書,那問題可就大了,它就可以影響許多的人。而寫黨八股的人們,卻總是想寫給許多人看的。這就非加以揭穿,把它打倒不可。黨八股也就是一種洋八股。這洋八股,魯迅早就反對過的。我們為什麼又叫它做黨八股呢?這是因為它除了洋氣之外,還有一點土氣。“- K$ L3 \: v2 c* ]* N! y
公仔箱論壇7 _! ^* G4 W1 T
毛澤東說得不錯,盲目歐化又鄙俗不文,正是共產中文的特色。: V6 W) ~) l: @8 _: B9 ~3 w
, e5 u. C( x3 n; d% `* m; ^6 u* N“不以人廢言。”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的反思,認為樸實的現代中文當從白話方言,古文經典和外國語文取得滋養,是白話文運動的修正,可惜反對古文提倡白話容易,繼承古文,吸收白話和洋文來建設現代通用中文 (Common Chinese) 困難。毛澤東權傾一時,也無力貫徹他的官方語文改革運動,無法撲滅“黨八股”於萌芽階段,因為含混而荒謬的官式言文,正是依附專制集權的制度而生的。反而毫無政治權力的胡適先生,其未脫民粹躁動的白話文運動卻成功了。若以為歷史只是成王敗寇,未免是孤憤之言。
. Y$ E2 g! h9 t4 F& v( L v 公仔箱論壇5 L. @3 C% Q2 z8 A; T4 O
暴力語言和數字遊戲5.39.217.77:88980 o$ z- X% i- S- u$ X) {, k
共產中文南侵香港,非始於今日。在八十年代,共產中文已開始在香港一般報章出現,當時我曾撰文警醒(“反映,落實,下放 - 借用中共政治術語帶來的意識危機”香港時報,一九八七年三月八日)。以下的舉例,稱不上是科學的類型分析 (typology) ,只是按其輕重,枚舉一二。舉例之中,共產中文的例詞先行,括號內的是通用中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U. y" q5 P- G& P
: ~8 e; V& Q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濫用暴力語言:“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無端批評中國政事);嚴打貪官(整肅貪污);嚴打犯罪份子(肅清匪黨);鬥垮鬥臭(聲討),“狠斗私字一閃念“(公而忘私);打假(掃蕩冒牌貨);掃盲(普及識字教育);滅貧(濟貧),”掃黃打非辦公室“(淫褻物品條例及版權條例執行處);堅定不移/絕不手軟(堅決,決意)。
* J( G& y: m9 b5.39.217.77:8898董老的“施政報告”說,港府資助教育,是“絕不手軟”的(應說“毫不吝惜”)。食物衛生署的統一處理活雞,也說成“中央屠宰”。官方的暴力語言,往往是暴力政治的徵兆。近日香港警察高調在清晨上門逮捕曾經在數星期前和平示威的平民和大學生,而棄用往日的電話通知到警察局協助調查的做法,即是暴力政治的前奏。
( M2 O `2 p$ \$ ?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7:88989 a) w9 B1 T, W5 P: A
偽“數目字管理”:為了方便臨時演講和俗民記誦,革命宣政不免要用綱領條目,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之類的急就章,但後來就氾濫成災了。如一大二公,雙百方針,三面紅旗,四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破四舊,四個現代化,五講四美三熱愛“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最新的有江澤民的“三
8 C# u& H. k5 ~& v; t; k) P6 s3 X7 ]個代表”。董老會見傳媒,就少數公僕躲懶一事,說過:“三個不容忍”。香港教育署的課程改革,有一條龍學校網,八大學習領域和九大共通能力,頗得黨八股真傳。# T0 Y$ Q7 \2 B8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3 v4 R( ~, i* e+ w4 v+ B
費解的簡稱與連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K- s7 ^, K3 m+ g C( P9 H$ c1 H9 `' Q
費解的節縮語:態勢(是事態還是趨勢?);法規(是法律還是規則?)協商(是協議還是商量還是兩者皆非?)推介(是推薦還是介紹);調研(是調查還是研究還是兩者兼備),培訓(培養還是訓練?);達標(達到指標還是達到目標?);公交(公共交通還是在公共場所性交?)公安局(公共安全局還是根本就沒有全稱?)。這類節縮語模糊了原來的詞義,也省不了多少時間。
/ d. G' R# b# n) Q4 }tvb now,tvbnow,bttvb1 z5 H: }$ J `2 o6 l' O8 ~; H
不提全稱的簡稱:共黨的組織緊密,裡外分明,他們不打算擴大與黨外溝通,而且政令朝令夕改,也不打算傳之久遠,因此凡是共黨都喜用簡稱,甚至官方新聞也不先提全稱就用簡稱。如人大,政協,中全會,教委,省委,市委,黨支書,勞模,紀檢會,計生委,勞改,勞教,推普,走資,農轉非(農村戶口轉非農村戶口,以便農民移居城市),申奧,博導等。香港則有特首,不知是特區首長,特別首長還是特務首領。某些親共人士起初也對特首一詞不滿,結果不了了之。
: S: Y2 f- Z3 j2 a# ^5.39.217.77:8898 0 P9 [$ |) `7 Y7 Z$ n& `# l
近義連稱:同義連稱,是中文的修辭特色,如“虛假失實”一詞(“虛假”與“失實”同義),但共產套語則擴大至近義者也連稱,令詞義費解。如假大空(虛假);坑騙害(欺騙);封資修(即“階級敵人”);黨政軍,老大難,多,快,好,省。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今年三月十三日向報界公佈,要建立公務員“新”文化,達到“精,快,儉”的目標。用“近義連稱詞”來宣政,是要為複雜的問題提供簡單,強制但愚昧的答案。
- Z5 y4 F' y4 h5.39.217.77:8898 D) G" I* }# H, a: R
