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慰安婦有尊嚴地度餘生」 有心人花15年記錄被遺忘「母親」
「『慰安婦 』年紀老邁,最大的苦惱是行動不便,需要有人照顧,這是錢解決不到的!」班忠義由1995年至今,走遍大半個中國,接觸60多個慘受日軍蹂躪的「慰安婦」,初時為拍攝日軍侵華的證據,後來不忍這群母親漸漸被社會遺忘,雙方建立了母子情,每年母親節,也會跟日本 妻子向她們送上祝福。2 l3 M8 G7 {2 c/ I; r+ M
+ |, R+ V) t9 U7 ^50出頭的班忠義,昨日來港參加座談會,介紹其紀錄片《蓋山西和她的姐妹們》,片長80分鐘,以山西省幾位老婦的慘痛經歷為線索,揭開這班「慰安婦」60多年後的貧困生活,其妻子則趁母親節,帶同兩位孩子到海南島探望當地受害人。他說︰「妻子雖然是日本人,但她和我一樣明白日本侵華的歷史,亦希望透過行動,教導下一代不要忘記這教訓。」- C. J% N C% D6 a0 v
# D8 |. e: p5 H8 Z; a* a. I1 M2 s' r
日籍妻赴海南探受害人
& {; d+ m0 N0 I' @0 \5 I* O" {! ]
- O6 U& J ]$ e5.39.217.77:8898班忠義在1980年代是黑龍江大學日語系畢業的高材生,其後到日本學習日本語言文學。90年代以優異成績取得碩士學位,現為旅日作家。1992年,他出席一個國際組織在東京 舉行的「慰安婦」聽證會,看見山西盂縣的萬愛花代表中國受害者出席,憶述經歷時由於過度悲憤暈倒台上,激發他回中國了解「慰安婦」的生活需要。
) I- w; c% R7 A5 ^- wtvb now,tvbnow,bttvb
0 K, E& T. i" a% o走遍大半個中國拍紀錄片
2 A, w+ B; q( H1 K5 @公仔箱論壇 @. x" j: s; @' A) g
「當初探訪受害老婦時,她們見我長得像日本人,因害怕,所以趕我出去,我需要耐心跟他們解釋,經過不斷探訪,彼此漸漸建立信任關係。」班忠義說,大部分「慰安婦」得不到親人及鄰居尊重,沒有美滿婚姻,晚年潦倒。數年前他認識一對住在山西窯洞的夫婦,因沒錢買煤而買廉價的炭生火取暖,不幸在住所中毒而死。5 R+ S; h( M, j) O
- t( F* u- |0 e: G3 d( D隨著婦人漸漸老去,即使有領養子女的,也不一定獲適切照顧,班忠義表示,認識的受害人仍然在世的,只餘下20多位。5.39.217.77:88981 p0 X/ u8 p4 A5 k
/ A/ `; w$ N; X5 ]7 P0 D ]& atvb now,tvbnow,bttvb他認為中國政府應為婦人討回公道,並提供適當照顧,讓他們有尊嚴地度過餘生。該座談會由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教協及紀念抗日受難同胞聯合會舉辦,香港史維會共同社席何俊仁 、紀錄片導演張虹及抗日聯主席簡兆平亦有出席。何俊仁表示,民間對日本侵華的索償運動已開展20年,但許多受害人亦未獲公正裁決,活在悲痛之中,鬱鬱而終,期望中日政府還回受害人公道,亦兩國新一代認識這個沉重的歷史教訓。5.39.217.77:88989 H5 p& r3 b% T
0 A+ i) ~/ P9 S5 L# y" w1 u/ Rtvb now,tvbnow,bttvb
% U$ R% u1 `+ @. n) ?) A, w班忠義10多年來跑遍大半個中國,拍攝《蓋山西和她的姐妹們》,記錄在抗日戰爭期間被侵犯的女性年老貧困生活,2007年曾在日本全國放映,他希望將來也能本港廣泛播放,讓新一代關心受害者的需要。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
1
評分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