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 B+ g) g) S r/ \# z: T9 _; a
* }$ L4 d: V# j" D/ u9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林鄭的對話平台仍未建立,卻先拘捕幾位泛民議員,其中兩位一直站在抗爭者和防暴警中間要求提供疏散路線,被告阻差辦公;而區諾軒議員因為用大聲公而被控襲警,如果那些社會賢達覺得政府展示了對話的誠意,你們便繼續和林鄭開會吧。不過,請謹記說話時要溫柔敦厚點。4 n, z+ |& k" i
1 P; I6 Y, o ^: e V5.39.217.77:8898其實自2003年7.1遊行後,中共對港政策強調「以我為主」,中間力量不斷被壓縮,已呈兩極分化之勢。我本是最着力鼓吹對話的學者,公開或私底下都曾與主管香港事務的部門和訊息收集機構反映社會的訴求。但到了8.31決定以後,我和一批積極關注社會改革的學者都無奈宣佈「對話之路已盡」,香港將進入抗命的時代。& l$ |9 T: X& `4 [/ [: H9 {
- Y" V) I8 q; N& g! c8 T2 T" C5 u+ o
我一直欽佩曼德拉以對話化解南非的種族衝突。但對話要能成功,端賴一些外在條件的配合。1985年曼德拉願意主動提出對話,是因為他見到杜圖主教組織的一場示威沒有遭受殘酷的鎮壓,顯示新政府可能採取較寬鬆的路線。另一方面,經過20多年的勇武抗爭,黑人即使不是累了,也意識到革命難以成功,故此雙方均有對話的動力。
# k) l+ ?+ ]# F# ]2 z2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 |6 a, V- `/ _: \. Q5.39.217.77:8898許多人還記得民主黨和普選聯於2010年成功與中共對話而爭取到立法會選舉辦法的修改,當時我是其中一位進入中聯辦談判的代表。其實關上門後,中聯辦的官員只是重申我們提出的「超級區議員方案」是「三違反」,真正的談判是通過梁愛詩與當時國家主席胡錦濤通信,但我相信掌管港澳事務的習近平是促成妥協的關鍵人物。習當時在派系鬥爭的暗湧當中,他首要關心的是在接任中共大權之前香港不出亂子,免成為政敵攻擊的藉口,因此有較大的誘因與香港溫和民主派妥協,為對話奠下基礎。
8 G5 P2 m Z% q& D$ b. q公仔箱論壇! ^ h6 Y" J2 ~. r3 ^ s! m, y
但2012年習近平掌權以後形勢大變。他成功殲滅了薄熙來等政敵,實行全面集權、提出「七不講」、取消集體領導、修憲為自己永續統治鋪路。因此,佔中運動是在極小的狹縫中爭取中共履行普選承諾。但對話仍未展開,8.31已落閘。我們必須清醒地面對現實,只要一天還有習核心,香港民主改革的希望都十分渺茫。
, y- N+ G/ @4 t a7 y Etvb now,tvbnow,bttvb
: N0 k4 [ f* F( n; i5.39.217.77:8898舊體制認受性全面崩潰tvb now,tvbnow,bttvb* @$ } l8 T p8 i1 o3 C
但香港不進行民主改革只有死路一條。反送中運動引發劇烈的警民衝突,林鄭堅持以監警會和青年發展委員會等去處理危機,而不曉得舊有系統的認受性已全面崩潰。抗爭者甚至懶得叫「林鄭下台」,而改為以雙普選為五大訴求之一,因為知道體制不變,誰上台都會變得離地,甚至逆民意而行。$ ^ G8 Q' q& F# k" N) Q& O, w: U
' ^1 [- n+ I! l; {: g: r公仔箱論壇食過催淚煙和目睹警黑無差別打人的一代已看清政權暴力的本質,他們都正認真地思考政治改革的問題。Karl Popper說自柏拉圖起我們都問錯了一個政治問題:如何產生英明的領袖?其實人類根本沒法設計一套選出才德兼備的領袖的方法,無論那是哲學之王或仁君。那些維護小圈子選舉的人請擦亮眼睛看看我們四任特首的德性:老懵懂的愚忠商人、貪小便宜的打工仔、豺狼心腸的土共和剛愎自用的酷吏。雖然民主制度亦無法保證選出優秀的領袖,但它可回應Popper認為最重要的政治問題:如何防止無能或缺德的當權者,侵犯公民的權利並為社會帶來無可挽回的破壞?林鄭幾個月來的表現是這套理論最佳的註腳。民主基本的功能便是以最和平的方式,將卑劣的當權者請下台,可惜這樣卑微的要求在今天的香港卻是莫大的奢侈!公仔箱論壇# e" f1 ]; R9 W
" h2 r- A* Z. n, ^公仔箱論壇除非當權者釋出民主改革的善意,否則我看不到真誠對話的基礎。最後,恐怕只剩下林鄭和一些社會賢達,在禮賓府內輕聲細語地互相問候。
" c3 a6 n* f Z4 S$ l. u9 G(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019年9月1日! b* N" K' w; C9 t% W
陳健民 |