手要硬,道理也要硬濫用套式語:為人民服務(服務民眾);向......學習(如向雷鋒同志學習);把... ...進行到底(堅持),為... ...創造條件(促成);為... ...奮鬥終身(矢志);不存在... ...的問題(談不上 ... ... /遑論);站到... ...的對立面(對立);緊密地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拱衛黨國)。
$ H# A% f, [& r/ t7 o' c/ {; X( {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7:8898 I0 a3 w# k. t! K1 Y
濫用軍事用語:精神武裝(決志);統戰工作(拉攏 /招撫);做思想工作(遊說);工作崗位(職位);台商“進軍”上海(台商在上海投資 /設廠);進駐(移居);搶灘(爭先);商戰(競爭);培訓基地(訓練學校),勝利完成(如期完成);發展才是硬道理(經濟發展為先);一手抓經濟,一手抓政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政治與經濟並重)
9 o$ f* b2 i2 z6 Y, X. j2 t( ]3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C7 k9 ?0 e7 ^& @' e; G# S/ d
將人“物化”的詞:在計劃經濟下,“計生委”可向婦女強行“計劃生育”(內地用語),一如牲禽之任人閹割;在自由經濟下,文明人自有“家庭計劃“(香港用語)。tvb now,tvbnow,bttvb! w4 n$ N ~ V& O9 l
( X4 @9 V; w# Z# t0 f0 F逃避現實的委婉語:待業(失業);下崗(失業);富餘人員(窮人,無業人口)。香港近日則有薪金下調(減薪),資源增值(無薪加班)和縮減規模(裁員)。濫用“新”字:這本是五四時代的通病,一如今人之濫用“後”字(後某某主義之類)。毛澤東高舉新中國的“新民主主義”,以別於西方社會的民主政治;董老在二零零一年十二月十八日晚出席香港大學九十年校慶時,提出“新精英主義”,以別於舊港英的精英管治。5.39.217.77:8898& c9 u* | }7 l7 R3 _/ R$ m
5.39.217.77:8898' E, x! `5 e6 }7 _9 J
共產中文是語言精神病. }3 y L/ D3 c9 z: P. ~
江澤民在二零零零年二月考察廣東的時候,發表“三個代表”理論:“只要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我們黨就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永遠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並帶領人民不斷前進。 “在我看來,這是一段用漢字寫成的,蹩腳的德文句子,諸位不要驚訝:從小就閱讀,背誦從德文俄文翻譯過來的馬列著作和含混論述的人,絕對有本領用漢字寫出德文或俄文句式的中文。
8 ?3 ^& ~! b& R- T0 D/ h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K, C% s p4 \) q7 b
請看下列一道內地中學會考的模擬考題:) o2 Q1 g# l2 N+ A- B+ J
先設計,後施工,才能建成樓房。這個事實說明了:. d- D7 R) I# e
A.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作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Z3 y: E4 t& w# a
B. 意識對物質有決定作用
/ d7 B) E( e- m1 A1 ?C. 先有意識,後有物質tvb now,tvbnow,bttvb+ E, U' H3 b7 t
D. 設計構思是工程師頭腦自身的
# H$ A7 n- T0 j. P* i' I9 c- ~公仔箱論壇建議答案是A。但我認為恰當的答案未列出:E,考官患了語言錯亂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s' p0 y$ E* \9 m- M$ H: T
5.39.217.77:8898" }2 s3 K! h" O/ N; D
冒牌的德先生和賽先生黨官的教育和行政環境,充斥歪曲語理的共產中文。明是有理,卻說混話。以下列舉五四時期追求的科學,民主,哲學,白話等事,落在共黨手上,變成什麼樣子。
+ |( h2 ]& X$ r) htvb now,tvbnow,bttvb $ A( ^5 S, Q+ X4 h5 H& L
偽科學語:自然災害(天災);十年自然災害(人禍);高度評價(激賞);極度遺憾(震怒);比較完滿地......(尚可);投資者技術含量高(有科技公司投資);講者發言的信息量高(講者言之有物);政策力度要大(增加公共資源)。
+ | b6 S# L: k. X( Y2 {; U. @
: z) q9 X7 s1 \% g5 s8 U崇拜科學,是五四遺留,今日猶有原子筆(圓珠筆)之說,原子襪一詞則淘汰。八十年代之後,中共提倡科學態度,令“比較”一詞在文章之濫用,不堪入目。也許中文的“比較”,發音短促,書寫簡便,若是英文的relatively, comparatively, 則'比較'一詞,當會慎用。tvb now,tvbnow,bttvb4 }- f! S8 F* Z
4 _9 I; j, J0 D; s: j& X6 w5.39.217.77:8898偽民主語:人民(公民);各界代表(指定代表);作風民主(開明),民主協商(商議);民主共和國(專政)。
# Z/ ^* c% c4 U4 q $ y& W" U* k3 t
偽哲學語:存在(有);不存在(無),反映(傳達);落實(執行);精神文明建設(文教);辯證看待(審視);發揮主觀能動性(立志);從量變到質變(變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分析述句用推理證明,經驗述句用觀察檢驗);人民內部矛盾與敵我矛盾(中共黨內鬥爭與黨外暴政);通過現象看本質,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明辨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