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仔箱論壇% p8 h. g9 ]! E) W! O$ O: t! N
: [ ]9 X& K7 z% t
在林鄭的首場社區對話中,一個發言女士說:「今年是中共建國70周年的慶典,前特首董建華及梁振英都獲邀上京,唯獨你沒份,知道為甚麼嗎?是因為你搞得香港天怒人怨,習主席都恥與你為伍呀!」習真的恥與林鄭為伍?
6 D8 D! h: I( @6 ]( | ?, f0 _' `, Y3 A) y, a
如何辦好下星期二的中共建政70年慶典,是中共全黨重中之重的工作。往年這個時候,各省市各部委已有很多獻禮工程落成,同時推出很多大型展覽,展示各領域的成就。今年同樣有不少成就展,也有北京新機場等「獻禮工程」落成,但在國際社會受注目程度則不可同日而語,皆因現實問題更受關注。在中美貿易戰陰霾之下,加上香港街頭抗爭運動不止,國際社會對北京的慶祝活動興趣不大,而歐美政客對中國的疏離感也是近40年之最。
* p. {+ f& h) ~9 z( M' C* d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v$ Y2 B7 \, G5 O
本星期三,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舉行國慶招待會,出席貴賓只有一位美國參議員及兩位眾議員等,美國副國務卿等部長級官員蹤影全無。而10年前,同樣的國慶酒會,美國副國務卿霍麥茨、貿易代表柯克、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等官員出席。美國的情況如此,歐洲等地的中國使館慶祝酒會也沒有太大分別,反映了目前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
) D" j$ V6 w9 b. C* n5 {" H& z6 h9 f: F; c# ~
出現這個局面,習近平該負最大責任。當然,香港危機也有火上加油的作用。美國參眾兩院的外交關係委員會極速通過將《香港民主與人權法案》交付兩院大會審議,固然有中美關係急劇倒退的大環境因素,但香港百多日的反送中爭取自由運動,絕對是法案獲美國議員加速審理的重要原因,否則再拖多5年10年也是有可能的。你說,林鄭的功勞不是很大嗎?9 [/ \- M5 T4 D; j% q
tvb now,tvbnow,bttvb; F" b& L' P$ j6 e
卸膊港人 指為不愛國; e. z9 F) n- P G# d
10前中共慶祝建政60周年時,應該是最風光的,不僅是中美關係的頂,外國傳媒報道中國的慶祝活動多為中性甚至是正面的,而香港人對中國及中國人身份認同感也處於高位。那時是北京奧運之後一年,很多香港人還在細味那場盛事,對中共在中港兩地的種種倒行逆施視而不見,以致特區政府當年早在4月份已展開慶祝活動,之後政府及親中團體的慶祝活動鋪天蓋地,反觀今天香港,還有甚麼公開的大型慶祝活動嗎?
0 O7 a2 M/ G6 V) Q+ p9 R" k( @. o' y: ytvb now,tvbnow,bttvb
" s5 u0 a4 g9 R# |3 N4 ?6 Y( h公仔箱論壇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香港人離心也不完全是反送中風暴造成,而是近年中共的香港政策越來越左,不僅肆無忌憚插手香港事務,向特區政府頤指氣使,還以各種手段收窄港人的自由、阻撓香港的民主,當香港出現各種社會問題,就將責任推到港人身上,指這是不愛國、不順從北京的結果。
% X- m5 |- Q& z4 x4 U7 s5.39.217.77:8898
+ m; l! a* N6 g! m$ _) l) F5.39.217.77:889870周年慶典,本應是中共展示治國成就的好機會,習近平更可藉此自誇,證明在他治下,中國已走上全面復興之路,重拾昔日帝國榮光指日可待。中共靠武力奪權,政權合法性不足,一直要靠治國成就去維持合法性,而讓國人看到歌舞昇平、萬邦來朝,比甚麼都重要,香港更佔了重要位置。1999年中共建政50周年,主題正是洗脫國恥,港澳先後回歸,且都能保持繁榮穩定。假設若沒有香港這場危機,中共的「香港回歸22年保持繁榮穩定」的謊言,或許還能繼續下去,以此迷惑國人。如今一切成為泡影,就歸咎於港人分裂國家,將港人爭取民主自由污衊為港獨,以煽動民族情緒,將自己治港無力的責任撇清。
* r4 T" o, ?- t) A* S.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O( z* V+ h/ X6 t: x: E
今次的建政70周年慶典黯然失色,對習近平當然是極大的羞辱。這固然是他上台後的內外政策造成,但林鄭令香港危機一發不可收拾,也責無旁貸。只不過,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林鄭的權位是習賜與的),皇帝不下罪己詔,責任就要臣子背負,林鄭落得千古罵名,就是必然的。公仔箱論壇* {0 o8 c! ~0 X4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3 y' l9 c" K# T
潘小濤( L" o$ Y" z& F# g( G, V
資深傳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