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amannn 於 2010-3-15 11:50 AM 編輯 % m& }' E% V, ]% e% `% m
; _: o& t4 E0 u8 v' t$ d
潭柘寺作为北京地区的古刹名寺,历史上游人香客云集,香火很盛。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它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 j) ]; ] d7 s, g# t# i
. c# Y7 R0 x1 l6 m
从金代以后,每个朝代都有皇帝到这里来进香礼佛,后妃、王公大臣更是数不胜数,平民百姓则更是难以胜记,特别是从明代之后,潭柘就已经成了京城百姓春游的一个固定场所,“四月潭柘观佛蛇”已经成为了京城百姓的一项传统民俗。在每年潭柘寺举办“浴佛法会”、“莲池大会”、“龙华圣会”等佛门盛会的时候,各地的游僧和善男信女涌身潭柘寺,成千上万,如风如云。0 j, f8 G5 ^. |2 u }
公仔箱論壇* T1 u# c: W1 X4 j7 X& ?. r' [$ m* _ v
潭柘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在历史上曾形成了多条古香道,从不同的方向通往潭柘寺。这些古道有的是皇室或官家出资修建,有的是由与潭柘寺结有善缘的民间香会出自于对佛的虔诚之心,而集资修筑的,还有的是当地的商号与百姓共同修筑的。这些古香道经过了历代不断的整修,使用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为潭柘寺的对外交往,为善男信女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r+ I" E7 H) ?% X! {6 @0 U, C" S! i
( }6 b& L/ C" {1 q6 J$ G! _# C公仔箱論壇上至贵为天子的皇帝,下至普通的平民百姓,所作的许多赞咏潭柘寺的诗篇中,都描写了古道沿途的优美景色,例如明代郭武的《登罗诃岭》、《潭柘寺道中》,公鼎的《潭柘南村》,清代康熙皇帝的《观苗无意到潭柘咏时景》、高士奇的《护驾游潭柘》、康熙皇帝《下戒坛将至潭柘马上同高士奇联句二首》、乾隆皇帝《初游潭柘岫云寺作》、《过罗睺岭》、徐元梦《送梅耦和游潭柘山》等,因而这些古香道是潭柘寺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e8 m3 l# E S( }5 T% q5 T, B公仔箱論壇. C! J+ A; F3 n9 N. T
初游潭柘岫云寺作 (清)嘉庆tvb now,tvbnow,bttvb/ J' ^7 }: \3 Y" C9 E! O
+ A+ k/ H1 p/ l0 E% V1 [7 o1 h
2 P8 z, z, i8 I# N" s, E: t+ a
西山古潭柘,今日径初由。
9 P; s5 H) Y n, m9 ~8 U7 g) S# C& Q) _5 B
问景层层妙,入门步步幽。tvb now,tvbnow,bttvb1 S J* S5 g.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8 A) R9 }' r; M# Z; ^% Q7 B6 a
春辉在峰顶,老树倚阶头。' G/ b: y! H. |5 A
tvb now,tvbnow,bttvb- k; X1 X7 L5 H4 M2 a/ G! q+ x
礼佛参心性,听泉泯去留。; H, w( U+ A$ Q" D
1 I1 a' P) w3 j& Ntvb now,tvbnow,bttvb 璇题标上界,神物护深秋。公仔箱論壇! \ ^7 m* e) P6 Y
+ G8 U k# l7 i% w H' J8 N% O% q 花雨诸天净,圆光万象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 k" c+ t
- v: v1 p7 [+ Y: e/ T" c8 {tvb now,tvbnow,bttvb 一宵亦旧业,中道勉前修。
P4 D" {2 p1 r v8 {# U6 e" Y6 F
! ^" r2 j2 Q& f. }1 G公仔箱論壇 汲汲离佳境,随云出岫游。公仔箱論壇( e, b& `& F) C5 f2 Y
+ t- t9 e6 D, z
6 X7 i [" B* J. `; U+ N$ o
+ T" D, O1 m8 Ctvb now,tvbnow,bttvb
. C& d3 z" m9 e& M6 rtvb now,tvbnow,bttvb' d9 V9 I n7 a0 K# t0 m5 Y9 \
1 q$ W' ]7 g9 C, A) g3 `' o5.39.217.77:8898
. ]- [3 _) B f/ Z; n! ptvb now,tvbnow,bttvb% ~& R3 }( _2 x
( ^# \' k: }3 I4 g3 _2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