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你懂汽車的“燈語”嗎?


    在行车过程中,有时我们可能需要与周围的车(司机)交流,如何交流?灯语就是我们交流的工具。   
下面介绍一些“灯语”,请学会用“灯语”,普及“灯语”,文明行车。   

状况一:绿灯亮后前车不走   
灯语:大灯闪一下   

在十字路口等车,当绿灯亮时,有时候会遇到前车纹丝不动的情况。也许是新手,紧张手潮,起步慢,也   

许是前车驾驶员没有留意指示灯的变化,等红灯时走神了。   
这时,后车通常都会采取一点措施,给对方一点提示。有人会狂按喇叭,然而这种有些烦躁的催促不仅丢   

了风度,还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一些车友火气一大索性就慢慢开,故意压住后车,结果大家都吃亏。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狂按喇叭显然不是合适的做法,我们可以用闪大灯的方式代替粗暴的按喇叭。大灯闪   

一下,通常情况前车就能意识到,如果还没有动静就再闪一下,切忌连续闪大灯,这样对人是不尊重的,容易   

引起前车驾驶员的逆反情绪。   

状况二:夜晚遭遇强灯闪眼   
灯语:两下大灯提醒。亮双跳表示不满   

晚上开车,大家最头痛的事情就是遇到远光灯一开到底的家伙,这种会车时不切换灯光的行为在夜间开车   

过程中屡见不鲜。其实晚上在市区开车,大多数情况下路面都有不错的灯光照明,根本没有必要把大灯开得雪   

亮。而在路面照明不是很理想的路段,大灯一开到底更是诱发车祸的重要因素。   
遇到来车一直开大灯怎么办?也许很多车友都会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大家相互打起大灯。这种方式显   

然不妥,老驾驶员介绍安全驾驶经验时,通常都会说到不开赌气车,这种“以牙还牙”的行为就是赌气的体现   

。   
遇到强光闪眼,很可能对方是忘了关远光灯,车友们可以在交会前的一段较远距离内闪两下大灯,提醒对   

方会车时要切换灯光。如果对方无动于衷,车友可以亮起双跳灯以表示不满,告诉对方“您闪着我了,请切换   

近光灯”。   

状况三:遇到车辆要并道   
灯语:大灯一闪“同意”。大灯连闪“拒绝”   

在高架或者高速公路及一些普通道路,经常会遇到车道并道的情况,在高架匝口,车流要交替通行。在这   

种情况下,车与车之间如果沟通不理想,很可能会引起车辆擦碰事故。   
在并道或者车流交汇的路段,相互抢道是很危险的,需要并道的车绝对不能直接强行变道,而遇到有车子   

提示需要变道时,是同意对方变道,还是拒绝对方的要求,后车一定要给对方明确的提示。   
遇到并道或者车辆交替通行路段,变道车首先会提前打开转向灯,在车流交汇处稍等,告诉后车“我能变道吗?   

”后车要是同意,就放慢车速,并闪一下大灯,表示“同意变道”;如果不方便,就连闪几下大灯,表示“不   

行,我不同意”。   

状况四:发现邻车有问题   
灯语:大灯闪三下   

有的车子车门没关好,有的车子一只轮胎的胎压明显不足……在路上开车,当你恰巧看到其他车子的一些   

问题时,大家一定不会视而不见,但如何将你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告诉问题车车主?   
其实,在车灯语言中,也有关于提示其他车辆有问题,需要停车靠边检查的灯光提醒。如果车友发现邻车有什   

么问题,可以向前车连续闪三下大灯,等前车驾驶员注意到灯光时再闪三下大灯。、当然如果有人向你闪三下   

大灯时,你也要引起注意,也许你的车子出了什么问题,后车正在给你善意的提醒。   

状况五:后车跟车太近   
车语:阶段性亮亮刹车灯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是避免事故的有效方法,但有时候有的人喜欢跟车开高速,而且   

保持的距离比较近,遇到这种情况,前车驾驶员一定会分散一部分精力来“关注”后车,免不了要担心后车会   

不会因为刹车不及时而撞上自己。这时,前车就要想办法给后车一点警告,告诉后车不要紧跟着自己,这时就   

要用到刹车灯。   
在高速路行驶的过程中,刹车灯有另一种用法,即在后车距离自己车太近的时候,前车司机可轻踩刹车,   

提示后车“您离我太近了,应该远点。”


[ 本帖最後由 carwing 於 2008-12-23 12:44 PM 編輯 ]
thanks for the tips....
thanks for your info.
it is good for those who always drive
謝謝樓主的分享喲~
以后都明白什么意思啦!
these only apply in China
thanks for sharimg.......
thanks for the tips....

回應 lengzaino1 第 1 篇文章

谢谢分享
。。
1

評分次數

  • carwing

学习了不少呀,,
thanks, it kinda interestin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