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別內耗 兩岸戰略反小為大

李英明/中華科技大學副校長(台北市)3 Q) d4 \; r  t; x# n9 e# d
達賴事件、熱比婭事件沸沸揚揚的發生著,兩岸關係也隨著在悄悄的變化著、發展著。目前,兩岸關係的主格局是由大三通所制約的,執政黨等待著要和北京簽署MOU、ECFA等協議;在野黨努力地想突破目前兩岸關係的主格局,創造新的政治揮灑空間;而北京則以逸待勞地發揮著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力。 7 ^2 N$ n) f6 z; R& X( _6 L
5.39.217.77:8898- y) r, U' Q8 U' W7 q! t
tvb now,tvbnow,bttvb, K3 f6 T/ o- b! b# g% l; o% p
戰略位置,會隨著對比形勢的演化而改變。目前環繞在我們四周的對比形勢是,中國大陸從過去閉關鎖國轉變為全然的開放,並且和經貿全球化的網絡緊密連結。因此,曾經在不久前,我們希望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能夠通過台灣進入中國大陸的期待,已經變成有點浪漫。
, S/ ^2 K$ l2 D  \公仔箱論壇
, z" r/ B6 C- I! Q2 l; `" d公仔箱論壇若延續過去的期待邏輯來看,兩岸大三通的形成,很多外商應該會更想要在台灣設立區域營運總部,去經略中國大陸的市場,可是兩岸大三通之後,有不少外商反而準備或已經把台灣據點的位階降級,轉而納入中國大陸特別是上海據點的節制之下,這和原先我們的期待想像剛好倒了過來;我們原先認定的戰略位置好像不存在了。
) G. }5 b3 D& Q! V1 S3 i  p" G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8 A# P; n1 P
我們必須認清,我們的經濟要繼續發展生存,當然必須走出去,特別是需要進入中國大陸,在經濟上形成連結;台灣不可能自外於中國大陸而想要獲得經濟發展。不過,和中國大陸經濟連結,為的是能和經貿全球化的網絡連結,擴大經濟空間,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就真的會在經貿上嚴重地依賴中國大陸,從而喪失我們經貿的主體性。處在經貿全球化的網絡中,我們的視野不能只死盯在中國大陸上,因為我們是屬於全球的,只要我們有能耐,我們是可以和網絡中的各個節點和介面縱橫交錯的連結在一起的;而能耐要怎麼表現出來呢?就是讓全球網絡中各個節點和介面願意和你交纏在一起,並且通過你和其他節點互動連結。9 N8 D" p9 m) [' z
5.39.217.77:88987 [* q/ D7 _9 n  T7 i0 ~9 W
我們不只要讓人多多看見,更要讓人更願意進入我們,並通過我們去連結網絡中的其他部分。在經貿全球化的網絡中,兩岸都是節點,雖有大有小,但小而靈巧彈性,照樣有可能成為網絡中的相對中心;網絡中的節點相互依賴,而且都不會完全屬於或受制於另一個節點,雞蛋不必而且不需要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公仔箱論壇! p5 F$ |2 a; g5 d
我們曾經有過成為區域經貿、航運、營運中心的構想和雄心,雖然時機被貽誤了;但是經貿全球化網絡中,同樣做為節點,雖然有大小之分,但有視野有決心,還是有可能造成反小為大的局面,我們應該多想想,少一點內耗,多一點誠心和視野吧! tvb now,tvbnow,bttvb* x; L# x" V) ^1 _1 u- r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